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瞭解中國的視窗
在元、明、清三代,北京都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萬里長城、古運河也都以北京為北端。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給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北京皇家宮廷、園林、壇廟及宗教建築遍佈,文物古蹟薈萃,集中國文化之大成。宏偉的萬里長城和規模宏大的紫禁城是聞名世界的旅遊景點;頤和園、北海、香山等皇家園林的優美景緻和瑰麗建築令人流連忘返。北京的自然風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溫泉、湖泊不一而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現代建築如雨後春筍,古老的歷史羽館的視父風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北京成為世界瞭解中國的視窗。
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區中心,天安門廣場北。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佔地72萬平方米,呈端正的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周邊有高10米的城牆合圍,總長約3.4千米,四隅各有一座構築奇巧的角樓,聳立城上,宮城外環繞52米寬的護城河,構成森嚴的城堡。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的午門為正門,俗稱五鳳樓;北為神武門,正對景山;東西稱東華門和西華門,位置偏南。宮城內建築約15萬平方米,有宮殿70座,屋宇號稱有9999間半,主要建築自南而北端正地排列在一條貫通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配屬建築分別向東西兩側依次排列,全部建築群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區佔地約6萬平方米,以前三殿為中心,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又稱金鑾殿,金碧輝煌,殿內正中端放著象徵皇權的金漆雕龍寶座。中心建築是皇帝寢宮乾清宮、皇后正宮坤寧宮、居兩宮之間的交泰殿,合稱後三宮。乾清官兩側各有六組宮院,為嬪妃住所,稱東西六宮。每個院落均為前後殿、東西廡的標準格局,其中儲秀宮、翊坤宮、體元殿為典型的後宮寢室形式。後廷中軸線北端是御花園,古雅富麗,佈局緊湊,是宮廷古典園林的典範。1987年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香港建築師李允穌在其著作《華夏匠意)中是這樣評價故宮的:“在設計上,幾乎看不到有何人對它做過惡劣的批評。北京故宮,在設計上的成功並不僅限於它是一個15世紀時(1416 ~1420)的傑作(按時間上限還要早),它可以說是中國人歷代宮殿建築成果的一個總結。它的組織方法,構圖意念,絕對不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管在技術上,藝術上,它都是繼承了傳大的傳統而來的,同時在這一基礎上,它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在中國的宮殿建築上,他已經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典型。”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區西南,距市區約75千米。八達嶺地處要衝,因“出居庸關,北往延慶州,西往宣鎮,路從此分”而得名。八達嶺長城海拔805米,山勢險要,懸崖上鐫“天險”二字。建於嶺上的八達嶺關,是居庸關的外圍關口和防衛前哨,關城始建於明初,弘治十八年(1505)以磚石重修,後屢有修葺。關城有兩門,東門題額“居庸外鎮”,西門題額“北門鎖鑰”。兩門券洞上置平臺,臺周磚砌垛口,南北各開豁口。東門平臺與關城城牆相接,西門平臺與長城相連,關城和城牆均以條石和城磚砌築,+分堅固。城牆平均高7.8米,最高處達14米,底寬6.5米,頂寬5.8米。牆頂靠城外一側築有2米高的城垛,靠城內一側是1米高的短牆,稱宇牆。沿城每隔三五百米築有方形城臺,高出牆頂。四周砌有城垛。按不同功能分牆臺、敵臺、戰臺等多種結構。牆臺是供守軍巡哨避風雨之用,設有簡屋;敵合分上下層,上層備燃放煙火裝置,並有射口、望口,下層可供10餘人住宿;戰臺多設在險要處,有3層,下層是高臺,上層用作望,稱“樓櫓”,中層儲存兵器物資,有箭窗射口。西門外有建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的岔道城,為守軍前哨指揮所,可駐守七八百人。
天安門
