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知名職場網站調查顯示,
在一線城市的職場人擁有自住產權房的比例只有50%。
在二線,三線城市工作的職場人擁有自住產權房的比例達到60%。
在四線及縣城工作的職場人,自住產權房的擁有率達到80%。
這份調查說明目前大部分在縣城有穩定工作的人,都供得起目前縣城房價的房貸。
房住不炒在縣城得到了事實上的落地。
但很多自媒體號卻說,購買了縣城的房子一定會後悔,真的是這樣嗎?
職上職下認為:
把房子買在哪裡,根本就不是城市的量級決定的,是個人的工作和資金兩個要素決定的。
(1)如果一個人在一二線城市上班,還把房子買在小縣城或者地級市,那隻能是兩種情況,第一種,在小地方投資,第二種,腦殼打鐵。
(2)如果一個在小縣城工作的人,在一二線城市買房,其實很正常。畢竟大城市的房產具有投資價值,而且,自己將來的子女在大城市去上學讀書也有一個落腳點,這叫提前佈局下一代的發展方向。
(3)如果一個人只有幾十萬的存款,在工作的小縣城有居住剛需,肯定是直接購買小縣城的剛需房更符合實際,生活質量也更高。
(4)如果一個人只有幾十萬的存款,在工作的小縣城居住剛需都沒有解決,還在小縣城租房住,卻要用幾十萬存款作首付,在大城市購買一個房子閒置著,每月揹負上萬的房貸,不僅現有的生活質量沒有改善而且比原來的生活質量更差,這就叫捨本逐末了,這種也屬於腦殼打了鐵。
(5)如果一個人手裡有上千萬的現金,他既可以在大城市買房,也可以投資小縣城的濱江房,商圈商鋪等優質資源,一點不奇怪。
在小縣城買房,至少有三種房子不會買了一定不會後悔。
第一種:在靠近大城市的小縣城購買不會後悔
道理很簡單,未來城市圈,泛城市群的概念,一定是繼續做大核心城市的基礎上,分散發展若干的衛星城。以核心城市為引擎,輻射半徑500—800公里的廣大範圍。很多大城市都在提城市圈,兩小時經濟圈等概念,事實上,就是把很多大城市之間的小縣城納入了發展範圍。
因此,靠近大城市的小縣城,地級市等,未來一定是人口集聚之地,只要人口集聚,一定是支撐房價上漲的,無論是賣還是租,都有市場。
第二種:在任何縣城的核心區和高規格新區買房不會後悔
國家的城市化還遠沒有結束。現在的泛義城鎮化在60%左右,到2035年,城鎮化要達到75%以上。
按照我們龐大的人口基數計算,未來15年,至少還有2—3億農村人要遷居到城鎮。
現在,進入一線,新一線,二線三個城市圈層的門檻越來越高,已經不是一般普通百姓能夠考慮的遷居地了。
留給廣大農村普通百姓的最佳城鎮化去處,也是最現實的去處,其實就是縣城。
農村人遷居進縣城有三個優勢:
(1)縣城離自己的老家近,老家有農業產業的,有經營專案的,進入縣城居住後,仍然可以繼續經營。
(2)縣城的房價最多隻有大城市的五分之一,大大降低農村人進城安居的成本,只要努力,實現的難度不太大。而大城市的房價,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幾代人的努力也不一定夠得著的問題。
(3)縣城是熟人社會,三親六戚都遷居到縣城後,農村人情生態整體向縣城遷移,讓人心理上,情感上更為親近,舒適。
因此,在現在的縣城老城區核心地段和高規格規劃的新區買房,將來一定不會後悔,後進場的,只能承擔更高的成本。
中國縣城,房價的天花板在未來15年,依然有可能達到萬元以上的水平。今天大部分縣城的房價還在3000—6000左右徘徊,提前15年入場,將節約一半的成本。
第三種:在縣城工作的人購買縣城的剛需或者改善型剛需不會後悔
房子是拿來住的。
你既然工作已經在縣城了,你不在縣城買房你住哪兒呢?
因此,在縣城購買剛需房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安居樂業,是必須的,談不上後悔。
另外,在縣城已經有小房子,現在需要生育二胎,必須換個三房或者四房,否則,太過擁擠,趁著縣城的普遍房價還在幾千塊的水平,趕緊入手改善型剛需,談何後悔呢?
無論未來縣城的房價是漲是跌,對剛需和改善剛需的影響都不大。
因為,對剛需族而言,你既不可能因為縣城的房價暴漲而賣掉自己住的房子,也不可能因為縣城房價暴跌而想不通跳樓吧!
