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視點】
體育非遺 魅力雋永
黃英進
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類重要表現形式。
萬人拔河
萬人拔河,是臨潭縣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舉辦的民俗體育活動,當地稱為扯繩。據《明太祖實錄》記載,1379年,沐英移兵洮州舊城,將士之中多為江淮人。沐英駐臨潭期間,在當地以“牽鉤”(即拔河)為軍中游戲,用以增強將士體力。後來明朝實行屯田戍邊,許多人落戶於洮州,扯繩之俗遂由軍中轉入民間,這就是“牽鉤”在臨潭縣城一直留傳下來的歷史淵源。
後來群眾把扯繩作為“以佔年歲豐歉”(《洮州廳志》)的象徵,反映了各族群眾渴望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民族團結,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據《洮州廳志》載:“其俗在西門外,以大麻繩挽作二股,長數十丈,另將小繩連掛於大繩之中,分上下兩股,兩鉤齊挽。少壯鹹牽繩首,極力扯之,老弱旁觀,鼓譟聲可撼嶽,為上古牽鉤之遺俗。”
傳統的萬人拔河活動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舉行,每晚舉行三局,共有九局。所用的繩子為兩根,每根繩子的繩頭上有一個大環,當地群眾把繩頭稱為“龍頭”,每次比賽的上午都要把繩子從倉庫裡拿出來,當地人把這個環節稱為“請龍頭”。
比賽快要開始時,人們會把一根繩子的繩頭穿入另一根繩子的繩頭,然後用一根木楔子穿入到繩頭中把繩頭相互連線起來。負責專門連線兩處繩頭的人稱為“連手”,一般都由年輕人擔任。雙方各有四個連手,負責連線繩頭的人叫作“頭連”,為了使更多的人參與到拔河比賽之中,人們在繩子的適當位置進行分岔,每條主繩共分了三次岔,每一處都有專門的人負責,他們統稱為“連手”。
當雙方的“頭連”將木楔子插入龍頭中把兩個龍頭相互串在一起時,隨著一聲炮響,上片和下片的群眾開始進行角逐。每晚採取三局兩勝制,經過緊張激烈的比賽後,連手會把木楔子去掉,取勝的一方會把自己的繩頭紮上紅綢布高高舉起以示勝利。
隨著臨潭萬人拔河活動的大規模開展與宣傳,萬人拔河給人們帶來的體育意識與文化彌足珍貴。
2006年9月,“萬人扯繩”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纏海鞭杆
舊時以農牧為主的蘭州羊倌很多,放羊人在放羊時都會拿著一個帶鞭梢的短杆用來趕羊及防身,放羊人中也有尚武之人,這些人在放羊時拿著短杆開始練習,並融合了槍棍刀劍鞭等一些招式,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鞭杆這個武術套路。
纏海:“纏”指在攻防上側重於上肢及頭部;“海”一指腦海,二指內容豐富。
纏海鞭杆集眾家所長,其風格獨特、結構嚴謹、內容充實、動作細膩、勁力飽滿,鞭法奇特、把法奧妙、氣勢迅猛、縱橫交織、快如閃電,演練時似蛟龍纏身,其魅力無窮。尤以鞭杆見長,苦心孤詣探求鞭杆的變化規律。
鞭杆長度為三尺五,所以蘭州人又將它叫作“三尺五的尕棒子”。鞭杆是我國短棍的一種,在甘肅習練者眾多,是罕見的一種器械。它的手法激進巧妙,特別是它短小精悍,潑辣,迅猛。單雙手並用,雙頭並使,更在棍術中獨樹一幟。鞭杆套路技法靈活,變化多端,結構精巧。在競技上攻防清楚,兼槍帶棍,另外也有雙人對練的排子功和單人練習的抽拉棍。
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山西人王天鵬與師弟甘肅人羅文源創編了鞭杆技法“五陰”“七手”“十三法”,充實了傳統的“纏海鞭杆”套路。王天鵬練棍和鞭杆,注重氣勢,風格潑辣,打法簡明,而羅文源則注重風韻,特點是細密精巧,變化多端。
現今流傳的纏海鞭杆,在王天鵬、羅文源創立的鞭杆套路之外,為了普及和參加比賽,根據鞭杆的主要技法並吸取其他鞭杆套路的精華,又創編出四路《纏海鞭杆》。
