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戲紋飾源於半坡文化的彩陶, 唐代就可以看到嬰戲的線繪的圖案,到宋代時期,嬰戲紋開始在南北各地窯口上大量出現,而且樣式繁多,各有特色。嬰戲紋飾到明代時已成為一種主流的陶瓷裝飾紋樣。
近幾十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關注, 陶瓷紋飾也成為了人們炙手可熱的研究物件。
明代嬰戲紋是陶瓷裝飾人物紋中最常見的一類, 人們普遍認識到嬰戲紋飾作為一種裝飾紋樣,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符號代表,同時又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寓意。
明代嬰戲紋飾的研究不僅是我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渠道, 也是我們探討傳統文化與陶瓷藝術之間的一個重要視窗。
“嬰戲紋” 是以兒童嬉戲為裝飾題材的典型紋樣之一,它們數量多、題材廣,也稱嬰戲圖。 常用於作為陶瓷器物瓶、罐、盤、碗等的裝飾紋飾。 裝飾紋樣主要以嬰兒為畫面主角, 內容有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抽陀螺、攀樹折花等,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嬰戲紋較早見於唐代長沙窯釉下彩繪壺。 宋、金時期,耀州窯、定窯、景德鎮窯、磁州窯等分別用刻劃、印花、繪畫等技法表現嬰戲紋;明、清時期的嬰戲紋,人數增多,有四子、十六子、二十子、百子等。
嬰戲紋作為我國傳統的一種吉祥裝圖案,反映了人們崇尚真善美,祈求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追求純真情感的美好願望。 因此嬰戲圖在明代瓷器上達到了創作高峰,無論是在構圖、用筆等方面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代嬰戲紋飾的構圖主要以疏簡為主,從而達到以少勝多的畫面效果。 唐、宋民窯的釉下彩繪,往往只有寥寥數筆,畫面卻很真切生動。
明代民窯的陶瓷畫匠,繼承了先輩簡練有力的技法風格,把這種簡單有力的構圖形式傳承到了自己的時代。 以生活中常見的嬰戲為素材,用“禮夫求諸野”的原則,發洩和調解自己的生活審美情緒。 這種“以一當十”的少而精的構圖畫面,給人以“意無窮之趣”。
明代嬰戲紋飾的構圖主要採用了幾種排列方式,一是單向排列, 即同一種嬰戲紋飾按一定方向首尾相接進行排列;二是多種單向排列,即多種嬰戲紋飾,也就是幾個嬰戲按同一順序組合成一個單元,再單向重複排列,只不過每組嬰戲的動作不盡相同, 有的在玩植物而有的在做其他遊戲。 三是多種無序排列,不講規則,根據需要自由組合。 有時甚至是隻有一個場景的組合,在同一件陶瓷器皿上,往往多種組合方式並用,這些組合方式使一種或幾種嬰戲紋飾按一定規律不斷重複出現, 形成一種內在的節奏和韻律,給人以美的享受。
明代嬰戲紋主要描繪日常生活尤其是庭院內兒童的遊戲、玩耍為主,同時襯以樹石、欄杆、花草等,從大量瓷器實物來看,嬰戲紋主要突出嬰孩本身。
明代的嬰戲紋飾以造型簡潔、形象活潑可愛著稱。 儘管明代的嬰戲紋飾主要以寫意為主,但是每個時期還是有自己的一些顯著點特。
早期的嬰戲紋飾主要偏重於寫實,兒童形象矮胖,圓臉大頭,頭型基本為正圓形,五官攢聚臉心,頭頂有辮翹起,口、鼻、眼描繪分明,額上有幾根劉海,兒童的面部表情逼真,衣著描繪清晰。
明中期的嬰孩造型普遍便小,嬰孩頭型開始向後凸出, 並且隨著時間的變化凸出的程度越大,甚至成平臥冬瓜狀,顯得頭重腳輕,不合比例。 如果在畫面同時出現兩位嬰孩的話, 一般是一位嬰孩有髮束而另一位沒有,嬰孩的位置也多以作用對稱形式安排。
明代後期嬰戲紋飾主要以寫意為主, 不再像前期那樣刻畫逼真,不管是面部表情、體型還是服飾等方面都交代的比較清楚,到了後期特別是天啟、崇禎二朝,兒童的形象一般採用單線和平塗, 其形象已經簡化成近似抽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