天安門,是明清北京城皇城的南城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名“承天門”。重簷歇山頂,下為開有五闕的城臺,南部建有T字形廣場,清朝定鼎北京,改稱天安門,並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門主體建築由城樓和城臺組成,城臺下方為漢白玉須彌座臺基,上部為磚砌塗硃紅顏料的城臺主體。從地面到臺頂高13米。大殿為覆黃色琉璃瓦的重簷歇山頂,面闊9間,進深5間,象徵“九五之尊”。
大殿正面有木質門窗36扇,是最高級別的三交六碗菱花桶扇門。殿內面積約2000平方米,全部用金磚鋪地,殿內有60根建型北京市紅漆巨柱。大殿東西兩側山花部分,飾有金色連環的萬壽圈和萬壽帶。大殿基座周圍環繞著漢白玉石欄杆。大殿正脊一條,正脊的兩端有一對華麗的龍形琉璃大吻,另在8條垂脊頂端各有一隻龍吻,故有“九脊封十龍”的說法。在8條垂脊上各有10個栩栩如生的仙人走獸,最前面的是“騎雞仙人”,之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九種形態各異的走獸。城臺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馬道,供上下城使用。1970年翻建後的天安門通高34.7米。城臺下部設5個大小不一的拱形門洞。門洞各有兩扇朱漆大門,門上裝飾有橫9路、縱9路鎦金銅釘,取九九陽數之極,屬於最高級別。
頤和園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郊。初為金貞元元年(1153)建的帝王行宮。清乾隆十五年(1750)開始大規模擴湖堆山,歷時15年完成,定名清漪園,主要有萬壽山(原名甕山)和昆明湖(原名甕山泊)。當時頤和園與暢春園、圓明園和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並稱“三山五園”。頤和園總面積約5000畝,水面佔3/4。各種建築近百處,共3000餘間、6000多平方米,有勤政、居住、遊覽三大區域。勤政區是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居住區以玉淵堂、宜芸館、樂壽堂三大園林庭院為主;遊覽區為全園主體部分,由萬壽山的前山、後山和昆明湖三個景區組成。前山景區面湖向陽,寬敞開闊,建築群雄偉豪華。後山景區清幽取勝,山腳有清溪一條,取名蘇州河。昆明湖水面約220公頃,碧波盪漾,湖水、島嶼和堤岸景物交相輝映。東堤有知春亭、文昌閣、銅牛、廓如亭等景點,隔水有南湖島,一座十七孔白石長橋由堤岸飛跨島上,狀若長虹臥波。西堤穿湖而築,沿堤楊柳成行,設有六橋。湖北岸有長廊,全長728米,滿布精美彩畫。頤和園吸取了中國古典造園藝術的精華,成功地把北方山川的雄渾與南方水鄉的多姿融為一體,在皇家宮苑內引入了宗教寺宇、民間庭院、戲樓畫廊,以至市井街巷,景象萬千,是集中國園林之大成的稀世之作。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確定頤和園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清華西路北。明代曾是皇族園林,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為皇四子胤禛(後為雍正帝)的賜園,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朝重修擴建,前後歷時150年。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長春園、萬春園、圓明園的統稱,而以圓明園最大,故又稱圓明三園,主要有48景,既顯北方園林之雄健,又具江南名勝之秀麗。三園平面佈局為倒“品”字形,長春園、圓明園東西並列,萬春園在南,居中心福海。圓明園佔地5200畝,水域佔1/3,建築面積超過故宮,達16萬平方米,有樓臺殿閣、亭榭館等園林建築140餘處。園內拓湖壘山,廣植花木,造大小山丘250多座,各式橋樑200餘座,集景百餘處。景點設計多取自神話傳說中的仙境、歷代名畫中的意境、江南名園中的勝景,還在長春園北建有一組富麗豪華的歐洲古典宮苑,俗稱西洋樓,南北兼融,中西合璧,構成舉世罕見的園林建築群,西方人譽之為“萬園之園”。其中以皇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宴會用的九州清晏殿,祭祀用的安佑宮,藏書用的文源閣,以及依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西湖景的“斷橋殘雪”“柳浪聞鶯”“平湖秋月”等,尤為著稱。園中收藏有極為豐富的圖書字畫,文物珍寶,堪稱文化藝術寶庫。咸豐、光緒年間,兩度被列強劫掠焚燒。全部園景破壞殆盡,唯留山形水系及圓明園內大宮門、正大光明、九州清晏、安佑宮等遺址,萬春園的正覺寺、長春園的西洋樓雕花石柱殘跡等。
雍和宮
