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經過中國人民的浴血奮戰,歷經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取得了全面勝利。在日寇的野蠻侵略和慘無人道的各種迫害下,中國人民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幸好,無數仁人志士,無數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勝利因素,就是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組成了抗日統一戰線。無數官兵將士,為了保家衛國,不管部隊的番號是什麼,彼此配合,同仇敵愾。
中國共產黨的各方面政策和對日寇的英勇作戰,也激起了很多國民黨士兵的愛國情懷,同時,也更加深入地瞭解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部隊紀律。國共雙方的很多將領也在戰鬥中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解放戰爭時期,許多國民黨將領,就已經看破了蔣介石的虛偽,也看透了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同時,也非常珍惜這付出慘重代價換來的國內和平。
傅作義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國民黨高階將領。在平津戰役期間,他深明大義,發動起義,保護了北京這座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也避免了雙方無謂的傷亡。
跟隨他起義的四位軍長,也同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厚待,最終善始善終。
傅作義
平津戰役爆發,五十萬大軍何去何從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卻一面假裝和平談判,另一面又積極備戰,內戰一觸即發。
在假意“和平談判”的“掩護”下,蔣介石在“明目張膽”地調兵遣將,最終雖然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和《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議》,但此時,國共雙方的兵力部署,已經在全國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情形。並且在很多地方,已經發生了衝突。
終於,在意料之中,蔣介石還是不顧一切地撕破了面具,打破了短暫的和平局面,國民黨向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發動了軍事行動。
此時,我黨的軍隊,已經完成了整編,不只有六十餘萬野戰軍,還有六十餘萬地方軍,還有兩百餘萬民兵,這為我黨的軍隊從游擊戰轉向運動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7年,中國解放軍由戰略防禦正式轉為進攻,緊接著,氣勢恢宏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先後展開。
蔣介石(左)傅作義(右)
最先開始的,是遼瀋戰役,在東北野戰軍的攻勢下,東北全境得以解放。而隨後,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在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配合下,面對兵力佔優的敵方,仍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大規模消滅了國民黨的有生力量。
此時,華北“剿總”傅作義,固守天津、北平。當時蔣介石想要讓傅作義率軍南撤,但傅作義也不信任蔣介石,怕南撤之後,自己的嫡系部隊被蔣介石吞併。
同時,傅作義又要北向抵抗贏得遼瀋戰役的近八十萬東北野戰軍,南向防禦氣勢正盛的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和華北的其他解放軍,腹背受迫,左右為難,情形當算是非常危急了。
不過,不管蔣介石和傅作義是不是都各懷心思,他們最後卻達成一致,便是華北的國民黨固守平津,伺機而動。
他們認為,東北野戰軍剛剛結束遼瀋戰役,至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整修期,傅作義率部固守平津,可有自保的資本,同時,七八個軍的兵力,突圍也沒有問題。
遼瀋戰役
蔣介石,也希望傅作義能夠牽扯東北和華北的解放軍,一方面要部署長江防線,訓練新兵,另一方面,需要時間爭取美國的支援。
不過,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當然也明白蔣介石和傅作義的心思,更不會給其留有喘息的機會。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一方面積極與傅作義接觸,談判,另一方面,華北的解放軍緩攻太原,華東野戰軍暫緩攻擊杜聿明部,以達到迷惑敵軍的目的。
而東北野戰軍即刻結束休整,抄捷徑以最快的速度隱秘入關。雖然八十萬軍隊入關時沒有浩浩蕩蕩的氣勢,但是數八十萬軍隊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場景,給國民黨軍隊造成的恐懼,更加強烈。
1948年11月底,東北、華北的人民解放軍,正式發起了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
半個月時間,先遣軍便殲滅了五個師,擊潰了外圍的國民黨守軍,將國民黨主力包圍在了張家口、新保安地區。從後,進過一系列的兵力部署,華北的國民黨已經被解放軍分割包圍。1949年1月,解放軍猛攻天津,殲滅十幾萬敵軍,解放了華北第二大城市,天津。
此時,傅作義部雖然仍有二十五萬軍隊,但是已經孤守北平,陷入了絕境。數十萬大軍何去何從,是傅作義必須要仔細考量的事情。
傅作義
是審時度勢,也是民族大義
在平津戰役中,中國共產黨積極策反,蔣介石也給以高官厚祿,極力拉攏的華北“剿總”傅作義,可稱得上是國民黨中為數不多的名將。
傅作義自小學習成績優良,考入太原陸軍小學後,當時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和民主革命給他留下了深厚的印象。辛亥革命爆發後,傅作義便擔任了學生排排長,在太原響應起義,抵禦清兵。
之後,傅作義先後從北京清河鎮第一陸軍中學和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成績優異,有非常高的軍事素養。畢業之後,傅作義參加了閻錫山的晉軍,任少尉見習官。