2017年10月,纏海鞭杆被列入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硬獅子舞
舞獅是我國一種廣泛流傳的民間活動,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由於各地歷史、民俗不同,不同地方的舞獅,其道具和表演方式各有不同。硬獅子舞是永登一帶流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之一,其流傳年代久遠,卻一直保留著原初形象,被稱為“獅子舞的活態藝術”。
“十斤獅子九斤頭”,永登硬獅子頭腦門寬且隆起,天庭飽滿,下頜裂開。眼窩深,眼球鼓,鼻根深陷,張嘴時似笑非笑,極具憨態,毛髮呈捲曲狀。硬獅子體態高大,身軀為木條做成的硬架子,外層鋪上氈麻染上色,形象高大、威猛,體現了威武、悍烈、兇猛、強健等內在氣質。引獅人頭戴紅帽,上有犀牛角狀物矗立,掛紅髯,著胡服,腳穿燈籠鞋,手拿繡球。引獅人揮舞著繡球,一會藏在身左,一會藏在身右,將獅子引誘做出各種尋找、搶奪繡球的動作,引獅人在引逗中又有一定的表演形式。
硬獅子一般由兩人舞動,舞頭人都是身體強健,靈巧、會耍武術的人扮演,一招一式都把獅子的形象表現得酣暢淋漓。硬獅子形體高大,有相當重量,是展示社火隊技巧、實力的標誌,因此各社火隊都要挑選功夫高的人引舞獅子,以提升自己的威風。
硬獅子舞的傳承方式為口傳心授,從藝人員都是當地農民。永登硬獅子舞傳承人馮德培,繼承父輩舞獅技藝,不僅在舞獅表演方面技藝高超,而且是製作硬獅子頭的高手。2011年3月,硬獅子舞被列入第三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蔡家拳
蔡家拳是甘肅省秦安縣興國鎮孫蔡村以蔡族世代相傳、流傳至今的拳種。清康熙年間,蔡家拳始祖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習拳術數十年,又經四方遊學,博眾家之長,返回故里授徒傳藝,將其所學傳於蔡氏族人。自此孫蔡村蔡氏世代堅持練武,流傳至今的拳種、武術套路、長短輕重器械達72種。
秦安蔡家拳主要有拳術、棍術、槍術、刀術、長兵器、短兵器等六大類,以太極八卦掌、太極神棍、太極春秋刀、十三板槍為精華套路。在拳術類中,有少林童子拳、太極八卦掌、太極拳、燕青拳、鷹拳、打虎拳等20種;棍術類中,有盤龍棍、琵琶棍、六合棍、八虎棍等太極神棍20套、172棍法;槍術類中,有梅花槍、岳飛紅纓槍、徐寧鉤鐮槍等11種;刀術類中,有春秋大刀、青龍偃月刀等5種;劍術類中,有盤龍劍、青龍劍、武當劍等3種。
長兵器類中,有方天畫戟、宣華斧、狼牙棒、禪杖、盤龍鏟等7種;在雙兵器類中,有金裝鐧、蛟龍雙鞭、龍鳳劍等4種;短軟器械類中,有黑虎鞭、白虎鞭、三節棍、九節鞭、流星錘等5種。專家們認為:秦安蔡家拳攻防兼備,剛柔相濟,而且其套路之系統、兵器之齊全、技擊性之強在省內獨樹一幟。
棍是百藝魁首,蔡家拳中的太極神棍棍法兇猛,陰陽變換,出招迅速,凌厲潑辣,是蔡家拳中秘不外傳的精華之一。172路太極神棍講究的就是手法、步法、身法均呈圓形,步罡踏斗,以腰為軸,棍隨身變,身隨步移,棍棍生風,力貫全身。
蔡家拳至今已傳承十三代,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為了弘揚中華武術,蔡家武術傳人蔡仙、蔡錫明和蔡氏近代掌門人蔡金鐘等人,與市、縣武術協會配合,挖掘整理出了太極八卦掌和太極神棍兩套武術拳種。
2017年10月,蔡家拳被列入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鍋莊舞
在甘肅,鍋莊舞主要分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鍋莊舞動作大多來源於高山牧區,舞蹈動作往往以雄健、奔放、敏捷、豪壯的氣勢節奏而著稱,有牧民擠奶的動作、有夯土壘牆的動作、有放牧瞭望的動作、有打獵奔跑的動作等,規範起來後,有“前後甩手”“單手統袖”“雙手繞花”等動作。甘南鍋莊舞的特點在於隊形多變,腳步的踏、踩組合,舞步穩沉柔韌,舞者自身動作豐富,形成強烈對比和獨特的視覺觀感。