雍和宮坐落於二環路的東北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由行宮改建而成的藏傳佛教寺廟,迄今已有近260年曆史。現在為北京市唯一一座儲存完好、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清代這裡曾是康熙皇帝為四子胤禛(雍正皇帝)改建的府邸,稱貝勒府,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后,改稱雍親王府。胤禛繼位後,將這裡改為行宮,敕名雍和官。此名沿用至今。乾隆就出生在這裡。宮內御碑亭鐫刻著乾隆御筆《喇嘛說》。出於穩固邊陲、治國安邦方面的考慮,乾隆皇帝在他繼位後的第九個年頭,與他的國師——第三世章嘉活佛仔細商量,並委派章嘉活佛一手籌辦,於1744年將父親的行宮改為佛土淨地,迄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雍和宮有著深厚的政治歷史、宗教文化積澱,成為北京以至內地唯一一座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這裡殿宇之巍峨、佛像之精美、唐卡之絢麗無不令人駐足嘆息;這裡集皇室珍品、高僧遺物、漢藏瑰寶、文物精品於一堂,蔚為大觀。七世達賴喇嘛敬獻的整根白檀木雕刻的彌勒大佛高8米,作為中國佛教文化的精英瑰寶,亦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年代,雍和宮作為皇家園林景觀,藏傳佛教明珠而成為中國著名旅遊景點,每年接待著上百萬遊人香客,四海賓朋。
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門頭溝區東南部,太行山餘脈寶珠峰南麓,因廟後有龍潭,廟前有柘樹,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潭柘寺歷史極為悠久,曾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的說法。據記載,潭柘寺前身為晉代的“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而北京城如果從元大都開始算起,大約比潭柘寺晚了800多年。潭柘寺地理環境極好,寺後有九峰環抱,寺前山峰則如巨大屏風,俗語有云:“前有照,後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因山建寺,殿堂逐級向上,參差錯落層層排列,四周有高牆環繞。寺院外是一座3間4柱的木牌坊,牌樓前有古松二株,枝葉相互搭攏,猶如綠色天棚,牌樓下有一對石獅,雄壯威武。1957年,潭柘寺被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寺院經過整修,猶如一座世外桃源,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白雲路東側,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五十三年(1714)、光緒十二年多次重修。現存建築多為清代所建。白雲觀全部建築分為東、中、西三路,後面有花園。主要建築都集中在中路,依次為照壁、牌樓、靈官殿、玉皇殿、三清閣等。東路有南極殿.真武殿、火神殿、羅公塔等,現改為觀內生活區。西路有祠堂、元君殿、文昌殿等。後花園內有亭臺、遊廊,是極負盛名的道觀園林。白雲觀是明代以來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叢林,北京最大的道觀建築。其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中其他宗教建築的手法,具有較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牛街禮拜寺
牛街禮拜寺是歷史悠久的清真古寺,始建於遼統和十四年(996),建寺初稱“清真寺”,明成化十年(1476),明憲宗賜名為“禮拜寺”,因其坐落於北京古老的牛街,故稱為“牛街禮拜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街禮拜寺的建立人是阿拉伯入覲中國的學者革哇默定的次子那速魯定。據《古教西來歷代建寺源流碑文總序略》記載,他為人聰穎,“具有先見之明……性近幽處,不幹仕進,上賜官爵,堅辭弗受,是以授為清真寺掌教,留居東土。”因此,他選擇當時的岡兒上(牛街古稱)為寺址並親自督造。牛街禮拜寺在元、明、清各代相繼重修和擴建,現在的規模格局形成於康熙年間。它以悠久的歷史、宏偉壯麗和獨特的風格,在國內外穆斯林中享有很高聲望。它在整體佈局和建築手法的處理上,除了符合宗教的要求外,還具有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特點,是北京所有名貴古典建築物中一個富有獨特風貌的建築群,為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寺院的建築提供了珍貴的歷史實物。1979年,儘管當時國家經濟還很困難,仍撥出鉅款對禮拜寺進行了全面修復。經過一年的精心施工,使整個寺院裝飾得金碧輝煌。1988年元月13日,牛街禮拜寺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證明它是具有重要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文物瑰寶。牛街禮拜寺環抱於茂密、蒼翠的古老松柏之中,整體建築佈局對稱嚴謹,構思精巧。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外觀和內部濃重、精細的阿拉伯裝飾藝術巧妙結合,形成了鮮明獨特的中國伊斯蘭建築風格。全寺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禮拜殿、望月樓、宣拜樓、講堂、碑亭、對廳和沐浴室等。
