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來源
先聊聊姓氏,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社會。氏族,也可以理解為部落,不同的部落生活在不同的區域,有各自的地盤。什麼叫部落?簡單說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生活在一起。
比如張三他大爺爺、二爺爺、三爺爺、四爺爺生活在一起,然後大爺爺下面又有大伯、二伯、三伯,大伯下面又有大哥、二哥、三哥,然後又都有各自的媳婦,這樣算下來一個部落可能就有上百人。大家做一下分工,各司其職,有管治安的,有管種地的,有管織布的,有管燒陶器的,有管祭祀的等等,就成了一個部落。
一個部落除了女性,都是一個姓,這就是氏族。
當然,這說的已經是父系社會了,再往上母系社會,可能就比較複雜了,大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男方可以不負責任,到處亂串。但是,姓氏可能最早就產生於母系社會,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都帶個女字旁,說明那時候女性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大家都緊緊圍繞在祖母身邊,後來慢慢過度到父系社會,男子成了家族的核心人物。比如炎帝是姜姓,黃帝是姬姓,當然後來的周朝大家都知道是姬姓了。
所以,氏族部落,是上古時期的基本單位。
但是,一個家族大了怎麼辦?人口不斷繁衍,可能都上千人了,族長已經管理不了了,麻煩也多了。好辦啊,分家。
分家之後,為了區分,這時候氏就出來了。是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族姓,證明你的血緣關係,氏是你的族群標記,證明你是哪個分支。
比如可以以封地為氏,也可以以從事的職業為氏,或者以部落的圖騰為氏,用來區分分支部落。比如神農氏,神農氏其實是一個部落,這個部落可能種地比較厲害,擅長搞農業。比如有熊氏,居住在有熊這個地方,就拿地方當了氏。大家一聽就知道是哪個部落的了。
但是越到後世,人口越來越多,分出去的部落越來越多,氏越來越多,大家慢慢也就姓氏不分了,氏也當成了姓用。
比如姜子牙,是姜姓,但是他的祖先分到了呂地,也就是河南南陽那一片的一個地方,就以地名為氏,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所以姜子牙既可以叫姜尚,又可以叫呂尚,當然,叫呂子牙也沒錯。
特別是到了周朝,周朝封的小國又多,大家到了一個地方就把這個地方當成氏,光一個姬姓就演化出了上百個氏,現在的許多姓都可以追蹤到姬姓,比如王、張、楊、周、吳、李、孫、胡、朱、林等等等等,姜姓也是同樣的道理,也演化出了上百個姓,所以我們才說是炎黃子孫嘛。
古代還比較講究,現在早已姓氏不分了。其實現在大部分人的姓只是氏,比如王二狗,放在古代大機率是姬姓,王氏,名二狗,確切叫姬二狗才對。
當然,現在的姓氏來源很複雜,不能簡單地歸類,比如有些家族為了避難或者其它原因會隨意改姓,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南下,融入了漢族,很多也都改成漢姓,所以現在的姓都是一個相互融合的結果,已經很難分辨了。
好了,姓氏先說到這裡,下面聊聊權力結構。
二、分封和世襲
從有文字記錄的商周開始。商周都是分封制,一般都是貴族世襲,但商周這兩個朝代差別也很大。
商朝是帶有很明顯的部落性質的,雖然也是封建制國家,但國王的號召力其實沒那麼大。商朝的特點是大哥帶小弟,商是大哥,是比較強的一個部落,其餘的一堆小弟分散在各個角落,稱為方國。關鍵是各個方國沒多少血緣關係,只是臣服的性質,大家都承認你是老大,不鬧事就行,我過我的,你過你的。就像周本來是商朝的一個小部落,後來遷徙到陝西岐山那一片,不斷髮展壯大,結果到了後來聯合其他方國把商朝給滅了,自己做了老大。
到了周朝就完全不同了,武王一口氣封了70多個諸侯國,光一個姓的就50多個。同姓諸侯國是兄弟子侄,異姓一般就是功臣或者前朝的一些貴族。
比如姜子牙是最大的功臣,被封在了齊地。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在武王攻打商朝的時候主動投奔了武王,後來被封在了商丘一帶,建立了宋國。
