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趙敏 董睿 孫利波 陳文鵬 李珊
劉近,河南汝南人,1985年2月出生,2003年12月入伍,2005年5月入黨,現任陸軍第76集團軍某特戰旅特戰營營長。在17年的軍旅生涯中,他錨定戰位練就過硬素質,直面戰場提升勝戰本領,先後圓滿完成國際競賽、聯合演訓等十多項重大任務,被評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攀爬訓練
傍晚時分,記者來到第76集團軍某特戰旅時,正趕上官兵們結束一天的訓練,喊著嘹亮的口號列隊歸來。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就是營長劉近,他1米81的瘦高個兒,面板黝黑,左眼的眉骨處有一道傷疤。採訪中聊起這道傷疤,劉近笑著說:“我全身20多處傷疤,這道疤是練滑降課目時摔傷留下的,當時挺危險,流了不少血。”
劉近:很多人說我訓練起來特別狠,但是如果不狠,怎麼可能練成精兵?在未來戰爭中能打勝仗嗎?所以,我們平時必須要嚴格按照實戰化的要求開展訓練。每次到訓練場,比如在攀登、障礙跑等課目中,我總是帶頭第一個訓練。其實,我比我帶的兵訓練得更苦、更累,但是我願意,因為這樣能夠激發大家的訓練熱情。
記者:特種兵訓練課目裡面,你覺得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
劉近:以前別人稱呼我為“劉三飛”,因為我比較擅長三方面和“飛”有關的課目。第一是“飛”摩托車,就是摩托車特種駕駛;第二是跳傘;第三是“飛”樓房,就是反恐作戰中的樓房攀登滑降課目。其實所有的高難課目,我都願意去嘗試,不過我個人感覺,我最擅長的應該是特種射擊,我射擊時打得很穩。
叢林搜尋
劉近所在的某特戰旅,其前身是抗日名將彭雪楓親手建立的部隊。在這支部隊裡,劉近當屬尖刀中的刀尖,有著“天狼勇士”“全能魔鬼教頭”之稱。別看劉近如今聲名遠播,少年時卻因為太過調皮經常惹是生非,讓父親很是操心。劉近的父親當過兵,退伍返鄉後被選為村委會主任,為人正直、做事踏實,是劉近從小到大敬重的榜樣,也是他決定選擇從軍的引路人。
劉近: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就是選擇了當兵。起初,我就是想成為像我父親那樣勇於擔當、為民辦實事的人。入伍出發前一天的晚上,我雙膝跪地,向父親吐露了多年來的心聲,並且向父親許下三條誓言:第一,我要到條件最艱苦、最惡劣的地方去當兵,這樣才能鍛鍊、打磨我自己;第二,我到部隊以後,一定好好幹,爭取入黨、立功,寄喜報回家;第三,堅定“破釜沉舟”的心態,如果在部隊沒有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就不回家。
據槍瞄準訓練
來到部隊後,劉近刻苦訓練、不斷挑戰自我。新兵實彈射擊考核,他5發彈打出50環,還榮立個人三等功。回憶起向父親報告喜訊時的情形,劉近的眼眶泛紅,他說那是他入伍後給父親打的第一個電話。
劉近:我跟父親說,我榮立了個人三等功。父親以為我在吹牛,他說:“新兵三個月訓練還沒結束,怎麼會立三等功?”我說:“整個新兵營一共400多人,我的新訓成績是第一名,而且射擊打了50環。”當時我父親在電話中沉默了將近2分鐘,我母親接過電話告訴我,我父親高興得躲在旁邊流眼淚。
武裝奔襲
新訓結束後,劉近被選入全旅最精銳的特戰八連狙擊班,八連又稱“天狼突擊隊”,這裡的官兵個個是精英,以過硬的特戰能力聞名全軍。剛下連那段時間,劉近的訓練成績排在末位,但他憑藉肯吃苦、不服輸的拼勁,用兩個月時間實現了從最後一名到第一名的逆襲。為了練習乘車射擊,他堅持將臉部緊貼槍體,以右臉頰長出一層肉繭為代價,練就了彈無虛發的本領。劉近回憶說,2005年對他來說特別難忘,那一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作為唯一一名義務兵參加了原蘭州軍區組織的崗位練兵比武,奪得特戰專業第二名。
劉近:2005年的那次比武讓我終生難忘,因為那一年的訓練真的太辛苦了。有一次,我在摩托車特種駕駛課目中出現了失誤,導致我的整條腿都被壓在摩托車底下,被拖著走了十幾米遠。當時我的整條腿血肉模糊,小腿前側已經露出了白色的骨頭。我為了能在接下來的扛運120斤重“人質”透過泥潭的課目中繼續參加比賽,沒敢跟任何人說自己受傷了,堅持完成了比賽。等到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我才悄悄地去衛生間抹點藥。
在劉近心中,特種兵為戰場而生,隨時都要為上戰場做準備。2008年,劉近被保送到原西安陸軍學院學習,實現了從“戰士”到“幹部”的身份轉變,作戰思維也開始從“戰鬥員”向“指揮員”轉型。