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永定河上,距市區約15千米,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聯拱石橋。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三年(1192)竣工。橋長266.5米,寬9.3米,共11孔,全以白石建造。橋身、拱、橋墩以腰鐵牢固,橋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加裝三角鐵柱,稱“斬凌劍”,以抗禦洪水和春冰。中心主橋孔跨度21.6米,餘孔漸收;近岸孔跨度約16米。兩側橋欄有石雕欄板279塊,望柱共281根,每根柱頭均雕有大石獅,共281個,大獅身上有小獅198個,頂欄上2個,華表上4個,大小總計485只。因其數多,且小獅子多雕於隱蔽處,故明代即有“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的歇後語。橋兩端東有石獅,西為石象,緊抵橋頭望柱,風趣而實用。盧溝橋以工程宏偉、石雕精美聞名於世,並以曉月清景著稱,橋頭碑亭存有清乾隆帝所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刻。
十三陵
十三陵位於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區東南部,昌平區北部天壽山南麓群山之中。是明代十三個皇帝的陵園。陵區為三面環山,南面平坦的馬蹄形盆地,佔地約40平方千米。首先建造的是明成祖永樂帝朱棣的長陵,始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最後建造的是思宗崇禎帝朱由檢的思陵,建於陵區中央,東側為景陵、永陵、德陵,西側為獻陵、慶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西南為定陵、昭陵、思陵。各陵共有一條神道,正對長陵,長7千米。南端有一漢白玉石牌坊,面闊五間,六柱十一樓,上覆廡殿頂,夾柱石上雕有神獸、獅、龍等,高14米,寬28.86米,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石坊。坊北依次為大紅門、碑樓、龍鳳門、神道。各陵園面積大小、建築繁簡有所差異,佈局、規制基本相同,平面均呈長方形佈局,依次為陵門、碑亭、神廚、神庫、稜恩門、褸恩殿、明樓、定城等。十三陵中,地面建築以長陵最為宏偉。已發掘的是定陵地下宮殿。
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祭壇,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凝聚了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和勞動者的心血,是中國敬天文化的結晶。世界遺產保護委員會對這樣評價天壇的:一、天壇是建築景觀設計的傑作,它簡潔而生動地表達了對一個偉大文明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宇宙觀。二、天壇獨特的象徵寓意的規劃設計,長期以來對遠東許多地區的建築和規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三、中國的封建統治延續了兩千多年,而天壇的規劃設計思想,體現了它的合理性。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此後數百年間又經過多次修繕補充。明永樂十五年(1417)六月,北京的壇廟營建工程開始啟動,永樂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天地壇建成。永樂十九年(1421)元旦,明成祖朱棣親告於太廟,太子朱高熾奉安昊天上帝、皇地祇神主於南郊天地壇。正月十一日,朱棣親率文武大臣“大祀天地於南郊”,這是北京天壇第一次祭祀盛典,標誌著明朝都城從南京正式遷到北京。最初,天地壇的所處位置在現在天壇成貞門北、西天門以東地段,在現在祈年殿的位置建有一座長方形殿宇,名“大祀殿”,殿後有天庫,皆為黃瓦覆頂。西南有齋宮,神樂觀、犧牲所、大祀殿用於合禮天地,故名“天地壇”。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次年改元嘉靖。明世宗即位之初,在進行“大禮議”的同時,開始推進祭祀制度的改革,主張“天地分祀”,嘉靖九年(1530)在大祀殿南建圜丘專門祭天,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東郊建朝日壇祭日,西郊建夕月壇祭月。天地壇正式更名為“天壇”。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詔撤大祀殿,在其原址修建大享殿。大享殿是明世宗根據古明堂的規制親自設計的,用於舉行明堂秋享大典為其父興獻王朱祐杭配享。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享殿建成,因為大享禮已經在紫禁城玄極寶殿舉辦過兩次,大享殿遂被閒置。
