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之路,人類已經走完前半段。
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自2021年5月成功登陸火星以來,一直在勘察火星環境。為下一步駐紮火星,積攢實測資料和資料。
穿越頭頂繁星,人類的目光沒有盡頭。火星,只是人類移居太空的第一站。
雖然現代航天研究已經掌握了登陸火星的技術,但是還沒有解決從火星上返航的難題。其中關鍵的一點,是火星上缺乏把火箭送進太空的燃料。
現在我們使用的主力火箭燃料,通常是液態燃料。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比如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用的就是液氫和液氧的低溫推進劑。但是液氫密度低,燃料佔用的儲存體積太大,下一步液體燃料的設想是:用液態甲烷代替液氫。火箭的新燃料配方,是液氧甲烷。
如果使用液氧甲烷的火箭新燃料,把載人飛行器從火星表面發射到低火星軌道,需要30噸的甲烷和液氧。直接從地球上運輸這批燃料到火星,需要約80億美元的運費。如果不從地球上運輸燃料,能夠就地取材,在火星上製造返程燃料的話,那就解決了殖民火星路上的一個大麻煩。
NASA提出的就地製造燃料方案,是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火星大氣層裡95%的成分是二氧化碳,使用化學催化法,把火星大氣裡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不過甲烷問題沒法解決,依然需要從地球上運輸甲烷到火星。
2021年10月,佐治亞理工學院提出一個新思路,在火星上製造生物燃料,代替甲烷,給火箭提供助推劑。
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生產過程很簡單,原料是火星上的原始資源:二氧化碳,陽光和冰。製造燃料的生產商來自地球,也很簡單,只有2樣,一種是藍藻,另一種是工程大腸桿菌。
透過光合作用,藍藻吸收二氧化碳,生產氧氣和葡萄糖。透過新陳代謝,大腸桿菌分解葡萄糖,生產2,3-丁二醇。丁二醇就是推動火箭發射的生物燃料。
這套製造生物燃料的方法,叫做:就地利用資源生物製造策略(bio-ISRU)。它的效率比就地利用資源的化學制造方法更有優勢。
來看火星上製造生物燃料的原料和生產條件。
- 藍藻
藍藻是古老的原核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的生物。
在藍藻出現之前,地球大氣層裡並沒有的氧氣。藍藻憑一己之力,重新改造地球生態環境,建立適合當今生物生活的地球大氣。
能夠改造地球的藍藻,是改造火星的首選生物原料。
-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簡單的原核生物。
普通人對大腸桿菌的印象,大多是它會汙染我們的食物水源,讓人鬧肚子。讓人反感的大腸桿菌,卻是生物實驗室裡的明星代表。
由於生長快,對氧氣和溫度的要求低,大腸桿菌很容易培養。另外它的基因簡單,容易接納外來基因。在生物技術中,大腸桿菌是用得最多的工程菌種。
使用廣泛,容易培養的大腸桿菌,入選火星生物燃料的原料名單。
火星條件
生物原料有了,還要配置適應的生產環境。火星跟地球的條件不同,在火星上製造生物燃料,主要挑戰有2點,溫度和輻射。
- 溫度
跟地球相比,火星非常冷。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為-55°C,而地球表面為15°C。2種微生物生長的最佳溫度:藍藻為35°C,大腸桿菌為37°C。雖然-55°C的溫度不會把藍藻和大腸桿菌凍死,但是它們會停止生長。
團隊考慮製造類似溫室的反應器,反應器能夠吸收太陽輻射,為生物原料提供必需的溫度。
- 輻射
火星大氣層非常薄,厚度只有地球大氣層的1%。透過大氣層照射到火星陸地的紫外線非常強。
藍藻生活的溫室反應器,除了提高溫度外,還要有抵抗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保護適應地球環境的藍藻不被紫外線殺死。
解決了藍藻和大腸桿菌生活的環境問題後,團隊設計出一套火星生物燃料製造裝置(見上圖),其中包括4塊足球場大的光生物反應器。藍藻在反應器中生長,如果提高藍藻的生長速度,還能進一步減小反應器的尺寸。
跟之前NASA提出的化學制造法相比(火星上化學催化二氧化碳製造氧氣,然後從地球上運輸甲烷到火星)。生物燃料策略能節約32%的製造能源,生產出2.8倍的燃料,另外,還能產生20噸多餘的氧氣。
生物燃料的優勢
作為火星新燃料的2,3-丁二醇,是地球上很常見的化學原料,廣泛用於化工、食品和醫藥中。可以合成橡膠,製備油墨、香水、軟化劑。但是,使用2,3-丁二醇作為火箭燃料,卻是一招創新設想。
火星資源貧瘠,二氧化碳是少量可用資源之一。地球上的藻類、植物這些生物,正是利用二氧化碳的高手。用生物燃料代替化學燃料,妥妥地適用於火星。
利用有限資源,消耗最少能源,生產所需產品,這也正是生物的特長。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期待早日移居火星。
參考資料:
1、Designing the bioproduction of Martian rocket propellant via a biotechnology-enabled 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strate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2、Regul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on graphene quantum dots directs selective CO2 to CH4 conver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