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與其他武術及西洋運動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有程式,有系統的訓練發勁,使一個武術的門外漢,經由訓練,激發潛能,將全身之力量,集中於一點,予敵人致命之打擊,以下僅以個人之心得,談談國術之發勁,還望武林先進們不吝指正。
首先以螳螂拳之四六發勁(八極拳之拗步捶、陳家太極之演手捶、楊家太極之搬攔捶均與此類似。)為例,說明發勁之方法。
身體下蹲成四六步(或稱非弓非馬步,半弓半馬步),左臂彎曲前伸,掌心向下,右手握拳,拳心朝上,置於腰際,目視前方,此為預備式,即拳術中所謂的蓄勁。此時需頭正頸直,沉肩墜肘,涵胸拔背,氣沉丹田,全身放鬆不著力,並且做到頭、手、足三尖對照(注一)的要求。
腰身由側轉正,後腿用力後蹬,同時右拳自腰際帶勁送出,左手順勢拉回腰際,此為發勁。注意此時之扭腰、蹬腿、發拳需配合一致,一動全動,一到則三尖俱到(注二)。即頭、手、腿及全身部位之動作,一齊到達定點。
「懈又懈來松又松,吾氣未動似病翁;忽然一聲春雷動,千軍萬馬把陣衝。」(注三)此為清初名拳師萇乃周所作之歌訣,前兩句描寫蓄勁,須全身放鬆,不可緊張,猶如病翁一般,此時集中精神,全神貫注,有如百米健將於起跑點蓄勢待發。後兩句即「一動全動」,形容發勁時全身各部位就像訓練有素的軍隊,號角一響,千軍萬馬一起衝鋒陷陣。在拳法中,就如前面所描述的四六發勁一般,扭腰、蹬腿及出拳同時動作、同時到達,自然產生相加相乘的效果。
前段之千軍萬馬把陣衝,細分之,仍有其先後順序。心猶如一軍之統帥,乃發號施令者,神經就像傳令兵,擔任傳達的角色,身體各部位為作戰部隊,有些要擔任防禦的工作,有些是攻擊的部隊,各師其職,協同作戰,一起達成任務。再細分之,身體各部位仍有先後順序。「頭為諸體之會,領一身之氣,頭不合,則一身之氣不入矣!」(注四)意欲何往,頭必先轉,腰隨之,手足再隨之,一式之運作乃成。太極拳歌訣雲:「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注五)萇氏武技全書也說:「每一式之操作收發,心先,命門為次,頭又次之,手足則次之又次之。」(注六)皆在說明此一觀念。
人生具蠻力,以應求生所需,然力與功夫之勁不同,依陳炎林之論勁:「力由於骨,陷於肩背,而不能發;勁由於筋,能發,且達於四肢。力為有形,勁為無形。力方而勁圓,力澀而勁暢,力遲而勁速,力散而勁聚,力浮而勁沉,力鈍而勁銳,此力與勁不同也。」(注七)綜言之,勁乃將全身各部位所具有而分散之力,經由武術的鍛鍊與整理,於適當時間,集中於一點,予敵重擊。身體的各部位就如千軍萬馬一般,若受過正統武術訓練,那就如一支紀律嚴明,團結一致的鋼鐵勁旅,無堅不摧;不然,便如烏合之眾,無法集中力量,甚而互相牽制,無法發揮應有之力量。
初練拳時,先要使筋骨松活,此時打拳需大開大闔,步法、手法分明,不可含糊帶過。待手足協調,套路熟練,再嘗試髮長勁(或稱明勁、陽勁),練長勁時須依發勁要領,全身動作一致且要三尖對照及三尖俱到;長勁順暢、雄渾後,方可練習短勁(或稱寸勁、暗勁),顧名思義,短勁便是在短距離內發出勁道,不但全身協調性要好,且需短時間內全身一齊運作,並集中於一點。這不但須經千錘百煉,更需明師益友適時指正,不然,極易因用力不當或呼吸不順,導致運動傷害,甚而傷及臟腑,不可不慎,這也是習武者不可躐等躁進原因之一。
俗謂國術為功夫,就是說明需要時間的累積,武術成就絕非一蹴可及,必日積月累,勇猛精進,方可有成。而勁道之訓練尤其如此,不但要下苦功,更須時時省視,用心思考,切勿盲修瞎練,浪費時間和體力。另外尚需良師益友配合,則國術道上不孤單。希望國術這項傳統國粹,不致在我們這一代凐沒,並予以發揚光大。
注一:萇氏武技全書,卷二,三尖照論。
注二:萇氏武技全書,卷二,三尖到論。
注三:萇氏武技全書,卷三,捷快用法。
注四:萇氏武技全書,卷二,三尖為氣之綱領論。
注五:武禹襄著,十三勢行功心解。
注六:萇氏武技全書,卷三,煉氣訣。
注七:太極拳劍刀杆合編,卷二,論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