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雕工藝較前代進一步發展,作品精細規整,鏤空雕刻更加複雜細緻,出現了“三層透雕法”、並繼承了宋、元開創的“花下壓花”技藝,工藝複雜,手法巧妙,令人歎為觀止,玉器生產和使用的規模都勝過宋元。明代制玉中心在蘇州,有所謂“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之說,“專諸巷”即以玉肆眾多而名噪一時,當時的蘇州城內彙集了大批琢玉高手,陸子剛就是這些能工巧匠中的佼佼者。
玉荔枝紋匜
明
高6釐米,連柄寬14.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代玉器的製作以日用文玩器皿為主,多是一些小用品。玉荔枝紋是明早期製作的玉器。匜是古代盥洗時舀水用的器具,生活中使用的多數為青銅器,此器只是模仿匜的形狀,卻是用作酒器。玉荔枝紋匜選用青色上等玉料雕刻而成,通體有紫紅色浸痕,腹部用淺浮雕的方法雕出折枝荔枝紋,側面雕有一龍形手柄,這種用植物紋樣為圖案的雕刻作品反映了明代寫實的裝飾風格。
玉碗
明
通高15釐米
1956年北京西北郊定陵出土
定陵博物館藏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共發掘工藝珍品3000多件,玉碗即為其中之一。玉碗微呈青白色,壁薄如紙,內外光素,金蓋與玉碗扣合無縫,蓋頂飾蓮花鈕,花芯鑲紅寶石,蓋身鏨刻三排蛟龍紋並鏤雕波濤紋及水草紋,金托盤中央突起一圓形碗座,並飾以如意雲紋。金蓋及托盤紋飾滿密,玉碗光素無紋,金白相間,虛實相生,相得益彰。
玉碗材質名貴,我國玉器史上向以“金鑲玉”器為重寶,而今天能見到的金玉合制器卻少之又少,這件玉碗規格較高,被認為是其中最為精美絕倫的一件,是研究明代宮廷生活和玉作工藝的第一手資料。
明代玉器大多追求整體的氣勢效果,剛勁利落,渾厚有力,細節的處理並不精到,故有“粗大明”之稱,如這件玉杯雖為宮廷用具,但造型紋飾仍較為粗放,若以清代的標準來衡量,做工便顯得粗糙。
玉器皿是古代玉器中的重要一類,但在宋朝以前,由於用材過大而難於掏膛,玉器皿製作始終發展緩慢,數量極少,雖然在宋代出現了一些玉爐、玉尊,但真正解決玉器皿製作問題,還是在明代。
清代前期由於社會安定,內地與新疆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著名的和闐玉源源運往內地,其他地區的玉料如瑪瑙、琥珀、水晶、松綠石、青田壽山石等也被廣泛應用,清廷造辦處有專門的琢玉作坊,分工相當細緻,玉雕在數量、質量上都發展很快,特別在乾隆時期雕造了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加工技術之高,裝飾之華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
清乾隆
器高224釐米,寬96釐米,重5300多千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通體立雕,作山峰狀,重巖疊嶂,古木參天,瀑布煙霞,山路盤環,人物以組別巧妙穿插在山岩之間,表現了大禹治水過程中開山導石的艱辛勞動場面,佈局周密,有條不紊。大禹治水玉山表現人物繁多,情節複雜,山石錯綜,氣勢磅礴,沒有熟練的技藝是無法完成的。
山子背面有乾隆御筆名匠朱永泰刻的兩行大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下面是乾隆的御製詩及自注文,並鈐印。從刻文可知,系採用新疆和田一帶的密勒塔山玉雕琢,圖景稿本系根據清宮舊藏宋或宋以前的畫軸摹繪修改而成。乾隆帝制此器的目的是透過頌揚大禹治水的功績,表白自己師法古代聖王之心,並以此顯示國力的強盛。
“玉山”是大型玉雕陳設品,創始於明代,外形多為山形,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原材料的外形量材度勢加以設計,鐫刻費工費時,常需數年之久。乾隆以愛玉藏玉著稱,他親自過問宮廷造辦處工作的諸項事宜,督導了多次大型玉雕的琢制工程,如關山行旅玉山、會昌九老玉山、大禹治水玉山等。
