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瑜伽之路有兩大類瑜伽練習者。一類屬於‘佛系’;一類屬於‘挑戰系’;前者專注於基礎的練習,他們把所有精力放在‘將基礎的體式做到精湛’,進階的道路上需要慢慢來,後者專注於挑戰自我,他們更多關注於把有難度的體式拿下,努力做到高階級別。
不知道以上所述,正在閱讀的你是否熟悉?我是十分熟悉的,而且,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佛系’的一族,直到有一天,我刷到一位瑜伽老師的照片,照片裡是老師頭肘倒立的美圖,看到這位老師的照片後,我的腦海裡不自覺地串出一句話:“這有啥?我也會啊!”就在那一瞬間,我的意識蹦了出來:“Apple,又抓到你的‘小我’了!”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小我’在瑜伽中的角色吧。‘小我’的出現有很多形式,和別人攀比就是其中一種,有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去和別人攀比進步的程度,有時候,也會去和別人攀比自己擁有的物質積累,總之,透過比較,說服自己擁有更多,從而讓自己感覺良好。通常,‘小我’與完美主義是並肩而行的,如果讓‘小我’影響我們的決定,有時真的會得不償失。
如果你也看過《瑜伽經》,一定也對瑜伽八支有所瞭解。我認為‘小我’是我們瑜伽人需要用畢生精力去修行的,在制戒(yama)裡的真相(satya)和不貪婪(aparigraha),都是在給我們提示,需要我們不斷地與‘小我’攜手,與真我同行。
但在實踐中,這並不容易做到,甚至,從某種角度看,這似乎是一個悖論:瑜伽修行者們在追求真我的同時,又在渴望採取行動來擺脫真我,因為‘小我’從來就是真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斷地想辦法去擺脫或壓制‘小我’的出現,那麼,我們所說的真我就是不完整的。
而事實上,‘小我’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它有著重要的作用。瑜伽經文對‘自我’的解釋有著獨特的含義,它認為自我的任務之一是保持我們作為個體的邊界。在梵語中,自我的單詞是ahamkara,意思是‘我的創造者’。自我在眾多的感覺中是有所區分的,它是將某個特定的經歷去歸屬於‘我’的能量束。正因為有了這個能量束,我們才會有付諸行動去取得進步提升自己的動力。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瑜伽經》裡的制戒會包含在真相與不貪婪兩方面去修行,我想,這裡的‘修行’應該不是完全地擺脫掉‘小我’,而是找到一種方式與其並存。
在我看來,有關‘小我’的主要問題是,它會擴充套件它的影響力。例如,在‘小我’的驅動下,我們會抓住一些不好的經歷記憶,使其形成一個負面迴圈的思維模式,讓痛苦的記憶紮根在體內,成為我們身體和大腦向積極面去發展的道路上的障礙。‘小我’的缺點的本質來自於“錯誤的自我識別”。
對抗錯誤的自我識別,應對‘小我’
我的一個朋友在地產中介做銷售,她告訴過我,在她們辦公室競爭很激烈,她感覺每天上班都是一種搏鬥,而她總是輸在這場搏鬥之中。她的同事常常搶走她的客戶,還在上司面前說她的壞話,每天她都感到很洩氣,同時,她的自我定位是一個有耐心的好姑娘,在內心深處,她覺得自己不應該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感到洩氣。在她為此生氣的時候,她認為她的同事們懶惰且貪婪,這在我看來,似乎她將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去不斷評判。
在這位朋友與我分享這些的時候,我在想,似乎他們所有人都很符合“錯誤自我識別”的特點。《瑜伽經》裡提到,影響我們迴歸真我的有來自諸多方面的障礙,false perception (妄見)就是其中一個,我們從外界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保持警覺意識到這一點,對我們每個人做真實的自己很有幫助。我覺得,我的這位朋友,包括我們所有人,如果能夠與我們自己看重的一切保持一點距離,或許都會更快樂一些。
自我帶給我們負面思維模式的一部分,這在瑜伽的經文裡也有提及,它有一個專門的梵文名詞,叫做asmita,asmita是一個小妖靈的代詞,它抓住每一個想法、觀點和感受以及行為,將其與‘我’這個概念聯絡起來,使我們有了“別人在針對‘我’”或者“‘我’很了不起”之類的想法。
‘小我’的分解: 擴充套件自我意識
正是這種認同我們對自己和外界想法與感覺的傾向,造成了‘小我’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方式去跨越想法和情緒,就不會感覺受到侮辱,就能夠找到方式撫平受傷的心,也不會擔心自己是否足夠聰明、足夠值得或足夠好。
對於這種傾向,最好的解藥之一是透過修行來練習擴大我們的自我意識,瑜伽的冥想練習就是其一。這也為什麼冥想是瑜伽文化中如此重要的部分,它是我們在更高一層面練習瑜伽的方式。
當我們透過強大的自我意識有能力去攜手‘小我’,就能使‘我’以健康的方式呈現,這個‘小我’能夠為‘我’創造必要的與外界的界限,並保持我們作為個體的功能。一個健康的自我不會把自己的身份與每天的微小得失聯絡起來。在自我意識的帶領下,我們不會為自己設限,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能站在一個更高的格局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