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後,眾位兄弟表現不一。
李逵誓要反叛,卻被宋江下毒,隨宋江而去。
吳用和花榮來到宋江墳前,雙雙自縊而亡。
關勝,呼延灼,朱仝三人手握兵權,卻沒有任何反應。
更為冷漠的則是武松,聽到宋江的死訊,面無表情,只淡淡的說了六個字,一切都結束了。
這是不是說明到最後,除了李逵,吳用,花榮這三個鐵桿小弟之外,宋江已失去了兄弟們的心?
尤其是武松是否早已與他的宋大哥心意已遠?
01,宋江的死訊
征討方臘結束,倖存的梁山好漢只剩三十六人。
而跟隨宋江回京的正將只有十一人,分別是盧俊義,吳用,關勝,呼延灼,柴進,花榮,朱仝,李應,李逵,戴宗,阮小七。
大家分散在每一個地方。
宋江在楚州被高俅等人設法毒死。
這個事情如果沒有人專門報信,在其他各個地方的梁山兄弟是不可能知道的。
甚至是宋徽宗也不知曉。
李逵是宋江特意派人找來的。
吳用和花榮是宋江託夢告知的。
戴宗,柴進,李應,阮小七已迴歸平民生活。
在宋江之前,盧俊義已被害死。
關勝,呼延灼,朱仝三人雖在任上,但宋江死後,他的家人並沒有分別去報信。
這三人根本不知道宋大哥已死,所以他們不存在有沒有反應,由這件事不能斷定宋江失去兄弟之心。
那麼,武松呢,他在杭州六和寺,同樣不可能知道這一情況。
他那淡淡的六個字是怎麼來的?
翻遍水滸原著,也找不到這幾個字。
這是一些人分析出來的!
宋江要招安,武松從一開始就反對。
為了義氣,武松跟從了大哥,但他心裡有疙瘩。
招安之後徵方臘,造成眾多兄弟死的死,亡的亡,更加重了武松內心的不滿,所以對於宋江的結局,武松毫無感覺,平淡接受。
真的如此嗎?
02,大哥的情義
武松與宋江相識於柴進莊上。
那時的武松寄人籬下,被人嫌棄,又生了病,內心的孤寂和憤悶無人在意。
這時候宋大哥來了,他雖也是投靠柴進,可他不顧及主人的感受,就是欣賞武松,就是無微不至關懷武松。
這樣一種大哥的溫暖對武松是致命的。
武松是什麼人,重情重義,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的人。
施恩對他好,他就為施恩出頭,去打蔣門神,去幫他奪回快活林。
張青夫婦對他好,他內心充滿感激。
就連張都監對他的好,他都想過要傾心報答。
宋大哥的情義,怎麼能在武松這裡被輕易抹掉。
武松雖然反對招安,但他還是跟著大哥走,至於感情上的疏離,或許有。
本身人與人之間就會有些微妙,最初見面,對於武松來說,就只是兄長和弟弟的感情。
後來在梁山上,那麼多弟兄,這時候的宋大哥,不只是大哥,還是領導,正常就會有一定的距離感。
這個招安和徵方臘的後果到底多大程度上毀滅了兄弟情份。
03,任從你心
烏龍嶺一戰,武松丟了一隻胳膊,雖然不死,已成廢人。
回京途中的杭州六和寺,
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日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宋江見說:“任從你心!”
一個不願跟哥哥回,一個毫無挽留。
這是不是倆人情義已無,互相放棄?
當然不是。
魯智深擒住方臘,宋江勸他還俗為官,
魯智深拒絕,心已成灰,不願為官。
宋江又勸他到京師尋一大剎,做一僧首,
魯智深再次拒絕,都不要。
成了廢人的武松也有了與魯智深相同的心境。
宋江有了與魯智深的對話,知道人生志向已不同,不可再強求。
此刻,對待武松,他也只能理解,多說無益,任從你心。
魯智深放棄的是世俗名利,沒有放棄兄弟情。
圓寂之前,不忘告訴部下,報宋公明哥哥,來看灑家。
武松也是一樣,只想做個清閒道人,悠然自在,再無意也不能打打殺殺。
這並不意味著兄弟之間的情義全無。
04,武松的反應
原著中沒有交待,宋江的死訊讓武松知道。
也就無從知曉武松對於宋江之死的反應會是怎樣。
親哥哥武大郎去世,他悲傷過。
後來施恩戰死,張青戰死,孫二孃戰死,這些都曾是他最親的人,他們的死,沒見到他的反應。
經歷了那麼多的人間醜惡,那麼多的打打殺殺,最後只剩一隻胳膊的行者武松,是留在六和寺的一名清閒道人,青燈古佛,他已忘了世界,也不會再對這個世界有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