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時期曾湧現過無數才華橫溢的詩人,其中既有深受讀者愛戴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也有善於提攜青年才俊的賀知章和張九齡等人。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其實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也是一位詩人。
李隆基喜歡寫詩,也喜歡接近詩人,可以稱得上是封建帝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位40多年,把唐王朝推向了鼎盛時期,這一階段政治、經濟和文學的發展繁榮,都與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下面分享的是李隆基送別賀知章,吟誦了一首佳作,朱熹評價:文辭明暢。
送賀知章歸四明
唐代:李隆基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僚悵別深。
詩的大意是:您藉口年老體衰而辭官還鄉,卻放棄了榮華富貴,嚮往道家生活。我豈能不愛惜賢明人士,無奈其內心高尚、襟懷遠大。林泉之間可以收穫道家的秘訣,道家世界裡更能抒發幽 雅的襟懷。群臣在青門為其餞別,大家都感到悵然若失。
李隆基風流倜儻,多才多藝。他洞曉音律、絲管,尤愛羯鼓、橫笛。對於歌舞藝術,他也是一位水平頗高的鑑賞家和熱心組織者。他還有較高的詩歌修養,是一位勤於寫作的詩人。《全唐詩》錄其詩63首,使這位皇帝老爺也昂首跨入詩人的行列。
李隆基在文藝方面的愛好和才華,對盛唐詩歌的繁榮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他在開元年間擢用了很多宰相名臣,如張說、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不但在政治上均有建樹,而且也都是當時詩壇上的活躍人物。李降基與他們時常唱和酬答,切磋詩藝,他的新作一出手,文武群臣則爭相奉和,造成了引人注目的詩歌創作盛況。
李隆基又特別偏愛詩人,禮遇詩人。李白以布衣之士被他召入京城,他降輦步迎,又有御 手調羹之舉。而他對賀知章的優待,更是歷來膾炙人口的美談。天寶二年末,84歲高齡的賀知章染疾,終日神志恍惚,他夢見自己在皇宮中閒遊,數日方醒。
大病初癒之後,賀知章若有所悟,產生了辭官歸鄉、加入道教的念頭,於是他便向玄宗提出致仕。接到這位四明狂客的奏疏,唐玄宗還真有點為難,他捨不得讓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離開朝廷,同時他也考慮到了他的年齡和身體,最後還是批准了老賀的請求。
第二年的正月初五,正是賀知章離京返鄉的日子。唐玄宗詔令在長安東門外舉行盛大的宴會,為賀知章餞行。太子和文武百官,以及著名詩人李白等人,都陪唐玄宗出席宴會,宴會氣氛隆重熱烈。最後,群臣還一直把賀知章送到距城九里的長樂坡,才依依告別。
在這次盛大的餞別宴會上,唐玄宗為了勵俗勸人,親自賦詩為其贈行,對賀知章的人品節操大加讚賞,同時又表現了敬仰和惜別的感情。朱熹評價這首詩:情感真切,文辭明暢。
皇帝賦詩已畢,群臣爭相奉和。左丞相李適之,右丞相李林甫等朝廷要員,以及李白等著名文人均有和詩,僅這次宴會流傳下來的應制詩就有近四十首。賀知章家鄉父老們也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將這些詩刻於石之上,希望永遠流傳。
賀知章受到唐玄宗如此禮遇,真是不勝榮耀。而李隆基以帝王之尊,如此愛護和關心詩人,在歷代帝王中也是比較少有的。
李隆基不僅尊重賀知章、李白,而且對他的政敵上官婉兒的文才也大表愛憐之心,雖然他親自下令殺了上官婉兒,卻又釋出詔令,蒐集她的詩文,編訂成集。皇帝如此尊重詩人,詩道安得不昌?盛唐詩壇之所以空前繁榮,與這位皇帝詩人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