大多數還是同姓諸侯國,一般負責監視異姓國或者守邊疆。
當然,那時候生產力都很低,天高皇帝遠,周王朝的控制力也沒那麼大,很多封國封在邊疆一帶為周朝守衛邊疆的,但沒想到後來總部反倒被反噬了。
比如封在邊角的齊國、晉國、楚國、秦國,因為開疆擴土實力都變得很大,最後秦國還把周王室給滅了。
齊國是邊角嗎?還真是。那時候在膠東半島上有個萊國,先是臣服商朝,後來又臣服周朝,周朝的社會生產力又很難讓他組織軍隊去那麼遠的地方作戰。武王封齊的目的也很明確,封你到那去治理不怎麼服氣的異姓萊人,畢竟姜子牙再怎麼說也是老丈人,但萊子國完全就是個陌生人了。就在姜子牙趕著馬車去營丘的時候,萊國還來搶地盤,說本來就是我家的,結果打了一仗沒打贏。但後來齊國也不負眾望,不斷開疆擴土,最後把萊國給平了,地盤大大擴大,實力也增強了,還成了春秋五霸。
秦國就更離譜了,開始被封在甘肅南部天水那一帶給周王室養馬。那一帶周邊全是西戎部落,搞得秦國整天打打殺殺,天天都擔驚受怕,說不定哪天就被滅族了。但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幽王不是烽火戲諸侯嘛,寵幸褒姒,把太子姬宜臼廢了,立了褒姒的兒子當太子。結果前太子姬宜臼的姥爺火了,聯合犬戎把周幽王殺死了,犬戎還把周朝的都城鎬京給平了。姬宜臼即位之後就是周平王啦。平王見王都破敗,周邊犬戎還老是來回溜達,就打算遷都洛邑,也就是洛陽,那邊親戚多,比較安全。
這時候就不得不佩服秦襄公的眼力見了,親自護送平王東遷,被平王正式封為諸侯,終於可以跟東方大國平起平坐了,關鍵是平王把關中留給了秦國。秦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稱霸西戎,佔領了關中,成為一代大國。
好了,迴歸正題,說說商周的權力結構。
商周一般都是世卿世祿制,也就是世襲,世世代代,父死子繼。按照等級可以分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
這種世襲遵循嚴格的宗法制,即世襲只能傳給嫡長子,之下的次子,三子等等只能自降等級,比如天子之位傳給嫡長子,那麼二子、三子就只能成為諸侯了。同樣,諸侯的位子傳給長子,其他兒子降為卿大夫一級,同理卿大夫再降為士,士之後就只能成為庶民了。庶民就是平民,普通老百姓,沒啥權力。當然最低的還有奴隸,這裡就不算在內了。
所以,天子的後代過上七八代之後可能就成了平民,像劉備一樣在大街上賣草鞋。
這裡就得提一嘴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了。漢朝建立初期實行郡國制,就是除了郡縣之外,還有封國,分封劉姓子孫和功臣。到景帝的時候,嫌諸侯國的權力太大,就搞削藩,結果造成了七國之亂,七個劉姓諸侯國起來叛亂,但最後還是被平定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還嫌侯國權力太大,有個叫主父偃的就出了個推恩令的主意,除了長子能繼承封地之外,其他兒子也能繼承。封國的大小本來就那麼大,結果幾個兒子一分,越來越小,都成了破碎的小國,也就沒啥威脅了。有人說推恩令是陽謀,也確實是,孩子分自己的土地好像也沒啥可抱怨的,非常符合人性,所以武帝兵不血刃就把這事兒給解決了。
好了,回來繼續說周朝。
周朝除了天子之外,諸侯國,卿大夫,都有封地。天子封諸侯,諸侯可以再封自己地盤地給卿大夫。
其實諸侯,卿大夫有地盤倒也沒啥,無非收點稅,撈點財產,關鍵是他們還有封地上的軍政大權,能自己組織軍隊,這個事兒就有點大了。畢竟武力就意味著權力,啥啥裡面出政權就是這個道理,武力大了權力自然也就大了。
所以才有了春秋戰國。雖然各個封國都是親戚,但是過了十代八代的,血緣感覺也就沒有那麼強了,天子的權威下降,就進入了互相爭鬥的時代。剛開始諸侯的地盤都沒那麼大,結果到了春秋之後大家都開始了兼併戰爭,實力大的諸侯地盤越來越大,最後比周天子的地盤都大了。關鍵是平王東遷之後,放棄了關中一帶,相當於放棄了最大的一塊地盤,導致能控制的土地急劇縮小。所以諸侯看不起天子了,開始凌駕於天子之上了。
東周之後,天子基本上就沒啥威望了,地盤越來越小,基本上只管洛陽周邊的那一片。
到了戰國時期,天下兼併的只剩了齊楚燕韓趙魏秦等幾個大國,個個都擁有強大的武力,你說誰還聽周天子的呢?
