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漩渦
近期,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共同釋出了《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9》該報告對2021年兩岸四地291個城市進行了綜合評價及分析。
報告顯示,我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呈“南升北降”的趨勢,同時西部和中部地區的城市競爭力上升明顯。這一點與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格局演變趨勢基本相當。
具體來看,本次報告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名是上海;前五名依次是: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廣州。
從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來看,香港超上海、北京,成為第一名;前五名依次是: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
北京圖示
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
報告顯示,2021年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
與2020年GDP十強城市相比,成都、重慶、杭州在競爭力上掉隊了,無錫則上位了;不過考慮以往GDP排名,並未納入香港、臺北,綜合來看位於競爭力第11、12名的杭州、成都沒有掉隊,只有GDP第五城重慶掉隊了。
在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上,重慶不及預期,遠低於寧波、佛山、常州、鄭州等城市,僅位於第28名。
這也反映出,雖然重慶體量大有超越廣州之勢,但論綜合實力,重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與去年相比,重慶還是有進步,上升了2名。
在綜合經濟競爭力三十強中,青島、合肥下降幅度最大,較於去年下降了三名。其中廈門上升幅度最大,較於去年上升了3名。
城市可持續排名
從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來看,前六城: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廣州,沒有變動,這說明頭部城市的格局十分穩固,外來者想輕易打破並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在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的排名上進步很大,較於去年上升了3名,直逼廣州。不過進步最大的還是長沙、鄭州、合肥、成都、濟南、杭州等,他們分別上升了9、7、6、5名。
另外,臺中、天津等城市下滑幅度較大,其中臺中下降了16名、天津下降了11名。天津在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和綜合經濟競爭力上,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不過正處於轉型升級的天津,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調整。
武漢表現亮眼|南京
從區域城市競爭格局來看,武漢表現十分亮眼。
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上武漢遙遙領先成都、重慶,成為中西部的領跑者。雖然武漢在受“黑天鵝”影響,GDP沒有之前強勢,但在綜合實力上武漢的競爭力仍舊十分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科技創新榜單中,武漢位居第六名,領先廣州。成都和重慶則分別位居第11名及第18名,其中重慶較於往年下降了一名。
圖據搜狐城市
雖然成都和重慶在本次科創榜單中沒有取得較好成績,但日前釋出的成渝規劃綱要指出:成都、重慶要共建西部科學中心,雙方在科技創新賽道上有強勁的國家政策支援。
相比之下,武漢在科技創新賽道上則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援,儘管武漢一直在爭創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但在科技創新賽道上,武漢勁頭要弱於成渝。
寧杭之爭也迎來轉機,雖然杭州在GDP上壓了南京一頭,但從本次報告體現的城市綜合實力來看,南京要略勝於杭州。比如在綜合經濟競爭力上,南京位於全國第八、同期杭州位居全國第十一,在可持續競爭力上,南京位居全國第九、杭州全國第十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