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免疫力”是被人們最多提及的詞彙之一,被譽為人體的“長城”。中國醫科大學就有一位創立免疫系統全面評估方法和免疫量化評分的校友,今年7月,他還被央視《讀書》欄目組邀請科普醫學知識,他就是中國醫科大學1989級(75期)校友李先亮教授。接下來,一起去認識他吧!
李先亮,1994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先後在香港和法國學習工作十年,擅長肝臟移植/胰腺移植/移植術後管理及監測;肝癌/胰腺癌/膽管癌等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肝膽胰脾疾病的微創治療。2014年入選科學中國人雜誌醫藥衛生領域年度人物。2017年獲評為“人民好醫生”稱號。2018年獲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麒麟”創業領軍人才獎勵。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研究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免疫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實驗外科和轉化醫學學組委員、中國康促會精準醫療與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促進會肝臟移植分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腫瘤微創聯盟普外分會常委、世界器官移植協會會員、歐洲器官移植協會會員。他是國內外十餘個雜誌編委和審稿專家,多個科研基金評審專家。發表文章60多篇,SCI收錄30多篇,影響因子累計達到130多分,被引用達300多次。(資料截止今年7月)
幼年醫師夢,圓夢中國醫大
“從小我就夢想著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從小就有著一個醫生夢的李先亮來說更是如此,天然的醫師情結讓李先亮目標明確地向著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
1989年,他如願考入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正式與自己鍾情的醫療事業結緣。1997年,李先亮在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院獲得了外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過程中,李先亮的導師劉永鋒教授引領他打開了器官移植領域的大門,這也開啟了他一生追逐夢想的過程。2000年,李先亮在導師的鼓勵下抓住了前往香港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機會,自此走出了自己醫療領域的事業之路。
青年行醫路,國際嶄露頭角
2001年3月,訪問學者期滿後,李先亮選擇在香港大學繼續深造,僅用兩年半便獲得博士學位。那時候他既參加臨床肝臟移植手術,也進行科研工作,培養了良好的臨床與科研能力。2004年,李先亮繼續到歐洲深造,在法國國家健康和衛生研究所進行器官移植研究。
2006年,在波士頓的世界器官移植大會上,李先亮獲得該協會第一屆的科研獎學金,這是世界範圍內公開申請的唯一獎勵。2008年,在悉尼世界器官移植年會上,37歲的李先亮受邀作報告並擔任臨床免疫耐受研究分會場的執行主席。2009年,巴黎的歐洲器官移植大會上,李先亮獲得了該協會第二屆唯一的高階研究課題……歷時五年,他敲開了免疫學研究的大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科研體系和理論成果,這些世界範圍專業協會的承認,無疑是對李先亮多年來在器官移植領域所作貢獻的認可。
從海外歸國,滿腔報國之志
“我還是覺得給中國人看病比較好,做醫生,就要為自己的老百姓服務。”2010年,在法國工作生活前景都非常好的李先亮選擇了回國發展。臨床上主要工作是面向肝膽胰等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肝膽胰脾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以及器官移植免疫調節管理和肝移植手術,科研上同樣有重大突破。
李先亮優化了傳統器官儲存液的配方;獲得國際上首個專利保護的移植免疫耐受誘導藥物;發表的關於調節性細胞體內轉移聚集、離體免疫抑制功能研究等實驗方案,成為該領域標準的實驗方法;他發現免疫互噬作用誘導免疫嵌合性調節性細胞的現象,成為移植免疫耐受領域裡突破性的進展——“我是國際上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並在器官移植領域開展這項研究的。”
2020年3月,李先亮首次在國內醫學界提出“免疫是第一生命力”的理念,贏得了內科、外科、中醫等專家同仁的認同。於是在戰“疫”最吃緊的階段,我國首個關於免疫學科普圖書——《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出世。
談起當初回國發展的原因,李先亮說:“在我當年選擇出去之前,就沒有想過長期留在國外。這麼多年來,我覺得在國外時候才更能明白祖國有多好。”樸實的言語中,洋溢著的是他那滿腔的報國之志。特別是在2008年,經歷了奧運聖火的傳遞活動和汶川的地震救災,作為華人學者團體的負責人,李先亮在法國地方組織了多次的宣傳中國文化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引起了法國地方媒體的報道,更引起了法國內務部對他的關注,“其實愛國和愛家一樣……我們中國好的東西,需要我們自己主動的宣傳,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李先亮說。
醫、研、商一體,救治更多病人
為解決惡性腫瘤這一現代社會中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李先亮創立了北京銘道創新醫療技術中心,致力於中國腫瘤治療技術和服務模式的創新。與此同時,他帶著自己細胞治療技術的創新成果,創立了銘道眾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建立以外科技術為先導,以免疫治療為核心的腫瘤專業治療體系,為腫瘤患者提供最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
中國醫科大學“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題詞精神在李先亮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醫、研、商是三個相對獨立的領域,想要融合不同領域技術帶領腫瘤治療的整體進步面臨極大的困難,也帶來巨大的挑戰。而這些大膽想法的提出和實施都源於李先亮救死扶傷的初衷,他說:“採用新技術、新平臺,帶動行業的發展後,我們將救助更多的病人。”
關注“中國醫科大學招就處”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中國醫科大學校友會、科學中國人、銘道醫療、海峽科技與產業、亦城時報、科技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