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把年紀了,還出去瞎跑什麼?”
“你就懶吧,人家專家都說了,多運動才能長壽!”
為了出去鍛鍊這件事,胡大爺和老伴每天都要拌嘴。他不理解,自己怎麼就娶了這麼一個不愛動彈的老伴,就連讓她陪自己去散散步都懶得動。成日裡只知道和朋友打麻將。65歲的胡大爺堅持每天出去走一走,鍛鍊身體,一走就走了十來年,他也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比較好,和同齡人相比,也很少生病。
但胡大爺的老伴卻不這麼想,她總是聽說,老年人要少動彈,一不小心摔一跤,骨折都算是小事兒了。隔壁樓的那個老張就是因為每天都出去鍛鍊,誰知道運動的時候突然就倒下了。什麼運動更長壽,風險太大了。
老年人的運動水平能看出壽命長短?
關於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這裡先說說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在2007年至2016年間,曾有科學家對6000多名老年人進行跟蹤研究,並且對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進行運動能力評估。結果發現,人們的運動能力和年齡有一定的關係。在運動能力徹底衰退前,提早干預,或許能夠延續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近10年的研究結果也能佐證,運動水平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人們壽命的長短。步行的能力越差,出現死亡的風險也就越高。如果是為了長壽,你是否會願意堅持步行?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老年人的心臟功能、四肢協調能力、平衡能力、骨骼健康都可能對走路和運動的能力產生影響。有心臟病的老人,很難走得很快,這也是反應健康狀況的一種方法,壽命自然也會因為疾病等受到影響。
骨骼健康和走路、長壽之間的關係也很好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的肌肉可能不斷流失,每年都會減少1%左右,直到65歲左右,會減少35%左右。人們也會因此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骨關節疾病,對走路速度等也有影響。
65後還能堅持走路的老人,身體怎麼樣?
第一點當然先從精神狀態來看,整個人更有精氣神,更顯年輕。胡大爺常年鍛鍊,堅持每天走路健身,雖然鍛鍊量不算大,步行個四五千步,也能鍛鍊身體。和同齡人相比,胡大爺也更顯年輕一些,整個人看上去更有精神。
第二點看看體型,更少出現肥胖、超重等問題。人們的年紀大了,運動量少,代謝減慢,飲食攝入的熱量更容易變成脂肪堆積在人體內,誘發肥胖,出現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更高。但堅持走路鍛鍊的人,也能因此提高代謝,更少出現這些問題。
第三點看看日常飲食和代謝,吃飯更香,消化更好。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間俗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少老年人都因為腸道蠕動減慢,進食少,運動量少等無法充分的消化食物,從而引發排便困難,便秘等情況。65歲後堅持走路的人,也能因此促進腸道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分解。消化好了,排便更順暢。
第四點,主要針對有慢性病的患者。在65歲後堅持走路的老人,能因此放鬆心情,改善人體內的血液迴圈。運動時血流速度加快,脂質不易堆積,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降低不少。最明顯的就是堅持走路的人,血壓、血糖大多也能比較穩定。
可以看到的是,堅持走路的老人能因此收穫不少好處。但也有人表示,我都這把年紀了,老胳膊老腿的萬一走多了,走錯了,傷身怎麼辦?彆著急,分享適合老年人的走路鍛鍊方法,值得學習。
65歲後老人應該怎麼走路鍛鍊?
首先講講走路的技巧。在走路鍛鍊之前,建議做好熱身運動。步行30分鐘,至少熱身運動達到5-10分鐘,身體熱起來了,關節活動快,再鍛鍊不遲。
對身體素質比較好的老人,建議採用踮腳走路的方式鍛鍊,能夠更好地刺激腳底的穴位,從而促進血液迴圈。但自身存在骨關節病或者體重過重,平衡能力差的老人,不建議輕易嘗試,以免摔跤。
其次,講一講每天走多少比較合適?按照成年人步行標準來看,每人每天步行6000步就夠了。對老年人來說,這個標準同樣適用。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但不宜超出身體負荷。
比如在前一天運動結束後,長時間覺得疲憊,渾身乏力,不想繼續鍛鍊了,這就是超負荷運動了,建議適當減少。在嘗試後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行強度。
還有走路的裝備也有講究。老年人更應該選擇輕便的跑步鞋,而不是布鞋或者皮鞋等。鞋底鬆軟,有彈效能夠緩衝負荷,保護關節。而且也是老人專用的跑步鞋也能保護老人的腳踝,避免摔倒、扭傷等問題。
走路看似簡單,但能夠走得好,走得健康也不容易。在65歲之後,能夠堅持走路鍛鍊,也對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