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分別寫了宋代和明代史籍中的婚禮,本篇寫清代史籍中的客家婚禮,取材依舊是《光緒版嘉應州志》,有興趣的看官可以把三篇放在一起比較起來,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清代客家婚禮的最大特點就是——訂婚很早。自幼小時,即定議,送年庚(即互換生辰八字)。稱為“指日”之禮和“問名”之禮。
將要婚娶的時候,有“行聘”之禮。
結婚前一天,新娘子要梳妝、挽髮髻,稱為“上頭”之禮。
新郎不行親迎禮,孃家有“送嫁”禮。孃家的父母,或是兄弟,或是叔伯要把新娘送到婆家。婆家要設宴款待孃家人。
歷代的史籍除了皇帝大婚是不行親迎禮,以宗室重臣持節為使代行迎娶外,其餘都是要親迎的。由此可見清代時,客家地區的男尊女卑的情況有多嚴重。
上世紀九十年堂哥結婚的時候,大嫂是由母親、叔母、祖母和孃家一眾女眷送嫁的。客家地區,婆家做紅白事宴請孃家人,孃家人一律坐頭桌首席,還要婆家長輩陪席。
客家地區的婚俗各地有很大的差別。光緒版嘉應州志的撰寫人主要是梅縣人,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具體講的都是梅縣情況。
梅縣婚禮,從納采禮到于歸禮,都是媒人先往來通報。所以客家的媒人很重要,很多活要做。
納采禮 由媒人先期豫告。主婚人準備拜帖,女方家內外的各位尊親長輩各一份。其餘疏遠的,就在拜帖上寫“恭候盈門”。
納采當天,男方派遣女使提著紅皮盒,外面綁著紅線,裡面裝著翠花兩枝,兩旁襯以石榴狀元紅、柏樹葉。另外還有糕點十包。送到女方家,擺在上堂。
這裡說的上堂,是客家建築裡的稱謂。客家地區最多的建築形式是“上下堂”。就是兩排房子,中間一個天井,開大門這邊叫“下堂”也叫“門廳”。對著門廳的,一般高上一個臺階,叫“上堂”。用於供奉祖先畫像和牌位。天井左右兩邊還有兩個小廳,一般分別用於會客和餐飲。以後有機會再單獨寫一篇客家的建築。
孃家的主婦這時候就要出來迎接,接過紅皮盒,放在上堂的供桌上。向祖宗禱告明事由,然後開啟盒子,取出翠花。然後接過新郎的鸞帖(也就是婚帖,也叫年庚),把新娘的婚帖遞上。
由女方族中的長輩代表接過女方主婚人的拜帖。
問名禮 男方家一樣準備拜帖、翠花加銀釧一對。定儀五十元。代儀十元,代替禮物的意思。銅錢四百,包在兩封紅紙內,上面寫明“然燭”,代替大紅喜燭。用於送給媒人和新娘兄弟們。
同樣在紅皮盒中裝上石榴狀元紅和柏樹葉,由女使送到女方家上堂。女方主婦接過告祖同納采禮。
女方要回禮。充袍儀十元,靴一對,書經一部,筆四枝,墨兩條,白扇兩柄,糖圓兩個(用黃糖搓出一寸直徑的圓,寓意有緣),燈芯兩束(寓意丁口繁衍),響炭兩枚(寓意幹事轟烈),長明草兩束。每樣禮物都用紅紙包著或是貼著。
還要再取早稻、粟、黃豆、綠豆、長角豆五樣各少許,用紅紙袋裝著,上面寫著“五代同堂”。
母雞一隻,用紅帶子困住腳,叫“祖婆雞”。
過聘禮 禮儀和禮物與上面的相同,不過女方不再回禮物。男方家要多寫一份帖子,“謹詹某月某日某時于歸 吉”。女方家回帖,“謹依臺命”。
于歸禮 因為沒有親迎,所以稱為于歸。前一日,邀請有福命的夫妻在吉利的時辰裡為新房安床,鋪上早稻。這時候女使就不得上前動手幫忙或是收拾了。
準備的禮物包括,充盆儀十元,告祖席儀四元,犒賞儀二元,然(燃)燭儀二封。
外加十色禮物,包括豬肚、魚、雞、鴨、魚圓、油(魷)魚、魚翅、海參、鮑魚、檳榔菸葉(或是茶葉和餅)。
還有一隻豬,老酒一甕(甕口壓一塊十斤重的肉)。
新娘有內外祖母的,要另外準備豬肉兩方,切成四四方方的一大塊,叫“阿婆菜”。
送禮隊伍最前面是一個男僕,頭戴纓帽,手捧著一對紅蠟燭,開路。
于歸前,孃家先宴請了前來幫忙和賀禮的親朋好友。
新娘家賀喜的來賓一般送翠花、彩繩、胭脂水粉,稱為“花腳”;送豬肉的,稱為“暫老”或是“識老”。孃家主婦要出來迎接和招呼賓客。
新娘頭帶禮冠,身穿禮服,在上堂向祖宗四拜行禮。然後行“笄禮”,又稱“上頭”。主人拿出準備好的笄,戴在新娘的頭上。並請家族中有福命的婦女在旁邊大聲稱頌讚詞,從旁協助。結束後,新娘就先回房休息。
這邊孃家人繼續祭祀家神,然後抬妝奩(嫁妝)去男方家。
午後,孃家用檳榔、早稻、長命草煮雞蛋兩枚給新娘吃。——這個是什麼味道?外人不知,新娘估計也無心味道,都是取個吉利的寓意罷了。
然後用開水燙檳榔,取出檳榔核,用這個核畫出雙喜字樣。
取雄精兩塊裝在小香囊中,新娘出嫁那天,給新娘系在身上。
出閣當日,男家要請來鼓樂隊,準備玻璃彩轎、藍呢大轎、彩旗、高照宮燈、涼扇等儀仗。
迎親隊伍還是一個男僕開路,要頭戴纓帽,身穿長衫,手執榕樹枝。去的時候舉著榕樹枝,回來的時候,就垂在地上拉回來,稱為“拖青”。
榕樹寓意多子。砍榕樹枝的時候,要用香紙包請,稱為“請青”。臨出門的時候,要把榕樹枝放在案几上,新郎身穿禮服向之行禮,並以茶和酒奠在榕樹根上。
轎伕把玻璃彩轎抬入男家堂上。男家主人和新郎向媒人行禮,請其迎親。
來到女方家,女方主人禮服出迎,和媒人、新郎等一眾迎親人相見。用酒席款待轎伕,其他的人就不用了。
然後媒人起身告辭,坐藍呢大轎先回來。
接著新娘起行。新娘身穿禮服,頭戴禮冠,髮簪銀花,腰束紅綢,懷裡裝著黃曆通書和古銅鏡。新娘禮服外套的左側縫上三根針,兩個鞋的鞋尖各逢上兩根針。相傳以此來擋煞驅邪,防止轎伕不良,施用魘咒。
我曾經見過一面古銅鏡,擺放在客家臥室的床架上。據老人說,是當年出嫁的時候掛在轎門上,用來擋煞驅邪的。
新娘出門前要吃五簋菜,稱為“五福菜”。
新娘的母親和姐妹們簇擁著新娘出門,上轎,然後鎖上轎門。
轎伕喝了酒,大聲稱頌,“茶香酒香,子孫滿堂!”