那麼在諸侯內部呢?其實也一樣,得到封地和權力的卿大夫,也可能會超越諸侯本身,最後把諸侯給代替了,最典型的就是田氏代齊和韓趙魏三家分晉。
齊國的田氏始祖是陳完。陳完是陳國的公子(陳國在河南周口那一片),他爹是陳厲公,後來發生了宮廷政變,他就逃到了齊國,齊桓公把他收留了,封官,還賜給田產。於是,陳完改姓了田,在齊國安頓下來。因此,陳完,也叫田完,也是田姓的始祖。
田完其實野心不大,齊桓公要封他為大夫,他不幹,說本來就是逃出來的,能收留就不錯了。但是架不住他的後代野心很大,齊國國君又願意重用,到了他重孫那一輩兒就成大夫了,以後基本上都是累世大夫,實力越來越強大,經常跟齊國國君聯姻。
田完的第五世孫田乞,借給百姓糧食的時候用大斗,回收的時候用小鬥,故意給齊民讓利,因此齊國的人心越來越向著田家。等到了他的兒子田成子,更是個狠角色,田家不是人口太少嗎,家族成員不算很大,田成子選了一百多個大高個美女當姬妾,放在後院,任由門客胡搞,結果搞了七十多個兒子出來。田成子還發動政變,誅滅了鮑氏家族(鮑叔牙一脈),晏氏家族(晏子一脈),獨攬了齊國的大權。他的兒子孫子基本上都被封為齊國大夫,朝野上下,基本上剩了田氏一家。
到了田成子的重孫,也就是田完的九世孫田和的時候,乾脆將齊康公放逐到了海島上,自己做起了國君,這就是齊太公,史稱“田氏代齊”。
可見,商周分封時期,作為貴族的重要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後世子孫地位基本上不會太低。
但是,古人改姓(確切應該是改氏)比較隨意,光田氏的後裔就比較複雜。田氏,陳氏是一家,陳完還有個五世孫,也就是田乞的弟弟,也是齊國大夫,因為有軍功,被賜姓孫,他有個孫子後來出了大名,就是孫武,寫《孫子兵法》那位。
後來秦始皇把齊國滅了,但好歹沒有滅族。到了項羽把秦國滅了之後,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田氏後裔又被封了王。但後來劉邦造反,韓信把齊地徹底給滅了,田氏的後代害怕,紛紛都改了姓。其中一支改姓了王,這支姓王的在漢代又出了很猛的人,這人就是王莽。王莽仿效他的先祖收買人心,又短暫過了把皇帝癮。還有改其他姓的,不一而足。
韓趙魏分晉也一樣,韓氏、趙氏、魏氏本來是晉國的六卿之三,也是後來權力和地盤越來越大,最後直接把晉國給分了。這裡面的故事也很精彩,就不詳細說了,免得文章越來越長。
但是這裡面唯獨出了個例外,就是秦國。秦國從商鞅變法後,基本上就是軍功爵制了,廢除世襲,實行郡縣制,如果想要晉升,只有透過打仗,透過斬人頭,就算貴族也不行。結果秦人軍人特別生猛,那打仗就跟不要命似的,為啥?多砍一個人口就改變命運了唄。秦國從此成為軍事強國。但是貴族就慘了,因為不能再白吃白喝了,所以貴族才那麼痛恨商鞅,等到秦孝公死了,商鞅沒了靠山,貴族就開始發難,誣陷商鞅謀反,商鞅就跑了。悲劇的是商鞅路上想住店都不得,因為他出了條政策,住店必須要有憑證,商家告訴他這是商君之法。商鞅最終被殺,屍身車裂。
秦國改制開了先河,被之後的西漢繼承了,分封世襲也就走到頭了。
三、門閥士族
(1)兩漢魏晉南朝
到了西漢之後,分封制基本上就不是主流了,雖然也有封國,但是權力一般都不大,特別是七國之亂和漢武帝實行了推恩令之後,對封國一般都是強力打壓的,封國一般只有收稅權,但是沒有政治權和軍權,也就是作為皇族後裔可以養活你好吃好喝,但你就別摻和政治了。
世襲的卿大夫這些就更沒有了,想做官怎麼說也得有點德行和本事。但是什麼叫有本事呢?怎麼說也得識字讀書吧,畢竟書本是最大的智慧來源,但是在古代那種條件下,什麼人才讀得起書?還不是有錢人麼?誰最有錢?當然是那些家大業大的世家大族,地主階層。
秦朝的時候實行的是法家,焚書坑儒,不讓人們接觸知識,對人民強烈鎮壓,結果二世就滅亡了。漢朝初期相當於撥亂反正了,奉行黃老之學,無為而治,出現了文景之治,經濟大大好轉。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武帝是個雄主,社會一富裕,人心就思亂,反動勢力又有點抬頭,於是漢武帝想加強中央集權,大臣董仲舒就提出了那句名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思想作為武器,建立嚴密的忠君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