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覆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慢變快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鍋莊舞有古舊鍋莊舞和新鍋莊舞之分。新鍋莊舞的歌詞內容、舞姿都比較靈活,是青年人喜愛的歌舞。
每逢節日、慶典、婚嫁喜慶之際,男女在廣場或庭院各站一邊,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歌聲嘹亮,穿透力強。舞蹈者做“甩手顫踏步”,沿圈走動。當歌詞唱完一個段落,眾人齊聲呼和,隨之加快速度,甩開雙臂側身擰腰大搓步跳起,揮動雙袖載歌載舞,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具有體育運動的健美、明快、活潑等特點。
鍋莊舞是一種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是一種科學的體育手段。由於鍋莊舞的節奏有差異,對此舞者也要做相應的調整。鍋莊舞如果跳得恰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人體的心肺功能,提升舞者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耐力素質。整套動作對於人體的身體健康十分有利,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體育鍛煉方式。
2006年9月,甘南鍋莊舞被列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右下圖:鍋莊舞 後俊 攝)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馬上體育娛樂專案,多在婚禮、節日等喜慶之時舉行。這項體育專案在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廣泛開展。
據說很早以前,兩個部落頭人結成兒女親家。在姑娘過門的那天,姑娘的父親為了誇耀自己的馬和女兒的騎術,便說:“我的姑娘騎馬向你們接親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小夥子追上了我的姑娘,那麼今天就過門,否則改日再談。”接親的小夥子迎親心切,答應挑戰。兩個青年人立即翻身上馬,姑娘在前策馬奔跑,小夥子在後緊緊追趕。當他追上姑娘並繞到前面時,姑娘提出讓小夥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從後面追,這樣由追姑娘變成了姑娘追。後來,此活動相沿成習,成為哈薩克族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一種方式。
“姑娘追”是在空曠、平坦的草甸上舉行,圍觀的群眾站在賽道兩側。參加“姑娘追”的青年男女要騎馬並轡從一頭徐徐走向二三百米的另一頭,在上馬之前,兩匹馬之中,由女方任選一匹。兩人在騎馬行進中,可以交談逗樂;如果小夥子對姑娘有好感,這時則可以大膽地吐露真情,而姑娘往往不做明確的表態,過一會兒在騎馬追趕時,便知分曉了。
到了規定的起跑線時,小夥子先跑,姑娘立即從後面追趕,這時人們歡呼、吹口哨、喊加油,人聲鼎沸。如果姑娘看上那小夥子,即便是追上了也只是用鞭子在頭上晃一晃;反之,則要用鞭子在身上抽打,小夥子只得抱頭逃竄,不得有反抗行為。
這種遊戲可以連續持續幾個小時,小夥子可以輪流邀請姑娘們參加遊戲。“姑娘追”多在夏季舉行,是牧民們經常舉行的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姑娘追”已不限於未婚的青年男女參加,已婚的青年人和成年人都可以參加,並漸漸發展成為一項饒有風趣的群眾性民族傳統體育活動。
2011年3月,“姑娘追”被列入第三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叼羊 上圖:姑娘追 馬曉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