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新聞釋出會舉行,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廷琦出席釋出會並介紹有關情況,章丘城子崖遺址、泰安大汶口遺址等100個專案為“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其中,膠州三里河遺址入選“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新石器時期類目。
▲ “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新聞釋出會現場
膠州三里河遺址
三里河遺址位於膠州市三里河街道,原北三里河村西側,時代為新石器時代,佔地面積99畝。2006年5月25日,由國務院(國發[2006]19號)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分別於1974年秋和1975年春對三里河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遺址內發現了包括房址、墓葬、窖穴等遺蹟和祭祀建築遺蹟以及其他遺物,出土文物達兩千餘件。出土的蛋殼黑陶杯器壁厚度僅0.3毫米,重量不足40克,足以說明當時手工業的製造技術已經有了相當的水平,其中最好的一件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還有一件在大沽河博物館。
▲ 薄胎高柄陶杯(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三里河遺址出土文物相當豐富,陶器以夾砂和泥質的褐陶為主,其次為灰陶和黑陶。尤其是發現的三件獸形鬹,塑造的形象逼真而生動,如狗形鬹四足分立,昂首翹尾做鳴吠狀。狗的嘴作為流,注水口置於背上,上翹的尾稍翻卷形成提樑,整個造型安排合理,穩健實用。再如豬形鬹,頭部的耳、眼、鼻、嘴等,塑造得非常逼真,嘴的兩側微露獠牙,實為難得的工藝品。這兩件珍品,現都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豬形鬹
▲ 狗形鬹
▲ 環狀獸形鬹(現藏大沽河博物館)
▲ 黑陶盒、雙耳杯、單耳杯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薄胎盤口黑陶高柄杯
三里河遺址下層大汶口文化、上層龍山文化相疊壓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大汶口文化早於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明確了這一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基本面貌和龍山文化對大汶口文化的繼承關係,還明確了它與魯中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有著若干地區性差異。更為重要的是,三里河遺址的發現,解決了學術界多年來關於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先後關係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