儒生的輝煌時代來臨。在朝為官的,怎麼也得通點儒學,儒學開始大行天下。世家大族想要做官,也不得不研讀儒學,而平民子弟想要飛黃騰達,更要研習儒學。結果,另一種畸形權力結構出現了。
誰掌握了儒學的解釋權,誰就掌握了進官的通道。精通儒學的大儒傳授給自家後代或門徒,成為儒學世家,儒學世家又成為公卿世家,從而把持權力。
另外,漢朝的選官制度主要是察舉制和徵辟。察舉就是地方長官考察、選取人才然後推薦給朝廷試用。徵辟就是皇帝或者官員徵召有名望的人出來做官。不是經常讀到一些故事嘛,聽說某某隱士很厲害,於是就請他出山做官,這就是徵辟。
由此可見,官員的權力其實是很大的,因為能夠直接舉薦官員。所以如果官員的道德水準比較高的話,確實會挖掘到一些人才,但大家也知道,道德其實就那麼回事,畢竟人人都有私心,特別是到了朝代後期,政治腐敗,一般都成了父親舉薦兒子,兒子舉薦孫子,或者師父舉薦門生,親戚朋友一家子全都當了官,門閥士族也就漸漸形成。
比如袁紹家族的四世三公,他的祖上就是從袁良開始發跡,袁良師從孟喜學習《孟氏易》,後來被舉薦做了官。他的後代也都精通易經,然後老子舉薦兒子,兒子舉薦孫子,多人做到司空、司徒、太尉的職位,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所以才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這也是袁紹、袁術割據的基礎。
讓士族門閥更加鞏固的是從曹魏開始的九品中正制。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選出來的人才又分成九等,也就是九品。品評出的人才最後由吏部進行任用或者升遷。
而評判的標準是什麼呢?一是家世背景,二是品行才能。其中,尤以家世背景為最。所以就導致了世家大族愈加壯大,而寒門子弟即便才能再出眾也只能位居下品。這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有人就問了,難道朝廷不知道嗎,任由世家大族無序發展?這就要說到為啥叫封建社會地主階級了。
私有制社會的本質就是剝削制,佔統治地位的是地主階級。也可以說之所以能夠成為地主階級,說明這些人手段高明,才能出眾,處於強勢地位,那麼,皇帝要想統治社會,依靠的是哪個群體呢?或者說,到底哪個群體的人才最多呢?顯然是地主階級。人才並不能自然成長,更多的時候是靠金錢砸出來的。何況在古代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情況下,普通農戶可能連耕地的牛和鐵器都沒有,飯都吃不飽,需要依附於大地主,才不至於餓死。
在亂世之中,往往也是地主階級、世家大族的向背決定了哪一方能夠獲勝。比如劉秀。劉秀除了從南陽帶出的一眾豪強班底之外,本身就是在河北世家大族的擁護下取得勝利,最終登基。
曹操,袁紹,劉備,哪個都少不了世家大族的支援,曹操自己就是世家大族,有本家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鼎立支援,加上籠絡其他世家大族站穩了腳跟。當然,曹操也試圖打破世家大族對權力的控制,比如曹操提出的唯才是舉,但是作用不大,最終還是沒有走下去。等到曹丕稱帝的時候,之所以實行九品中正制,也是向豪強世族妥協以獲取擁護。九品中正制的策劃人陳群本身就屬於潁川陳氏,名門望族中的一員,這樣世家大族就把握了官員的晉升通道。
其實反觀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真正成功的很少,從陳勝吳廣開始,赤眉軍起義,黃巾軍起義,瓦崗軍起義,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每次起義都轟轟烈烈,但最後往往都失敗了,被地主階級集團奪走了成果。這裡面的原因不得不深思,貴族、地主和農民的力量對比,整個社會的價值評判體系,社會資源的掌握等等。