劉近:一方面,我透過檢視實戰案例資料來研究仗到底怎麼打;另一方面,當了幹部以後參加出國聯演聯訓的機會比較多,我注重借鑑國外實戰演練中的精髓,將其轉化為我們自己的實戰化訓練模式。
“魔鬼教官”劉近在下雨天對參訓隊員進行體能極限訓練
多次出國參加聯演聯訓的經歷讓劉近明白,戰爭遠比訓練更殘酷。他把與外軍交流中總結的實戰經驗融入特戰旅的日常訓練,參與建起旅裡的“獵人基地”,組織特種兵進行“天狼集訓”,用最嚴苛的標準練最卓越的兵。
劉近:我不是盲目蠻幹,而是透過一點一滴地積累、研究、創新訓練方法,鍛鍊官兵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讓他們不斷突破身體極限,進而激發內在潛能。
2017年,在巴基斯坦“團隊精神”國際比武競賽中,劉近指揮小隊成員進行突襲
2017年,中國陸軍首次參加巴基斯坦“團隊精神”國際比武競賽,經過層層選拔,32歲的劉近帶領7名隊員為國出征,與來自英國、土耳其等6個國家的14支分隊同場較量。
劉近:那次國際比賽歷時三天兩夜,比賽場地是一個原始森林,荒無人煙,連我們的考官都沒有提前勘察過場地。比賽課目共有50多個,需要連續作戰,其間沒有任何補給,沒有休息時間,中途還可能會出現遭敵伏擊、野外生存、直升機救援等課目,都是我們的訓練大綱裡面沒有過的。
記者:比武規則這麼嚴苛,你們又是第一次參加,過程應該很艱難吧?
劉近:這是一次非常大的極限考驗。比賽中我們一共行走了將近60公里,每個人身上負重平均在36到40公斤。原始森林裡面有很多野獸,像狼、熊、蛇等,當時給我的感覺就像真的在打仗一樣,確實很危險。
記者:聽說你們還遇到一處斷崖,非常兇險,有的參賽隊不少人都放棄比賽了?
劉近:這個懸崖有多深呢?你在山頂上只能看見一棵大樹的樹梢,而你又必須翻越這個斷崖。我們滑下去之後,下面是膝蓋深的水,水裡面有很多蛇,山頭上還有狼的叫聲。當時已經是晚上了,伸手不見五指,溫度卻有將近40℃。樹與樹之間特別茂密,樹藤上面全是刺,我們就在樹林裡面鑽,每走一步都特別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隊員對我說:“隊長,我感覺我們可能走不出去了。”當時確實舉步維艱,退無退路,前進又寸步難行,怎麼辦?
記者:當時會有人害怕嗎?
劉近:會有人害怕,連我自己都很害怕。當時,比賽主辦方給每個參賽隊下發了一個報警器,只要按下報警器,就會定位到你所在的位置,直接派直升機把人接走,但同時也意味著退出比賽和失敗。我當時把所有人集合到一起,一把拽掉了報警器上的連線線。沒有了連線線,按報警器是不起作用的。我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想破釜沉舟。因為我們代表的是中國,必須要堅持走出去。我當時拿著砍刀走在最前面,把帶刺的樹藤一點點砍斷,硬是砍出了一條路。第二天早上,當我們走出去之後,才發現大家的臉上、身上全都被劃爛了,血淋淋的。
在巴基斯坦“團隊精神”國際比武競賽中,劉近帶領參賽隊勇奪金牌
比賽結束,代表中國軍人出征的“天狼勇士”戰勝所有對手,奪得金牌。當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在異國賽場上冉冉升起時,劉近眼含熱淚、心潮澎湃。
劉近:當主辦方宣佈第一名是China(中國)的時候,大家都跟著喊起了“China”。中國國旗升起的一瞬間,我就流淚了,我們代表中國取得了金牌,我感覺給國家爭得了榮譽。唱著國歌,看著國旗升起,我真的太激動了。
劉近帶領特戰小隊進行突擊清剿行動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是劉近常說的一句話。軍齡17年,黨齡16年,從列兵到營長,劉近在14個集訓隊裡擔任過教練員,不僅將曾經在營隊墊底的九連帶成先進,還先後培養出射擊、偵察引導、武裝泅渡等專業骨幹300多名,帶隊參加各級比武、國際競賽,數次摘金奪銀。劉近告訴記者,他的目標就是全力以赴苦練勝戰本領,積蓄打贏底氣,向著未來戰場衝鋒向前。
劉近:只有在訓練場上敢於拼命,才能在戰場上不辱使命,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自身素質過硬,我要喊響“看我的,跟我上”,多組織開展對抗性訓練,帶領官兵找到自身差距,使自己的能力素質更加貼近實戰化要求,真正做到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把團隊打造成真正的尖刀利刃。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