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10月28日,粵皖兩地文物珍品攜手——於南越王博物院展出的“翰墨飄香——文房四寶專題展”中,疑似南越王室使用的石硯、廣州出土的唐代端州老坑端硯、最早出現“端硯”二字銘文的宋硯等,與來自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院的“蕉葉歙硯”“木管抓筆”“玉版宣”“棉花圖墨模”等聯袂展出,展現中華鬱郁文華。
本次展覽多角度多方位立體呈現中國文房四寶的發展歷程,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文房之美。展期至2022年1月5日。
南越王博物院院方介紹,此次展覽展品涵蓋了安徽文房四寶各個歷史時期的各種型別,以及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珍貴文物共128件/套,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文房用具大部分為首次展出。
兩千多年前的墨丸仍可使用
記者瞭解到,廣州地區考古出土有多個歷史時期的文房珍品,其中就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墨丸、石硯,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西漢南越國時期的木簡和研石及研板、東晉青瓷硯、唐代端硯和宋代“端硯”款端硯等。
早在殷墟的甲骨上已有墨書的文字,目前可見最早的墨出土於湖北江陵戰國墓。早期人工墨主要成分多為松煙,制墨以實用為主,手捏成形,使用時將墨丸放置於硯石上,用硯石壓磨,南越文王墓就出土了4000多粒墨丸,歷經兩千年,依然可以使用。考古學者曾嘗試以之書寫,發現墨色如新。
宋代“端硯”首次與觀眾見面
本次展出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宋代“端硯”銘款端硯為首次與觀眾見面。端硯為諸硯之首,產於廣東肇慶。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端硯為通體青灰岩石雕刻而成,石質細膩,僅存硯額和少部分硯池。硯額為圓弧形,正面刻祥雲如意紋,紋飾內自右向左刻寫“端硯”二字。硯身正面鑿兩個硯池,可惜殘缺嚴重。這種雙池硯又名“雙履硯”,多為官府用硯,以分別研磨墨、朱二色以書寫或批註公文。據文獻資料記載,端硯在唐代已廣泛使用,但多以“端州石硯”“端溪紫石硯”等指代,直到宋代才名“端硯”。這件石硯雖殘缺嚴重,但卻是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且明確刻寫有“端硯”二字的端硯實物,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李灶新表示,南越國宮署遺址中出土的各時期硯臺約有四五十件,型別多,時間長,一直延伸到明清時期。
安徽博物院藏清代沈荃《行書臨蘭亭序》手卷以繭紙寫就。繭紙起源於魏晉年間,是繼承和發展了東漢蔡倫所用的“樹膚”造紙法制成。紙質白細且有光澤,其上纖維交織如蠶繭絲,故名。此手卷是用整幅白薄繭紙書就,屬於最上乘的一種御貢繭紙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