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蔣氏故里溪口鎮有一個地方,處於山岙之中,溪水穿行於峽谷,日出山坳,晨鐘飛鳥,風景優美。唐朝時期許多詩人都慕名來這裡賞景賦詩,把這裡寫成了唐詩之路。悠久的歷史和人文,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古橋、古亭、古蹟、古道等歷史古蹟,讓這裡成為集歷史與風景於一體的美麗古村落。村裡的古道被評為寧波十大最美旅遊古道之一,一年四季風光無限,成為驢友們熱衷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這個地方是哪裡呢?它就是溪口鎮的棲霞坑村。棲霞坑村因傳說是鳳凰棲息的地方而得名,村中王氏系書聖王羲之的後裔。村子地處寧波市四明山麓,四周都是山峰,中間有一條狹長的溪水流過。因為獨特的地勢,使這裡自然風光優美,空氣清新,猶如世外桃源。
村中的長溪被稱為筠溪,源自村西的山林,緩緩從村子中間流過,再拐過一道彎,穿過董村注入亭下湖。沿溪有一條路,幾乎是進入棲霞坑的唯一通道,沿著這條路穿過董村就能到達村子,而且能夠輕鬆地把村子全部遊覽完。
進入棲霞坑村之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口溪上的古橋。這座橋是一個單孔石拱橋,建於明清時期,橋身由大塊的石塊砌成,兩面爬滿了青藤,橋面鋪著鵝卵石,側面的石板上刻著“長壽橋”三個字。長壽橋的北側橋頭有一座古寺,名為“長安庵”。
長壽橋下溪水清澈,溪中有許多石頭,看似隨意堆砌卻很乾淨。因為橋面的遮擋,橋下十分清涼,成為一處觀景和消夏勝地,不少遊客甚至帶著炊具,在這裡進行野炊。
從長壽橋邊的路繼續往前走不了多遠就到了棲霞坑村。村舍分列於筠溪兩旁,古建築大都儲存完好,看起來古色古香,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讓人驚奇的是,這裡雖然地處山岙,交通不便,可是遊人卻不少,而且大多數居然都是年輕人。
棲霞坑村沿溪而建,所有的歷史古蹟也都是分佈在溪邊或者溪上的,一目瞭然。村中有幾處歷史古蹟是不得不說的。走進村中,首先看到的就是溪邊的一座紅牆黛瓦的寺廟,它叫做顯應廟。這座廟始建於明朝,但是儲存下來的建築建於清朝雍正年間,有將近300年曆史,是村中王、周、何、孫四姓的宗廟。
顯應廟的旁邊有一個很大的牌坊,牌坊下面是石階路,通往翠竹林中,原來這裡就是有著寧波最美古道之稱的“棲霞古道”的入口。這裡也成為遊客小憩和驢友賞秋的熱門地。不要以為這裡是村中最好看的地方,從這裡繼續往村裡走,你會發現更多的精彩。
顯應廟的斜對面有一座廊橋橫跨筠溪,掩映在溪畔的古樟之下,古色古香。這座橋叫做長安橋,始建於明代,現橋修建於清朝同治初年,距今約200年曆史。橋面略呈弓形,鋪著整齊的鵝卵石,橋邊設有廟堂,供奉著三位神像。橋頭住著的老太太站在廊橋上,低頭垂面祭拜,特別有古風之感,可惜我沒能捕捉鏡頭。
棲霞坑的房屋臨溪而建,中間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西面的深山裡。村中的老人或者坐在簷下休息,或者在路邊賣起了當地特產。早晨的陽光從東邊照下來,抹在他們身上和巷道之間,讓這裡多了幾分鄉土氣息,同時多了幾分田園風情。
穿過村中窄巷往西走,在山澗之間還有一座古橋,叫永濟橋。這座橋同樣始建於明代,現橋修建於清朝乾隆初年,為單孔石拱橋。這座橋東接棲霞坑村,西通古道,兩邊都是青山修竹。我到達這裡時,正好有一眾遊人坐在橋上休息,遠遠看去特別有詩情畫意。
越過永濟橋往西走就是棲霞古道,從這裡可以到達晦溪源頭壺潭村,坡道幾乎都是用亂石鋪築而成,相對比較平緩,適宜徒步。這條古道依溪而建,一路上山澗溪流淙淙,林密竹翠,古道或掩於森林之中,或行於溪水邊緣,風光秀麗,空氣清新,讓人賞心悅目,來這裡遊玩的人也非常多。
這條路也被稱為唐詩之路。為什麼有此一說呢?原來這裡不但可以通往壺潭,還可以到達紹興新昌、嵊州新地。因為風景秀麗,在唐朝時期這裡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他們前來遊景賞花,同時寫下了大量關於棲霞坑美景的詩篇。其中以陸龜蒙、皮日休等人為最。當然,唐詩之路並不是專指棲霞古道,而是指連通了新昌、餘姚、奉化、寧海的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不過,棲霞古道這一段卻是其中最美麗的景緻之一。
再過一段時間,秋意漸濃,秋色開始絢爛起來,古道沿途也會變得更加斑斕,那時才是這裡最美麗的時候。住在寧波周邊的朋友們,如果你喜歡戶外風光,一定不要錯過這個古老而美麗的鄉村哦。
文末附上旅遊小貼士,給想來的朋友一個參考:
1.門票資訊:免費
2.地理位置: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
3.自駕導航:用導航軟體搜尋“棲霞坑村”,按照導航的指引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高速車(火車)——寧波站——乘坐988/987路——公交溪口站轉乘571路公交車,在棲霞坑村站下車。
我是楚語樂遊記,歡迎關注,帶你瞭解更多小眾、好玩的旅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