此後,在動盪的軍閥混戰年代,傅作義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讓其一路晉升,涿州之戰,更是讓傅作義打出了名聲。
1931年,抗日戰爭爆發,傅作義與其他愛國將領一起發表通電,號召全國同舟共濟,共同抗敵。在長城抗戰的時候,傅作義率部英勇抗敵,痛擊敵寇。後來,傅作義更是不顧蔣介石的綏靖政策,在紅格爾圖和百靈廟大敗日軍。
涿州之戰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傅作義出任第二戰區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在忻口會戰中,傅作義重創日寇,在太原保衛戰中,更是在長官閻錫山有意儲存實力,友軍不出力的情況下,立下捨身報國的決心,率部死守太原,致使日寇死傷慘重,無力繼續南犯。
1940年,傅作義更是率部連續150余天,奇襲包頭,會戰綏西,收復五原,以五原大捷告終的抗戰勝績,大震人心,全國軍民計程車氣大受鼓舞。
在抗日戰爭時期,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有過親密的合作,也進行了非常積極的友好交流。在出任第二戰區北路軍總司令時,傅作義駐守晉西北柳林鎮,與陝北區的120師賀龍部隔河相望。雙方互相交換情報,建立聯防,共同抗日。
傅作義對周恩來總理非常信服,並多次拜會過毛澤東主席,對共產黨的主張非常贊成,更是對很多共產黨人的品格和才華讚賞有加,也與很多共產黨領導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毛主席更是贈送了他的政治書籍和抗戰論述的著作……
從先前的種種經歷來看,傅作義不僅軍事素質過硬,指揮才能出眾,與共產黨也早已經建立起密切的聯絡,更是抱有強烈的家國情懷,深明大義。
而且其至親和朋友,在其中,已經講明利害,對其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思想開導。這一切,都為最終和平解放北平,打下了基礎。
而且,就當時的情形來說,傅作義再做困獸之鬥,失敗的結局也並不能改變,只不過是徒增傷亡,在蔣介石眼中,依然是敗將,賺不到好的名聲,得不到任何好處。所以,最終傅作義的起義,是審時度勢,更是深明大義。
太原會戰
率部起義,予以厚待
1948年,全國的局勢已經明朗,三大戰役,已經讓國民黨只有一息尚存,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卻是節節勝利,氣勢恢宏。困守在北平的傅作義,要不就是率部突圍,二十餘萬部隊,死戰的話,當尚有一戰之力。另一個,便是,率部投誠,和平解放北平。
面對已經搖擺的傅作義,蔣介石許以高官厚祿,希望他能夠堅守北平城。但是,最終,傅作義,在左右權衡之下,仍選擇了起義。從客觀角度來說,這是當時形勢之下,做得最正確的選擇。
而中國共產黨當然也深覺其大義,並沒有因為其是降將,就另眼看待。給予了他和他的部將以優厚的待遇。解放後,傅作義入選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當選為國防委員副主席。
而且,出任水利部(後改為水利電力部)部長,長達22年之久,為新中國的水利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然,二十餘萬人的軍隊起義,並不能僅僅依靠司令員一個人,部隊中中高階將領的意見和作用,當然也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時,傅作義手下還有八個軍的兵力,其中,傅作義的起義,受到了四個軍的軍長的支援。分別是35軍軍長朱大純,101軍軍長李士林,104軍軍長安春山,還有92軍軍長黃翔。
當然,這些深明大義的軍長,也得到了平等的對待,或者接受了解放軍的改變,在各自崗位,繼續發揮能量,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5軍軍長朱大純,文化素養水平非常高,在接受改編之後,仍然在軍中擔任過相當長時間的軍長,建國後被授予大校軍銜,獲授二級解放勳章。後來,去了南京軍事學院,出任教職,為提高解放軍的軍事素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01軍軍長李士林,接受改編後任四野十三兵團副司令。李士林是促使傅作義起義,和平解放北平的功臣之一。建國後,擔任張家口政協參議以及張家口市水利局局長等職位。
104軍軍長安春山,不僅是在此次起義中做出了貢獻,也是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綏遠的功臣,建國後,安春山任綏遠軍政委員會委員,此後又出任交通局局長、林業局局長等重要職務,後又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等職位。
這三位軍長,本來就是傅作義的嫡系,響應起義也是情理之中。但是92軍軍長黃翔卻是蔣介石的嫡系,只是他的老上司,也是上一任軍長侯鏡如,雖然是國民黨軍中非常有資歷的老將,但實際上卻早就是中國共產黨隱秘戰線的戰士。
在他的勸說下,黃翔也很堅定地站在了傅作義的身旁,支援他起義。黃翔是黃埔大學的畢業生,軍事水平也很高,在建國之後擔任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員、中央水利部參事等職。
四位軍長,最終都是享受過了新中國的美好生活,最終病逝,善始善終。但是其他的四位軍長中有三位軍長,因為都是蔣介石的嫡系,最終拒絕起義,被傅作義派飛機送回到了南京。
黃埔軍校
還有31軍軍長廖康在最開始的時候積極響應起義,但是起義結束後,又自己跑到了香港,輾轉到了臺灣,不明就裡。
傅作義率軍起義,不僅避免了二十餘萬將士,做出無謂的犧牲,也避免瞭解放軍的進一步傷亡。同時,北平這座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遺留的古城,也避免了遭受炮火的損害,可謂是“大功”。
而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也找到了立足之地,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都沒有虧待他們,不僅繼續給予其相應的職位,更是給了他們發揮自己的才學、奉獻社會的機會。
風煙瀰漫的戰場,已經遠去,中國人民依然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團結在一起,締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我們不會忘記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更不會忘記,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所做出貢獻的所有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