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一個依託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在2018年爆發式突破的零售新物種,以低成本獲客模式引來無數企業的效仿和簇擁,一時間烽火燎原。不經意間,社交電商市場早已達萬億元的規模。
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近日聯合釋出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中提出,要推動社交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儘管現在很多社交電商平臺日子並不好過,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說到社交電商,總會被拿來與直銷做比較。作為一新一舊,社交電商和直銷一直以來都有模式上的底層共通點,但發展卻又完全不同。有人認為,它們兩者就像正負兩級,社交電商發展越快,直銷受到的衝擊可能就越大。但從社交電商的發展歷程當中,還是會給直銷留有一些發展啟示。
01社交電商與直銷的區別
直銷體制本就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建立起來的,這個隱含的元素則是“社交”,而網際網路恰恰可以強化該元素,這就是社交電商和直銷之間的相似之處,透過同樣裂變的方式展開作業。但他們在實際運用上又產生了不同的效果,那這樣的區別從何而來呢?
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胡遠江認為:
第一,從作業形態上看,社交電商更注重於打造線上的傳播資訊平臺,包括與支付平臺為主體組成的閉環模式,再以線下為輔。但直銷更注重透過線下的口碑傳播、作業流程等等來完成的以線下為主體的營銷的閉環。
第二,社交電商更注重C端顧客的抓取,比如透過親民化的價格體系、快速功效性和體驗性的產品、透過小額的購買行為等等直接去擁抱C端群體。直銷會更加註重於b端,b端經營者需要有良好的收益、經營事業發展的空間,包括基本技巧的提升、教育培訓等等。
第三,社交電商平臺基本以產品為核心,它們基本沒有重資產,而是透過跨境電商等訂單的方式,靈活多樣的獲取差異化,所以更能夠直擊人心。而直銷平臺就是重資產居多,所以它是以產業為核心,透過整個產業鏈的滲透建設和打造來展開直銷行為,所以當直銷選擇一個產業以後,尤其是做了大量投入以後,就必須沿著這個產品去做營銷,所以直銷會更穩定,也更加持久。
第四,社交電商更注重廣度,而直銷更注重深度。社交電商從資訊的釋出的設計推廣到最後的推廣,它的目標性更強,更注重快速成交,講究的是廣度而不是深度。而直銷實際上更注重深度,它在終端顧客獲取以後,透過持續不斷的服務以及與客戶的粘性建設,從而來持續的為客戶提供產品。
第五,社交電商的消費者創業的屬性更強。它在消費型創業裡面幾乎沒有門檻,創業開放度更強,讓創業變得更加簡潔,同時在收益分配的計劃上也比較簡單。而直銷屬於事業型創業,可能很多直銷的從業人員從一介入開始,就會把它當成一個事業來做,投入學習的更多,也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訓。所以社交電商與直銷的創業屬性也不相同。
02直銷創新的根本在於 把弱關係轉化為強關係
雖然如今的社交電商沒有前兩年那樣風光,但勝出必有所長,社交電商的快速崛起以及這種模式本身所擁有的優勢,還是能為直銷的發展提供很多借鑑意義。
在《直銷易經》作者、行業專家易園翔看來,不管是社交電商還是也曾大火的微商、其他一些新興商業模式,其底層邏輯也都是直銷的底層邏輯。不過,很多社交電商平臺缺乏風險防範意識,也沒有健全的外事機構,而且也不像直銷擁有專門的法規。所以,社交電商往往受到的監管更加嚴厲,相關部門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大對社交電商的整治力度。那些缺乏完備機制的平臺,在這種強壓和風險之下,只得選擇跑路。這是社交電商相較直銷而言的一個劣勢。
相較直銷,社交電商的優勢在於它擅長把弱關係轉化為強關係,進而轉化為客戶。直銷擅長把強化系轉化為客戶,再轉化為一起合作的市場經營夥伴。事實證明,弱關係同樣可以透過轉化來促進消費,而且這樣的目標群體更加廣泛。
所以,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80、90後也逐漸成為消費、創業主體,直銷要想在當今社會中更具競爭力、時代感,就必須學會如何把弱關係轉化為強關係。易園翔認為,這也是如今直銷創新的根本所在。那麼,如何做呢?易園翔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勇於嘗試。首先是意識形態要發生變化,要嘗試去接納新事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創新其實是一種試錯,一方面需要創新的勇氣,另一方面又怕成為盲目創新的炮灰,但是不要因為害怕出現錯誤就完全否認,又回頭走原來的老路,這樣是不可取的。要嘗試,向別人學習,吸取經驗,但也不要百分之百完全照搬,經驗可以借鑑但是經驗不可以模仿,因為完全模仿別人的經驗未必會適合你,要總結,也要有跌倒了再爬起來的決心。
第二,調整運作方式,向數智化轉型。我們要根據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來調整消費方式。年輕人更喜歡線上作業,我們就儘量把消費產品放到線上。更多增加線上的展示、體驗。尤其是疫情後,線下活動逐漸減少,所以線上組織的會議、形式要多種多樣,比如藉助當下很受關注的直播工具來做效果可能會更好。
第三,在產品方面也要以多種形式呈現,做品牌化建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習慣、心態來制定產品的形態走向。同時也要淡化拉人發展的模式,制定多元化的作業方式,讓社交屬性最大化,更加靠攏年輕人的思維。
不論任何方面,創新一是快,二是微。快速創新快速迭代,讓競爭對手追不上。二是微小的創新也是創新,換個顏色,換個造型也是創新。只要是在解決顧客痛點,滿足需求都是創新。所以,創新並不難,難就難在不去實踐,不改變思想。只要心中有所想,那就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