清朝入關後,順治二年(1654),順治帝規定每年正月初一在天壇舉行祈谷大典,以為定製。乾隆時期,將大享殿更名為祈谷壇和祈年壇,天壇遂形成了圜( huan)丘壇和祈谷壇兩壇共存的局面。至此,天壇完全定型。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天壇舉行過654次祭祀大典。
地壇
地壇又稱方澤壇。位於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東側。建於明代嘉靖九年(1530),是明清皇帝祭地的場所,也是中國最大且現存的唯一的祭地之壇。1923年8月首次開放,1925年稱為京兆公園,1928年改名為市民公園,1935年公園停辦。1957年4月恢復公園,稱地壇公園至今。地壇的整個建築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端莊、雄偉、別具一格,從整體到區域性都是遵照中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觀念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的。地壇西壇門外有一座牌樓,明嘉靖九年(1530)與地壇同時修建。當時它是一座四柱三間的石牌樓,稱為泰折街牌樓。清雍正二年(1724)改稱廣厚街牌樓,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建為四柱三間七樓的木牌樓,綠琉璃瓦頂,額題滿漢文“廣厚街”。1953年,廣厚街牌樓在城市交通改造中被拆除,高臺也被剷除。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作為通往亞運村的主幹道,安外大街拆遷拓寬。作為裝點安外大街的街景,廣厚街牌樓得以重建,恢復了地壇格局的完整。地壇內現存方澤壇、方澤軒、皇祇室、宰牲亭、齋宮、神馬殿等古代建築。
社稷壇
社稷壇,位於天安門西側,佔地24公頃,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1914年,改闢為中央公園,在儲存社稷壇及古柏樹的總格局下就壇建園。內壇保留原壇臺、垣牆、大殿,外壇闢為園林景區,堆山開湖,廣植花木,盛極一時。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公園。社稷壇建築群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主要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壇方形,有繾牆、壇牆、外牆三重。環壇牆外遍植柏樹,井然森列。五色土壇臺居中,拜殿、戟門位北,歇山黃琉璃瓦屋面。社、稷同壇同譴。壇內西南隅有神廚、神庫各五間並列,東向。神廚在北,神庫在牆,牆之東端與壇牆相接,方形,重簷,歇山黃琉璃瓦屋面。社稷壇整體建南,懸山黃琉璃瓦屋面宰牲亭位於西壇門外以南,北、西、南三面圍以矮築古樸典雅,加上封閉的院落,濃郁的古柏,襯托出一種肅穆重的氛圍,與皇家祭祀建築的性質相一致。
太廟
太廟位於
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東側。面積14萬平方米,平面成南北向長方形,正門在南,四周有圍牆三重。主要建築為三進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疏璃磚門及戟門各一座,兩門之間有7座石橋。明、清兩代為皇家祖廟。太廟整個建築佈局嚴謹,巍峨宏麗,莊嚴肅穆。1924年闢為和平公園,1950年6月1日改名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廟位於紫禁城外的東南方,午門至天安門間御道的東側,隔御道與社稷壇遙遙相對。是按照古代“左祖右社”的都城規劃理念進行設計建造的。
太廟在歷史上經歷過兩次大的變動。弘治四年(1491)在寢殿之後修建廟,以安放皇帝遠祖們的牌位,這是第一次改動。第二次是嘉靖十四年(1544),明世宗將太廟改建成獨立的九個廟,僅5年後,九廟中除明世宗父親(被追封為睿宗)的廟外,全部被火焚燬。嘉靖二十二年(1552),由於太廟的佔地有限,明世宗決定恢復太廟的原有形制,即將明太祖以下所有皇帝的牌位集中在一個寢殿中,並於兩年內建成,這就是儲存至今的太廟,其享殿和寢殿至今已經有460多年的歷史。
太廟西側午門前有“闕左門”,端門北有“廟右門”(又稱神廚門),天安門和端門之間御路的東側有“太廟街門”,三門均西向,是皇帝由紫禁城前往太廟祭祀時出入的大門。後為行走方便,又在闕左門東不遠處闢太廟西北門。天安門東側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正門,是太廟改為公園時為遊人新闢的大門。南池子街路西之門稱“太廟東門”,即神庫門。太廟建築群佔地面積為139650平方米(約合210畝),它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主要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古樸典雅,加上封閉的院牆,濃蔭的古柏,襯托出一種肅穆莊重的氛圍,與皇家祭祖建築的性質相一致。
地貌
