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關,位於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南仙霞嶺上,1100多年前,黃巢揮戈南下,在浙、閩之間的崇山峻嶺中開闢了一條仙霞古道。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全長120公里,因縱貫仙霞嶺而得名,這條古道因戰事而起,卻因商貿而興。到了明清,原本承擔軍事功能的古道,逐漸發展為一條成熟的商貿運輸線,仙霞古道也迎來了全盛時期。重走這條仙霞古道,成為一些驢友心目中的經典徒步路線。
沿千年古道登仙霞關,在不到仙霞關第一關約百米遠的地方,有一座一米來寬的小石橋。而所謂的橋,只不過是在寬一米的溪流上,平鋪了四塊青石板而已,看上去極普通。只見橋頭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落馬橋”及一段文字。據說1942年8月1—7日,國軍為阻擊“浙贛會戰"中欲向福建流竄的日軍,在仙霞關據險佈防。日軍從8月1—3日攻了三天三夜,竟也不能攻破仙霞關,日軍隊長十分奇怪,親自騎馬前往關前察看,不料剛到此橋便被子彈擊中,滾下石橋,該橋由此而得名“落馬橋”。這次持續了7天的激戰,據當年抗戰的國軍49軍105師副師長劉漢玉的《回憶錄》記載,仙霞關戰役日軍傷亡千餘人。
從仙霞關景區入口沿古道走十多分鐘,就來到第一關。仙霞關不是一個單一的關,它是由一個“關群”組成。共有四個關,東北和西南各兩關,皆以條石砌成。每一關都建於山勢險要之地,關與關之間只有一條麻石鋪砌的古道相連,是戰略要地。
仙霞關的第一關,最為雄偉,關隘寬大,可重兵防守。關牆上和長城一樣建有牆洞,可以伏擊來敵。關門兩邊都是高山,若關門緊閉,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關前立有四塊石碑:右一為“仙霞關”石碑刻,右二已殘缺不全了,石碑磨得光滑連字跡都已看不清了,據說是宋代遺物,記載宋代仙霞古道重修歷史。
左邊兩塊石碑,一塊刻的是“仙霞關--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另一塊刻的是“黃巢起義跡史--仙霞嶺簡介”,內容如下:仙霞關位於仙霞嶺南段,距江山縣城約百里,關道險峻陡峭。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黃巢于山東率農民起義,攻取河南。乾符五年,十萬義軍乘虛渡江南下,破江西鄱陽、上饒,後攻宣州不克,乃引兵轉戰浙西,更取道仙霞嶺,刊山開道數百里,入閩取建州。此嶺遂成浙閩往來之要衝,後人在山道上建有四道關卡。
關隘依峽而建,基石整齊牢固,中間是半圓頂的關門,上面似長城一樣,建有槍洞。除正門外,旁邊還有一個小門,看情形是為分流山水用的。
門頂設井欄通天,可從上往下實施攻擊。
從下面看很是雄偉,到關上看,下面的古道一目瞭然。
來仙霞關景區的遊客,很多人都止步第一關,他們在關牆上拍完照,然後原路返回。因為接下來從第一關到第二關的路最為難走,有1195級臺階,都是上坡路。
過了第一關,再往上走,山道越來越陡,竹海也越來越密。
古道都是用小石塊鋪就的,路有二米來寬,這在古代來說應該算是寬敞了。由於歷經千年,已被人們走得光溜溜的,往昔,它曾是東南咽喉,入閩鎖鑰,由中原徵福建,這是必經之地,歷來兵家必爭。
沿第一關向上攀登,山腰處修竹蔽日,在半嶺處,出現一個六角小亭,名字為“瀟瀟亭”。
據傳,“瀟瀟亭”亭名取自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詠竹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而以畫竹為主,取其“百節長青,四時不謝”之意,與鄭板橋倔強不馴的性格相合,他以竹為精神寄託,度過了雖貧寒而很有氣節的一生。
與蕭蕭亭遙相對望的是一座50餘米長的“碑廊”,粉牆黛瓦,依山勢而建。
走一段由條石新砌的山路,經過兩棵對生的足三人合抱的楓楊,仰首可見一座呈之字形的廊亭。
碑廊長約50餘米,其中依次陳列著23塊詩碑,鐫刻著20篇宋、元、明、清歷代文人名士過仙霞嶺所留的詩文,詩碑由國內30多位書法名家書就,書體融匯了篆、隸、楷、行、草等,雕刻刀法細膩,真實地展現了詩歌之路的風采。先賢雋永的詩文與現代大師精湛的書法交相輝映、互為映襯,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其中有宋朝黃公度的《仙霞道中阻雨》、朱熹《仙霞嶺》、柴望《仙霞嶺》、明朝曹溶《仙霞關》、清朝周亮工《仙霞嶺(四首)》、王道《過仙霞嶺》、龔易圖《登仙霞嶺》等等。
其中陳列了歷代文人名士途經仙霞古道時留下的詩文,這些詩無一例外地都談到了仙霞路之難行。“千盤難度鳥,萬嶺欲藏天。”這是清代詩人袁枚筆下的仙霞古道。另一塊碑文,清代詩人查慎行的《度仙霞關》中的兩句:“人從井底盤旋上,天向關門豁達開”,描寫的就是從仙霞一關向二關的攀登過程。
我們從保安鄉到仙霞關景區,徒步走了近三公里的路,再從第一關,爬到“瀟瀟亭”,已經感覺非常累。由於體力和時間關係,我們放棄了繼續向上攀登剩下的三個關口。但已經感受到大山深處的雄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境界。這裡真的是易守難攻之地。
回到“瀟瀟亭”稍做休息後,我們原路返回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