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的電影《長津湖》讓抗美援朝老兵再度重回公眾視野。抗美援朝老兵易金榮今年89歲,當年曾經在長津湖修烈士陵園,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1954年的6月至9月,他和戰友們一共修造、豎立6000多個烈士墓碑。
戰場上的寒冷記憶
易金榮是湖北石首人,1932年出生,1952年10月參軍,12月奔赴抗美援朝戰場,被編入志願軍第16軍32師95團工兵連,主要執行挖掘戰壕、修築工事、排雷佈雷等任務。
1952年底至1953年7月,易金榮所在部隊駐紮在平康,當地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冬天寒冷的程度在易金榮回國後的人生中再未見過,“水一落地馬上就結成了冰,不戴手套光手去摸門把手,手立刻會凍在門把手上,面板就要被粘下來。鞋在雪裡變溼後腳先是發熱然後發冷,發麻。”天氣寒冷到殘酷的地步,易金榮至今還記得有一次戰鬥中,戰友無意中落入水坑,結果腳凍壞,不得不做截肢手術。
1952年年底,新當選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為兌現其儘快結束朝鮮戰爭的競選承諾,宣稱要以“行動”而不是“言語”來打破僵局。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在朝鮮的大規模登陸作戰,志願軍進行了反登陸作戰準備,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構築工事。“我們戴著兩層手套,穿著毛皮鞋挖坑道,但因為寒冷地面被凍成鐵塊一般,鐵鍬挖下去根本挖不動,只能用炸藥來炸。”
1953年春節,易金榮所在連隊和另一個連隊共同分到一頭豬。豬肉凍得硬邦邦,為了把這頭豬分成兩半,炊事班的刀都剁壞了幾把。
易金榮描述,除了寒冷之外,飢餓是另一大挑戰。當時因為糧食無法及時補給,每天吃的是高粱米和醃小蘿蔔,小蘿蔔一煮就變成了水,根本無法吃飽。儘管如此,他和戰友們每天三班倒挖坑道,每班工作8小時,要保證完成挖掘任務。
從1號到6000多號
易金榮依然清晰地記得1953年7月27日這一天。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時年21歲的易金榮和戰友知道自己可以活著回家了。“平時《志願軍》報的字型都是黑色的,當天《志願軍》報用紅色字型刊發了停戰協定的訊息,下午兩三點我們就看到報紙了,非常高興,心想不會死在朝鮮了,可以活著回家看父母。”
但易金榮和戰友們並沒有馬上返回祖國,而是留在朝鮮參與了長達四年的重建歲月。當時,易金榮所在部隊完成的第一項任務是在三八線沿線修築防禦工事。他回憶說,“7月27日停戰,從8月份開始,我們就被派到三八線沿線修築工事。停戰後,以三八線為界,雙方各退兩公里,中間有四公里寬的非軍事區,沒有老百姓,也沒有部隊。分界線上架設鐵絲網,我們就在離非軍事區幾十米的地方修碉堡。”
此後,1954年易金榮所在部隊赴長津湖執行烈士陵園的修建任務,為犧牲的戰友修建一個“家園”。
長津湖戰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部隊與朝鮮人民軍一起,在長津湖一帶給美國侵略軍的一個沉重打擊。易金榮回憶,部隊是當年的“陰曆5月13日出發的,早上吃完飯集體乘車,中午11點左右抵達長津湖地區。”在老人的回憶中,聽當地人講長津湖是個更冷的地方,冬天最冷的時候零下50攝氏度,下雪時,雪能達到人的胸口,當地老百姓都不出門。
也因此,易金榮和戰友們修建烈士陵園只能在夏季動工。根據介紹,當時戰友們分組行動,擔架連的戰友發現犧牲烈士的遺骸後如果是完整軀體會將其裝進一個正常尺寸大小的棺材中,如果是殘骸會裝進1米長的棺材中。作為工兵連的一員,易金榮和戰友們負責為烈士豎烈士紀念碑,有名字的刻上名字,沒名字的刻上“烈士”兩個字,中間立一個大碑,上面寫著“烈士永垂不朽”。碑是用水泥做的,從1號、2號、3號、4號,一直編到6000多號。第二年夏天,易金榮和戰友們對烈士陵園的紀念亭等部分進行了完善,烈士陵園竣工。
看著這麼多戰友犧牲在長津湖,易金榮知道當時在長津湖發生了一次大的戰役,“戰友們在這裡和美軍打了很久,很多人都犧牲了,可能還有的遺體沒有找到。”而老人對楊根思烈士的英雄事蹟瞭解得很清楚,“在一次和美軍的搏鬥中,楊根思的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沒有,只剩下一包炸藥。此刻又有美軍衝上來,楊根思拉燃炸藥導火索,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戰友在清理戰場時,只找到他的一根手指”。除了楊根思的英雄事蹟,易金榮還知道邱少雲、羅盛教的事蹟。
此後,易金榮還參加了朝鮮的戰後恢復工作,幫助當地百姓重建家園。1957年4月,易金榮在朝鮮復員,歸國返鄉務農,娶妻生子。
經常在夢中重返朝鮮
談到在朝鮮期間的歲月,易金榮表示,自己是工兵,主要負責挖工事、修碉堡和排雷,和步兵相比相對安全一些。儘管如此,易金榮也同樣經受著戰爭的槍林彈雨。
易金榮依舊記得,有一次他和兩名戰友一道去執行排雷任務,遇到危險,遭遇敵人槍炮襲擊,兩名戰友犧牲。“地雷還沒排出來,我們就被敵人發現了,當場被打死兩個,只留下我一人。我堅持把剩餘的兩顆地雷排除了。”
另一次是在修碉堡的時候遭遇到敵機轟炸。修碉堡主要在白天進行,敵機時常前來偵察,一旦發現目標,就會引來更多飛機進行轟炸。為能夠及時撤離,部隊每隔一段距離會設定一個防空哨,敵機一來就對空鳴槍,大家聽到槍響立即停工。有一次,大家正在施工,不料被敵人發現,很快大批敵機像蜂群一樣出現在上空,實施大規模轟炸,易金榮的左腿被彈片擊傷,留下一道至今可見的傷疤。
在朝鮮期間,易金榮因為各項成績優異,被評為技術能手,榮立三等功。1956年1月,易金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在,易金榮經常在夢中重返朝鮮,在電視裡看到抗美援朝相關的紀錄片或電視劇都會很感慨。前不久易金榮看到抗美援朝烈士遺骸回國的訊息,眼淚就止不住落下來,他說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當年戰友們犧牲的悲壯畫面。
53歲的易湘海是易金榮的二兒子,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父親目睹了那麼多戰友犧牲,根本沒指望能活著回家,因此國家發的津貼都沒要。易湘海回憶,小時候父親經常給他們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故事。在父親的影響下,家族中先後有5個孩子參軍入伍。易金榮的大兒子也是一名工程兵,1978年在北京執行某工程任務時犧牲,年僅22歲,被評為烈士。
本文來自【環球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