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時刻:批評練習
批評=控制環境+定義問題+重新整理動作+設定反饋點+完成重啟——“得到·溝通訓練營”
昨天有點“充實”,忙得定投之事都忘了。
22:05分了,提醒兒子:要麼自己看書,要麼完成對我的帶讀,要麼做作業。但孩子講起了條件:“看到10:30,好,再看15分鐘,好,再看10分鐘”。我一把搶過平板。孩子以毯捂面,坐在沙發上,沒有出聲,也沒有任何行動。
“10:22了,還不行動?如果今晚不完成閱讀任務,明天就不能看平板了”。語氣中已經帶點憤怒了。但也很快就被自己“煙消雲散”了。
我繼續爭分奪秒的在看《非對稱性風險》。今天是“定投課堂”共讀此書的第一天,“緒論”的篇幅有點長。
“快點洗腳,我先進房間了”。我如果繼續在客廳看的話,他很快就會在沙發上睡著了。
“我先給自己算一下命”,他跟著進到房間,在穿衣鏡前“唔理哇啦”了一番,“我算好了,明早6:00就起來做作業,只要十分鐘就能搞定。我現在看書”。說著,從書架抱來了一摞書。
“從明天起,你自己安排好,還是先看掉書再看平板。爸爸之所以生氣,原因就是你已經幾天都沒有看書了。比如今天,放學回來直接看平板,跳舞回來直接看平板”。
“我中間休息了。”
“閱讀與休息無關。沒有連續看,中間休息了,做得不錯。但我們說好的,看書是看平板的前提。”
我繼續看《非對稱性風險》,聽到他在翻書的聲音。但五分鐘不到,左手還拿著書的小朋友,已經睡著了。
覆盤一下:
一、我對他閱讀習慣的培養還是“緊張”了一點。重在榜樣。只要在家,我都在看書。有這樣愛看書的爸爸,他對閱讀的愛好是不會有問題的。所以,需要再淡定一點。
二、“先看書,再看平板”的操作其實有難度。學校統一午託,中午不回家。已經在學校裡待了一天,下午放學回到家還要先“看書”,確實不夠人性化。所以,心底裡還是認可他、鼓勵他先看平板調節一下的。“每天看半小時書”的“規章制度”,主要目的是要減少他的平板時間。
三、批評=控制環境+定義問題+重新整理動作+設定反饋點+完成重啟。
1,控制環境:從來沒有“當眾批評”過,也都基本是第一時間就批評了。
2,定義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了什麼?”還沒有看書。
第二個問題:“你怎麼看這件事?” 沒有問孩子。
第三個問題:“在發生這件事的過程當中,你都試了哪些辦法?”沒有問孩子。
第四個問題:“如果你想達成你的目標,解決這些問題,你覺得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沒有問孩子。
第五個問題:“還有嗎”。沒有問孩子。
3,重新整理動作:沒有完成。
4,設定反饋點:沒有完成。
5,完成重啟:沒有完成。
“你看,咱倆今天溝通得不錯,達成了共識,接下來你給自己設一個目標吧。”今天下午就繼續完成昨晚的整套“批評”流程吧。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