新娘年齡不到十六歲的,喜轎門掛兩個花籃,進了屋後,改掛帳簾。
花轎前面面是兩個女使抬著鏡臺和首飾箱。鏡子要面向新人,外面罩上紅緞。紅緞上繡著吉祥花樣,四角垂流蘇。
如果兩處新娘花轎在路上迎面相遇,要互相交換榕樹枝,到了婆家門口,就把榕樹枝拋上屋頂瓦面。
新娘花轎一直抬入婆家中堂。媒人拿出轎門鑰匙開啟,請族裡有福命的婦女引導新娘出轎進入新房
新房內佈置有,花燭兩支,燈盞兩座,茶酒壺兩個。蠟燭旁邊有石榴花、狀元紅、柏樹葉。蠟燭下面擺放檳榔、菸葉、糖圓、蓮子、茶葉。
新郎冠服要穿雙數,寓意“偶合”,不可用單數。
夫妻交拜禮畢,不是像影視劇裡的馬上就“牽入洞房”,而是站著吃雞蛋。雞蛋煮法與上相同。
吃完雞蛋,行“說纓禮”。新郎取新娘頭上簪的銀花,腰上束的紅綢,懷裡裝的黃曆通書和古銅鏡,放在床賬頂上。——看來之前老人的說法是合乎古意的。
新郎新娘來到上堂,拜祖宗,拜父母,拜族戚中的長輩。
新娘獻上禮物有,男子的靴,婦人的繡鞋,小姑娘的鑰匙袋和隨身的一些小玩意,放在案几上。
送嫁人捧著錫盒,裡面裝著檳榔,跟隨新娘。由人引導著,提示著,“請某人受拜”。
這裡特別的是,婆婆不在這個時候受禮,後面另有安排。
以上就是“廟見”之禮。
新人回到新房,在花燭下,坐在一起吃五簋菜,稱為“吃五福菜”。
新婚第二日,新娘下廚,這時才正式拜見婆婆、小姑、小叔子,然後懷揣著筷子回房。煮湯圓糖水送族親,再加素色布一幅,線一縷分送之。
男家要設宴謝媒人。媒人的紅包也叫“冰敬”,問名禮的冰敬是二元,過聘二元,歸婚四元,上轎禮一元。
現在粵東片區的客家人謝媒錢一般為彩禮的十分之一,如彩禮一萬元,謝媒一千元。梅州還有一個風俗,新婚夫婦生下兒子後,每年春節前都要抓一隻雞去孝敬媒人。
婚後三天叫“三朝”,孃家母親要送魚肉給婆家。孃家的子侄兄弟帶著魚來婆家。新娘就要負責殺魚做菜。——這一習俗和宋明兩代的記載頗為類似,或是孃家送酒席,或是新娘下廚做飯。這裡不但糅合了兩種方式,還強調了要新娘的兄弟子侄來婆家,帶著給新人壯聲勢的味道來到。
婚後七天,剪布做褲。褲寓意“富”。——老一輩人往來探望,如果能收到一條褲子,不論大小樣式是否合適,都十分高興。
新婚滿一個月,男家下請帖宴請岳母、姑嫂姐妹。岳母要送苧一斤,油一甕,屐一雙,傘一枝,剪刀手鑽針線等物。這個不一定要赴宴,由女方決定。
地方上的習俗是,宴請上午接待男賓,下午接待女賓,便於主家接待。壽宴特別,男女賓都在上午接待。所以如果新婚滿月,女方接受男方宴請,也是下午赴宴。
行完這一禮,婚禮就算完整結束了,新娘就可以回孃家探親了。
新娘回孃家或是九天,或是三日(三日就是九頓飯),寓意“長久”。
梅州地區舊時婚嫁最早的有生下來幾個月就抱養過門的,稱為“童養媳”。
童養媳長大後,一般在除夕夜與丈夫圓房。如果丈夫出遠門貿易的,回來的那個晚上圓房的也有。
有些老百姓家不知怎麼挑選黃道吉日的,也有選擇四月初八,或是六月初六婚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