北京西、北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為平原。山地面積約佔總面積的62%,平原面積約佔38%。西部山地統稱西山,屬太行山山脈,海拔一般為1000米~1500米,最高處是門頭溝一帶的靈山,海拔2303米。北部山地統稱軍都山,屬燕山山脈,以低山為主,山間有一系列斷陷盆地,一般海拔為800米~1000米,最高處是延慶的海坨山,海拔2241米。燕山山脈向東直達渤海之濱。這兩條山脈在南口—居庸關附近交會,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環抱北京小平原。平原由許多衝積扇組成,緩緩向東南傾斜,平原地帶海拔一般為30米~50米,最低8米。北京城就位於永定河沖積扇的脊背之上。
水系
北京境內主
要河流屬海河—薊運河水系。大小河流共80多條,西有永定河、拒馬河,東為潮白河、溝河,南為北運河。河流大多順地勢自西北流向東南,彙集於海河和薊運河,注入渤海。城郊有大小湖泊30個,大小水庫近百座。較大的水庫有密雲、懷柔、十三陵水庫。市內湖泊多為人工開鑿。主要有昆明湖、北海等。
氣候
北京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春秋短、冬夏長,大部地區無霜期在6個月以上,年均降水量609毫米。降水年際變化大,最大年降水量達1406毫米,最少年僅242毫米。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70%。冬季盛行西北風,經常出現大風、降溫、寒冷、乾燥天氣;春季氣溫回升迅速,雲量稀少,多大風;夏季當東南季風邊緣擺動到北京附近時,南來的暖溼空氣與北方冷空氣相遇,形成7月~ 8月高溫多雨天氣,對農業生產有利;秋季天高氣爽,舒適宜人。旱澇為北京主要災害,春旱頻繁,對農業影響較大,平原窪地常有夏澇,山區多雹災
自然資源
北京境內植被型別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並混雜有暖溫帶針葉林,主要是油松林。有各類植物2000多種,其中野生植物約佔一半。百花山、妙峰山、東靈山等地是著名的天然植物園。北京境內有礦產數十種。其中煤和鐵儲量較大,還有金、銀、銅、鉛、鎳、鉬和石灰岩、大理石、耐火黏土等礦產。現已在北京地區發現多處地熱異常帶和地熱田。
經濟
作為國家首都,北京社會穩定有序,經濟穩步發展。2018年,北京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5.3095萬元/人;在全市的地區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貢獻率達到80%。第三產業的大幅度增加,意味著北京市經濟的良性發展,也為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北京是中國擁有跨國企業和區域性大型企業總部數量最多的城市。美國《財富》雜誌2010年最新評選結果顯示,北京已擁有30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全球總部,成為“第二大世界500強總部之都”。北京作為中央宏觀調控部門和監管部門的所在地,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金融管理中心和資訊釋出中心,控制著全國金融資產的60%,全國信貸資金的90%,保費資金的65%,是全國金融業控制力最強的城市,形成了金融管理體系、各類金融實體業、金融服務體系3個層次的金融體系。
交通
北京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北京到上海的京滬鐵路,北京到廣州的京廣鐵路,北京到哈爾濱的京哈鐵路,北京到包頭的京包鐵路,北京到原平的京原鐵路,北京至桂林高鐵(京廣高鐵~湘桂高鐵),北京到通遼的京通鐵路和北京到承德的京承鐵路。在國際鐵路運輸方面,去往俄羅斯各城市、蒙古都城烏蘭巴托和朝鮮都城平壤以及去往越南都城河內的列車均從北京發車。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場,位於北京市順義區(行政屬朝陽區),距北京市中心20千米。幾乎所有北京的國內國際航班均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停靠和起飛。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在2012年達到8192.9萬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位居全球第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AirChina)的主要中心。北京還建有5座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良鄉機場、北京西郊機場、北京沙河機場和北京八達嶺機場。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2019年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28條;運營線路長度699.3千米;運營車輛4688輛;全年客運總量34.1億人次。預計到2016年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到664千米。預計2020年北京地鐵線路將達31條,總長超過1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