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對孩子進行積極期望,及時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就是給孩子以信念,從而讓孩子在被激勵的氛圍中成長。
我家有一個小學生,在升上高年級以後,有段時間為了作業能夠快速完成,他開始練起了龍飛鳳舞的“書法”。每回看見他的“作品”,我總忍不住發火,禁不住吼叫,希望他能正視和改正問題,但往往適得其反,即使孩子表面應承了,第二天依舊重複前一天的問題。這樣週而復始,讓我倆都心生疲憊,問題卻又得不到解決。
直到我給他設立了一項書寫獎懲制度:每天的作業書寫問題不多於3項可獲得一枚獎勵幣,當集滿10枚獎勵幣可兌換一件他喜歡的文具;如果書寫問題超過5項,作業需要重寫,直到字型端正。這樣的做法激起了他的興趣,開始端正書寫,我再加以鼓勵,表揚他有進步,並且明確地指出每次進步的地方。從此他的書寫在慢慢進步,不再是龍飛鳳舞。母子關係也不再因為書寫問題鬧矛盾。
曾經記得看過,科學家做了一項訓練鴿子把頭扭向左邊的實驗。
實驗一:鴿子剛開始頭扭向左邊或者右邊是隨機的,每次扭向左邊的時候,就給他餵食,向右邊時,就不管他。重複之後,鴿子就習慣把頭扭向左邊,因為每次都能得到好處。鴿子成功養成把頭扭向左邊的行為習慣。
實驗二:只要鴿子把頭扭向右邊就電擊它,每次扭到左邊時就不予理睬,重複一段時間後,鴿子也實現把頭扭向左邊的習慣。
科學家掃描鴿子的腦電波,發現實驗一中的鴿子是愉快的,實驗二中的鴿子很痛苦,鬱鬱寡歡。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要想一個人改變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用打罵的方式讓對方實現改變,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也許用體罰、打罵會讓孩子得到改變,但不是內心自願的,而認為自己弱小不得已屈服於強權之下,等強大了就開始反抗了。同時體罰、打罵也會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
正如《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書中說的:“充滿鼓勵的教育是人文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蘊涵著愛的教育。”“每個好孩子都渴求鼓勵,鼓勵是他們一向表現良好的精神動力;每一個壞孩子也同樣渴求鼓勵,鼓勵是他們走向行為良好的後推力。”
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終生事業,鼓勵孩子是養育孩子的重要方法,讓我們共同努力,助力孩子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