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類生存的要素,關於每日具體的建議攝取量也是眾說紛紜。這裡不推薦喝水量,因為適合自己的且健康的,就是對的。
其實除了喝水量之外,喝水的「質」也很重要,尤其對於一些經常感覺到身體不適、浮腫的朋友,以下這幾種水最好不要喝,否則反而容易損害身體健康。
1:在室溫放置太久的水
“多喝開水”雖然已成為了一個梗,但確實滾水是具有一定殺菌作用的,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它不會“壞”,可以放很久。
有這個想法就錯了,因為就算水中本身沒有細菌,隨著暴露在室溫空氣中的時間加長,即便是已經煮沸過的水,也會成為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存在於空氣中的細菌的最佳繁殖場所。
尤其是在悶熱的天氣,這些細菌繁殖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
一項研究顯示,煮沸過的水,在室溫為20~30℃的環境中超過4天,所產生的細菌數就會超過一般飲用水;而放在冰箱中,其儲存的時間能勉強維持一週。
因此,喜歡“涼白開”的朋友,建議最好將室溫中的水在4天內飲用完畢,即使是放在冰箱,也要儘量在一個禮拜之內就喝完。
2:被喝過的(碰過嘴巴)的瓶裝水
韓國水資源公社研究發現,相較於剛被開啟瓶蓋的水,接觸過人的嘴巴的瓶裝水中的細菌數會增加高達900倍,且在24小時後,細菌數增加會達到超過4萬倍,約是可飲用標準的400倍。
這是因為人的口腔中本身就存在細菌,如果是炎熱的天氣下,細菌只需要5~6小時,就能夠增殖到百萬倍以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下午或晚上喝上午剩下的飲料(水),會出現腹痛、腹瀉、甚至是腸胃炎等症狀。
現在市面上瓶裝水種類繁多,多為塑膠瓶製造,滅菌水平參差不齊,且其本身作為一次性使用,重複使用必然會導致汙染的風險增加。如果一次性喝不完,相比直接對口,更推薦將瓶裝水中的水倒入杯子後再喝。
3:未經清洗的容器製造出來的冰塊
冰塊也屬於水的一種形態,其飲用安全卻很容易被我們忽略。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包含水在內的大部分東西,只要放在冰箱最下面的冷凍層就“萬事大吉”,因為只要溫度足夠低,細菌就不容易滋生。
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對。就拿冰塊舉例,我們在製冰時,容器的清潔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冰塊的健康與否。因為包含諾羅病毒、李斯特菌等容易引發食物中毒的病菌,就算處於攝氏零下20℃還是能夠存活。
試問,有多少人家裡冰箱的冷凍層溫度能(長期)達到-20℃?因此保持製冰容器的乾淨、衛生至關重要。
篇幅問題,本文暫時介紹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你還知道哪些“不宜喝的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感謝閱讀,我是之藥“小豹君”,關注我,下期更精彩!
本文參考資料:
[1]雲無心.白開水也有保質期嗎[J].健康, 2018(4):56-57.
[2]劉晶晶.白開水該怎麼喝[J].中國食品, 20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