等到了東晉建立,士族門閥體系達到了頂峰。
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琅琊王司馬睿渡江南下,在琅琊王氏等家族的擁戴下即位,是為東晉。司馬睿在皇族中的威望並不高,能夠穩定住局面也全靠世家大族的擁戴,特別是琅琊王氏,王導、王敦的大力支援,王導負責朝政,王敦負責軍事,一文一武控制天下。至於王氏家族的子弟,自更不用說。不是有句話嗎,“王與馬,共天下”。
說說琅玡王氏。
琅琊王氏的始祖,據考證是幫秦始皇打天下的秦國大將王翦,王翦、王賁、王離一門三父子,都是秦國的大將,後來王離的兒子王元為了避亂,遷居到了琅琊,也就是臨沂那一片,成為琅琊王氏的始祖。
琅琊王氏的後代世代都有做官的,王元的四世孫王吉做到了諫議大夫,王吉研習並教授《齊論語》,併成為琅琊王氏的家學,琅琊王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發跡的。
到了西晉末期,王氏一家很多都是朝廷重臣,王融、王衍、王祥、王導、王敦,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就是琅琊王氏。永嘉南渡之後,東晉建立,王家更是如日中天。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都是琅琊王氏家族。
順帶說一句,提名門望族的時候,必定要帶上某地,也就是雖然都姓王,但只有琅琊的王氏才是真正的望族,其他地方的就不是。這也說明周秦之後,隨著人口增加,姓氏分化,姓加氏也都不夠用了,必須指定地名才能加以區分,就像現在,王姓人口都快九千萬了,遍佈全國各地,加地名也不夠用,大概只能報身份證號了。
東晉名望最高的四大家族,除了琅琊王氏之外,還有陳郡謝氏,龍亢桓氏、 潁川庾氏。
陳郡謝氏,也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那個謝,王謝並立,也足見謝氏家族的顯耀。謝氏家族的名人就是謝安,謝玄了,在淝水之戰中打敗前秦,一戰揚名。
桓氏家族最有名的是大將桓溫。桓溫是東晉皇帝的駙馬爺,在荊州一帶帶兵,後來實力控制不住了。桓溫最大的功勞是滅了成漢,收復了蜀地,進行了三次北伐,其中一次打到了長安,屯兵灞上,又一次收復了洛陽。桓溫的聲望越來越高,有了篡位的野心,但是架不住朝 中抗衡計程車族勢力太大,但是到了他兒子桓玄,終於還是反叛篡位了,建立了桓楚政權,但沒維持幾年,就被劉裕給滅了。
劉裕是誰?東晉之後,南朝宋齊梁陳宋朝的開國皇帝,宋武帝。
劉裕出身屬於次等士族,也是永嘉南渡渡江過來的,小時候家裡很窮,以砍柴種地為生。劉裕發跡是進了北府軍之後,潛力一下子爆發了出來,堪稱戰神。
劉裕南征北戰,先後平定了孫恩起義,桓玄反叛,盧循之亂,收復了西蜀,往北一直打到山東青州,滅了南燕,往西北收復了洛陽、長安,滅了後秦。在劉裕時期,南朝的版圖達到了最大。
劉裕軍功卓著,總攬了朝政大權,不久就代晉自立,建立了宋朝,史稱劉宋。
劉裕見識了世家大族掌握朝政的危害,因此極力打壓世家大族,扶持寒門,自此,皇權大大得到了集中。
到了之後的齊和梁。南齊、南梁都是蘭陵蕭氏家族。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同樣以軍功上位,後來廢宋帝自立,成為齊高帝。蕭道成有個族弟的兒子叫蕭衍,蕭道成活著的時候十分器重這個族弟和他的兒子,委以重任。南齊存在了二十多年,後來內亂,蕭衍趁勢取代了南齊,建立梁朝,史稱南梁,蕭衍就是梁武帝。
梁武帝這個人很有意思,信佛教,特別是老年的時候,幾次進寺院出家,最後都是朝廷出大價錢贖回來,相當於捐款了。達摩祖師來中國的時候就是梁武帝那個時期,還面見梁武帝,倆人有段精彩的對話,有部電影《達摩祖師傳》就拍了這個鏡頭。據記載就是在梁武帝的時候,禁止佛教徒吃肉,改為吃素,從此以後,佛教徒就形成了吃素的傳統。
在梁武帝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對南朝的世家大族是一個滅頂之災,這就是侯景之亂。