其實,在縣城這個層級,才真正體現出“房住不炒”的核心要旨。
稍微大點的地方,房子總是帶有些資產的屬性,一旦帶有資產的屬性,必然有人會去炒,必然有人當接盤俠,必然有人會被割韭菜!
——————————————————
當然,在小縣城買房,肯定有一部分人買了後將來真的會後悔。
到底小縣城的哪些房子不能買呢?大概有四種房子不能買。(投資需謹慎,觀點僅供參考)
第一種後悔房:已經在縣城有幾套房,還要去買房,將來一定會後悔
已經在縣城有兩套以上的房產,還要在縣城買房作為投資的,30年後一定會後悔。
因為,30年後,人口總量銳降,新生人口銳減,縣城的二手房,不會有人接盤了。
而且,今天買的縣城的房子,30年後房齡已經很老了,按照縣城小區的物業水平,30年的老房子基本上破舊不堪了,別說賣,就算送給人住,還看人願不願意。
第二種後悔房:工作沒在縣城,卻還在縣城買房置業的,將來一定會後悔
很多年輕人在外打工,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想著回老家買個房,將來老了,打工打不動了,回老家縣城居住。
誠然,這個想法是挺好的。
並且,按照現在的房市來看,每年冬天的返鄉置業人群,撐起了縣城房地產的半壁江山。
但我要說的是,外出打工族,儘快斷了這個念頭吧,將來會後悔的。
(1)能在現在的縣城買房的打工者,至少手裡有20萬以上的現金,同時,還有不低於5000的月收入。其實,有這個經濟底子,完全可以在你打工的城市郊區按揭一套小房子。你現在下手的地方是城市郊區,未來20年,它有望成為新的城市中心。
即便20年後,郊區依然是郊區,但是軌道交通,快捷公交等肯定會覆蓋過去。
(2)與其在縣城買個房子,每月的按揭其實供著一棟毫無使用價值的空房子,另一方面,在你打工的城市,你卻居無定所,四處租房漂泊,幾十年下來,租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邊是按揭的壓力,一邊是租房的壓力,農民工掙的錢本來就不多,可想而知,生活質量會被按揭和租金壓榨成何等慘狀。
(3)當你30歲時,在縣城供了一棟房子,當你50歲的時候,你縣城的按揭終於供完了,你打工也打不動了,準備返鄉養老了,卻發現,你這一輩,就在縣城留下了一個房子,而且這個房子還是個有了20年房齡,已經有點破舊的老房子,這個房子,想賣了養老,已經賣不出去了。想留著自主,已經有點舊了。難道不悵然涕下,悲從心來嗎?
第三種後悔房:沒有剛需卻買縣城的超大面積房,一定會後悔
大城市核心地段的大平層,江景房,大洋房,別墅,永遠具有投資價值。因為,大城市不斷有新的財富人群湧入,一直有新增人口接盤。
縣城不一樣啊。
縣城即便是核心區的大平層,未來30年出手也難。
但是,在縣城買大房子(面積在190平方以上),初始成本不低啊。
如果不是家裡人口多,必須要大房子的,真沒必要在小縣城買大房子。
第一,越大的房子,成本越高,負債越高。
第二,越大的房子,總價越高,在縣城的接盤俠越少。
第三,越大的房子,物業成本,維護成本越高,除了寬敞一點外,真沒有其他優點
第四,越大的房子,你將來住膩味了,想置換新房的時候,脫手難度越大,畢竟縣城的人口體量和經濟體量都在那兒擺著呢。
第四種後悔房:趕時髦去買高鐵新區,文教新區等概念房的將來一定會後悔
未來20年,高鐵,普鐵,高速覆蓋所有的縣城是大機率事件。
現在已經有很多縣城在炒作高鐵新城等概念。
其實,縣城的非剛需族一定不要被矇眼去搶所謂的新區新房投資。
非剛需上面已經論述過了,無論在哪裡買,不會後悔。
但是非剛需為了去蹭熱點,蹭概念的,最好別在所謂高鐵新城投資。
原因很簡單:
高鐵是人口的通路。它是將縣城人口迅速地向大城市間輸送,而不是把大城市的人往縣城輸送。
因此,高鐵只是給縣城人出行帶來便利,很難給縣城的經濟發展帶來實質性拉動。
既然高鐵對經濟沒有拉動,對人口聚集作用不大,那所謂的高鐵新城無外乎就是一個局,請君入甕而已。
一旦入席,將來脫單肯定很難,不後悔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