“驚悸”、“心悸”和“怔忡”都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首載於《濟生方》,裡面是這樣記載的:“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悸者,心跳動而怕驚也;怔忡者,心中躁動不安,惕惕然後人將捕之也”。
驚悸,因“驚”而“悸”
人在受到驚嚇、驚恐的時候出現的心臟異動的症狀。一般情況下,病人會自主感到心突突跳、心慌不安,嚴重的甚至會驚厥。就是被嚇到之後心臟突然加快,病人承受不住後暈厥,也是很兇險的。
驚悸與心膽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大多都屬於心膽虛,中醫說,心主神明,膽主決。《黃帝內經·素問》曰:“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金匱要略》說:“動即為驚,弱則為悸”。說明儘管驚悸有外界因素,然必有內虛的隱患。
在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驚悸之後,治療方法就很明確了。那就是安心神,養心血,清心火,補肝膽,同時根據患者具體症狀再增加一些適當的療法。
心悸,無外觸而自身驚悸之病
心悸,是心臟無緣無故出現異動的情況。驚悸是因為受到驚嚇心臟才會悸動,而心悸是沒有受到驚嚇,在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情況下,患者突然感覺心臟異常的跳動。常與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頭暈喘促、失眠心煩等症狀一起出現。
大多數的心悸和氣血虛弱和痰凝血瘀有關,治療原則上就會根據患者的診室情況,選擇補養氣血或者是健脾祛溼、活血化瘀等。因為在臨床上,患者不會只出現心悸這一種症狀,如果還伴隨著其他症狀,藥方還需要隨證加減。
怔忡,加強版的驚悸和心悸
可以這樣說,經常驚悸的話,慢慢就會變成心悸,較為嚴重的心悸,並且經常發作就是怔忡。怔忡是典型的心氣不定、心神散亂的表現,屬於危重症。
同時,怔忡還會出現一種症狀,就是發愣,人看起來呆呆的,你和他說話,他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怔”表示的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
怔忡依據病因病機,可辨為虛實兩型。實證,活血行水,通絡定悸。虛症,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如何預防心臟病?
想要預防心臟病,“護心”是關鍵。但這個話題就很虛無縹緲,因為心主神明,它是“高高在上”的,不像脾胃、肝腎,需要飲食上的調整。那麼想要護心首先就是調節情緒,避免情緒的劇烈變化,七情中(喜、怒、憂、思、悲、恐、驚)不管哪一種情緒太過都會“傷心”。
所以,要經常靜心,不要因為外界的影響而使自己處於極端的情緒當中。經常看看書、聽聽安靜、優美的音樂,寫寫毛筆字,念念詩歌等陶冶情操的事情。讓自己在一小段的時間裡,放下世俗中的事情。
如何治療心臟病
吃藥的話需要專業的醫生透過辨證後開具,那麼有沒有一種既能預防心臟病,還能治療心臟病的方法呢?當然有了,你們不要忘了,中醫還有經絡穴位。
對心臟好的穴位有內關穴、百會穴、膻中穴、關元穴、神門穴等,還有整條心經和心包經的穴位,都能很好地保護心臟,強化心臟,經常拍一拍自己的腋窩,或者艾灸,哪怕給自己按摩穴位,也能很好地保養心臟。
出了車禍,被嚇得換了怔忪,怎麼治?
曾經有一個大小夥子找我看病,他就是經常愣愣的,我叫他,他都沒什麼反應,老是感覺心不在焉的,然後過一會兒自己就給自己嚇了一跳,同時心跳一會兒快一會兒慢,感覺心臟突突的跳。
他是因為出過一次車禍,從此以後就得了這種怔忡症,經過診斷,以為他舌苔很厚,黃膩。我給他用了一箇中醫的名方,叫《柴芩溫膽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茹。當然,這裡面的半夏是有毒的,你們自己不要用。那麼,《柴芩溫膽湯》用於治療這種溼熱證的心悸怔忡效果來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