侯景,羯族,是北魏的一名大將,後來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侯景歸附了東魏,因為不為東魏所容,又反叛投奔了梁朝。侯景剛投奔梁朝就打了大敗仗,害怕梁武帝把他引送給東魏,發動了叛亂。
這裡面有個插曲,侯景投奔梁武帝之後,向梁武帝請求賜婚,想跟王氏或者謝氏結親,結果梁武帝說王家、謝家門第太高,你不配,可以找低等的門第,直接惹惱了侯景。
侯景叛亂之後,力量發展太快,從800多人發展到十萬人,很多農民和奴婢加入,不久就攻陷了健康城,活活餓死了梁武帝,並對世家大族進行報復。很多氏族大姓遭到屠殺,或者圍困餓死,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南遷來的北方豪門氏族多數被殺,幾乎銷聲匿跡。
在平定侯景之亂的戰爭中,又崛起了一名將領,這名將領就是陳霸先,南朝陳國的開國皇帝陳武帝。陳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是陳叔寶,被隋朝所滅。
(2)隋唐關隴集團
南北朝,南朝是宋、齊、梁、陳,北朝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是對東晉的繼承,一個繼承上一個,東晉相當於老祖。而北朝的老祖就是北魏,北魏分裂成東西魏,東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繼承,最後都統一為隋,隋又被唐取代。
隋唐有沒有門閥大族?當然有,最大的就是關隴集團了。
西晉亡國之後北方就亂了,胡族入侵,分裂成五胡十六國,最後被前秦統一。上文不是提到有個淝水之戰嘛,前秦對東晉,結果被謝氏家族打得大敗而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前秦此戰之後就分裂了。
其中在北方有個曾經被前秦滅掉的小國代國,在前秦分裂之後又復國了,改叫魏,史稱北魏,北魏是個鮮卑族國家,巨能打,經過幾十年就把北方又重新統一了。
北魏初年的國都是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大同,那時候在蒙古草原崛起了一個大汗國柔然,為了防範柔然,北魏在北方設定了六個軍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的地位非常高,去那當兵都是非常光榮的事兒。
但是後來北魏實行漢化,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北邊那些軍鎮的地位一落千丈。軍民心裡不滿,就爆發了六鎮起義,北魏國內亂了。一通鎮壓,叛亂,爭權的操作之後,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關隴集團就產生於西魏。
西魏的地盤是關中一帶,都城長安,實際掌權者是宇文泰,鮮卑族,西魏皇帝就是傀儡。西魏剛剛建立的時候,實力比東魏弱很多,東魏經常越過黃河欺負西魏。西魏的班底大多是北魏六鎮的舊部,鮮卑族居多,宇文泰出身武川鎮,部下也多是武川舊部。
當時的民族矛盾還是蠻大的,胡漢之間動不動就相互屠殺。為了壯大力量,宇文泰開始尋求當地漢族豪強的支援,實行胡漢融合,相互通婚,爭取了漢族地主階層的大力支援。宇文泰這個舉措也奠定了之後大唐王朝的廣闊胸襟,民族包容的基因。
宇文泰設定了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統領西魏府兵。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岳父,李淵的外祖父),侯莫陳崇。
十二大將軍是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隋文帝楊堅之父)、豆盧寧、賀蘭祥、王雄。
八柱國十二將軍出將入相,壟斷上層權力階層,成為新權貴。
宇文泰死後,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擁護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篡位,建立北周。而東魏被北齊篡權。公元577年,北周滅掉北齊,統一北方。