和田距京師何止萬里,在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運輸之艱難可想而知,據估算僅行程就需三、四年時間,玉料到達京師後經設計、繪圖、制蠟樣、制木樣,然後發運江蘇揚州施工,再運回北京擇地安置,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方大功告成,前後共費時十餘年,這是中國玉器史乃至世界玉器史上最大的玉雕作品,是工藝史上的一次壯舉。
桐蔭仕女圖玉飾
清乾隆
高15.5釐米,寬25釐米,厚10.8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玉材多樣,而色純者少,這就需要玉工依自然紋路,巧妙設計,因材施藝,使作品造型與質料顏色達到和諧的統一,這便是傳統的俏色工藝,桐蔭仕女圖玉飾是清代俏色玉雕的代表作。
桐蔭仕女圖玉飾是依據宮廷無名氏所繪油畫《桐蔭仕女圖》冊改制而成的。這表明清代宮廷玉雕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匠人自我設計、自我加工的做法,有了設計和製造上的分工。許多清代宮廷畫家都為玉雕進行過設計、畫樣。事實上,明清兩代玉雕深受繪畫的影響,這使明清玉雕產生了強烈的文人化傾向。桐蔭仕女圖玉飾為一處江南庭院的景緻:簷瓦微垂,中有圓月形門,上嵌半月形門扉兩扇,門半開,內外各立一長衣少女,門外少女手持如意,門內少女雙手捧盒,二人透過門縫相互觀望。玉工利用玉料外面橘黃色和白色皮子,琢製成四周的桐蔭蕉葉、太湖壘石、簷柱石桌等,描繪出一幅迷人的安謐景象。
器底部刻乾隆帝御題詩 “相材取碗料,就質琢圖形。剩水殘山境,桐蔭蕉軸庭。女郎相顧問,匠氏運心靈。義重無棄物,贏他泣楚廷。乾隆癸己新秋御題。”由題銘可知,玉飾是由清廷的蘇州籍玉匠用琢碗剩下的殘料琢制而成的,成器時間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天,玉工以琢碗剩下的圓洞製成桐蔭壘石,以沁處琢成門洞,以示門內的微光,堪稱巧奪天工。
菊瓣形玉盤
清乾隆
高2.8釐米,口徑25.4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新疆和田碧玉。玉盤圓形、撇口、淺腹、菊瓣形圈足,壁薄如紙,可以透光;盤如盛開的菊花,共琢出五層花瓣,由內至外花瓣依次放大,瓣數逐層遞增。此盤是蘇州琢玉高手的手筆,形制仿自痕都斯坦玉器,盤體厚度均勻,拋光技術卓越,從中可見乾隆時期玉雕工藝的高度發達。
痕都斯坦在新疆西南、西藏之西,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大部和克什米爾地區。十七、十八世紀這一地區為印度莫臥兒帝國統治,因此痕都斯坦玉器也被稱為印度玉,西方稱為莫臥兒玉。痕都斯坦玉雕選用新疆和田、葉爾羌等地的純色軟玉,製作碗、盤、杯、壺等實用器皿,帶有明顯的伊斯蘭風格,造型與紋飾常取自當地的植物,器體輕薄,並常鑲嵌金銀絲和各種寶石,藝術特徵鮮明,與中國玉雕傳統迥異。痕玉之所以在中國出現仿品,主要是因為乾隆帝的喜好,他曾大力搜求痕玉,並賦詩寫文以詠之,現在故宮博物院還藏有數百件痕玉,也是這個時期的作品,時稱“西番作”。但由於中西風格相差太遠,仿製品大都不倫不類,且遠較真正的痕玉厚重,這件菊瓣形玉盤算是乾隆時期仿痕玉中的上乘之作。
明清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玉器借鑑繪畫、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汲取傳統的陽線、陰線、平凸、隱起、起突、鏤空、立體、俏色、燒古等多種琢玉工藝,融合貫通,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玉器與社會文化生活關係日臻密切,文人在書齋作畫、書寫,往往也用玉做洗、注、筆筒、墨床、鎮紙、臂擱等文具,或以玉作陳設裝飾。
玉器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之一,經過數千年的繼承和發展,從史前的古樸、雅拙到秦漢的雄渾豪放,再發展到明清的玲瓏剔透、博大精深,縱觀歷史,玉雕工藝的發展與國家盛衰關係密切,國盛則玉業盛,國衰則玉業不振,因此“玉雕,乃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