公元581年,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即為隋文帝。楊堅的兒子楊廣(隋煬帝)即位後,實施暴政,造成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國號唐,並經過幾年的平亂,統一全國。
從西魏至唐,國家政權都是在關隴集團內部流轉,並且關隴集團內部相互通婚,基本上都是親戚,結成了一個統一的團體,下任政權代立之後,也很少進行大規模的清洗,因此,一直到唐朝,上層權貴階層都比較穩定。
當然,統治階層也認識到了這種結構的不穩定性,畢竟很容易被篡權,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壓權貴階層,扶持寒門階層。在隋朝,科舉制橫空出世,並在唐朝發揚光大。
科舉制是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使得大量寒門子弟開始進入權力階層,動搖了門閥制度的根基。
但是在唐代,魏晉以來的遺風還在,社會上世家大族的影響力還十分巨大。除了南朝的一些世家大族已經銷聲匿跡外,北方尚有大量的世家大族存在,北魏時就定了“崔盧鄭王”四大高門姓氏,到唐朝時又有五姓七望: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隴西李氏就是唐朝皇帝這一支,是皇姓,出身於隴西,據傳是飛將軍李廣的後代。
趙郡李氏,祖籍河北石家莊趙縣一帶,奉趙國大將李牧為先祖。隴西李氏在北魏、東魏、北齊、唐都十分活躍,還出過多位宰相。
博陵崔氏祖居博陵郡,今河北衡水安平縣一帶。博陵崔氏在唐朝出了16位宰相,可謂權傾朝野。寫《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詩人崔顥就是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出自西漢的清河郡東武城縣,現在河北衡水故城縣一帶。清河崔氏在唐代出了12位宰相。
范陽盧氏家族世居涿縣,現在的河北涿州,始祖是東漢時的盧植,劉備的老師,儒學大家。盧氏家族在唐朝出了8任宰相,初唐四傑的盧照鄰就是范陽盧氏。唐末大亂的時候,范陽盧氏的一支東渡朝鮮,成為韓國盧氏的先祖,韓國總統盧泰愚、盧武鉉都是范陽盧氏後裔。
滎陽鄭氏,祖居今天的開封市祥符區一帶,同樣是漢唐時期的名族大姓,在唐朝出了12位宰相。
太原王氏,代表人物是東漢末年的王允,就是《三國演義》中將貂蟬獻給董卓設計剷除了董卓的那個,官拜司徒、尚書令。太原王氏在曹魏、西晉和東晉都十分顯赫,在唐朝時仍然是名門望族。
重視名望在當時是一種非常濃厚的社會風氣,世人甚至寧願娶世家大族的女兒也不願娶皇族的閨女。因為這些世家大族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唐高宗還搞了個七姓十家,禁止這十家的大族相互通婚,但最後也不了了之。
對唐朝世家大族打擊最嚴重的是唐末的黃巢農民起義。黃巢本身是寒門子弟,曾經屢試不中,痛恨世家大族對權力的壟斷,因此起義之後對世家大族也毫不手軟。起義軍攻陷長安之後,皇族和百官遭到清洗。到了黃巢起義被剿滅,投降朝廷的黃巢叛將朱溫掌握了唐朝大權,又來了一波清洗,不僅殺光了皇族,把30多位朝廷大臣沉屍黃河,製造了白馬驛之禍。之後,朱溫代唐自立,建立後梁。
經過唐末的戰亂,從安史之亂到黃巢起義,再到朱溫篡唐和後面的五代十國,前朝舊臣和世家大族權貴遭到反覆清洗,從此銷聲匿跡,江湖再無傳說。
到了宋朝,科技大爆發,造紙術更加成熟,活字印刷出世,書本大量普及,知識得到廣泛傳播,世家大族對知識的壟斷被徹底斬斷,加上科舉制的愈發成熟,權力階層被世家大族壟斷的現象根絕。
到了明清時,君主專制達到了歷史頂峰,世間再無門閥士族。
(全文完。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文:地球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