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象牙山男孩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盧溝橋向中國守軍發起進攻,中國二十九軍奮起反擊,抗日戰爭爆發。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了號召全國人民抗戰宣言。
同時,毛主席、彭德懷及朱德等致電蔣介石:“敬懇嚴令29軍,奮起英勇抵抗,並三中全會禦侮抗戰之旨。實行全國總動員,保衛平津、保衛華北,收復失地”。
並且致電宋哲元等,希望他們“策勵全軍,為保衛平津而戰,不讓日本侵佔祖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
同時表示:“紅軍將士,義憤填膺,準備隨時調動,追隨貴軍,與日寇決一死戰。”
彭德懷當時正在三原雲陽鎮前敵總指揮部,8日,他與左權參謀長立即部署紅軍調查渡河點,準備隨時出動抗日。
9日,彭德懷又與賀龍、劉伯承、林彪、徐向前、葉劍英、左權、肖克、徐海東和全體紅軍將士通電南京政府,請纓殺敵。
首先紅軍駐西安代表葉劍英在西安與國民黨西安行營第一廳長侯成如會談紅軍改編的事、接著,中共代表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在廬山、杭州與南京進行聯合抗日、紅軍改編的談判。
同時,7月14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團命令彭德懷、任弼時、林彪等:“令到後即以軍為單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編制。”
7月22日,紅軍前總召開團以上幹部會,彭德懷作《紅軍改編的意義和今後工作的報告》,對10年艱苦鬥爭作了總結,闡明瞭紅軍改編的意義。他說:“改編後的中心問題—保證共產黨的單一領導。”
他說:“沒有黨就沒有紅軍”,“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我們的軍隊不但是民族革命的軍隊,而且將來要擔負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任務。這種任務,不論在改名以前或改名以後,都是一樣的。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才能擔負起這樣偉大的任務。”他還要求保持紅軍的特長和優良傳統,做友軍的模範。
一、1937年7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發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
毛主席指出,抗戰有主張堅決抗戰、反對妥協退讓和主張妥協退讓兩個方針,表示:共產黨人“願同國民黨人和全國同胞一道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反對一切遊移、動搖、妥協、退讓,實行堅決的抗戰”。
他說,在兩個方針指導下有兩套辦法。堅決抗戰方針的一套辦法是:一、全國軍隊總動員;二、全國人民總動員;三、改革政治機構;四、抗日的外交;五、宣佈改良人民生活的綱領,並立即開始實行;六、國防教育;七、抗日的財政經濟政策;八、全中國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的長城。妥協退讓方針下的另一套辦法則是與之完全相反的。
因此,毛主席強調指出,實行第一種方針,採取第一套辦法,就一定得一個驅逐日本帝國主義、採取第二套辦法,就一定得一個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中國人民做牛馬奴隸的前途。
他說:結論是“一定要實行第一種方針,採取第一套辦法,爭取第一個前途;一定要反對第二種方針,反對第二套辦法,避免第二個前途”。
8月4日,彭德懷與周恩來、朱德、博古、林伯渠、任弼時等就關於抗日意見致電請求張聞天、毛主席,提出抗日的三項方針和實行這三項方針的辦法。
三項方針是:
- 一、要求南京要有發動全國抗戰的決心和佈置,然後從區域性抗戰做起;
- 二、爭取我們在抗戰中參加和領導;
- 三、但不反對在推動全國抗戰中,需要積極地準備。
紅軍改編出師後要保持共產黨對紅軍的領導等問題上是一致的,但對如何作戰的戰略上一開始就有不同看法。
8月1日,張聞天、毛主席在電報中提出紅軍出師後,堅持獨立自主的分散作戰的游擊戰爭,在戰役戰術上不受約束的原則。
4月雲陽方面向延安的建議中提出:紅軍出動後,“獨立自主擔任一方面作戰任務,發揮紅軍運動戰,持久戰”的缺點和優點。
第二天,張、毛立即覆電:“紅軍擔負以獨立自主的遊擊運動戰,鉗制敵人大部分,消滅敵人一部的任務”,所謂擔任一方面的作戰任務,“是在一定地區內協助正面友軍作戰的意思”;“只宜作側面戰,不宜作正面戰”。
8月22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陝西省洛川縣馮家村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毛主席和彭德懷都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討論了抗日戰爭戰略問題和國共兩黨關係問題。
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關於軍事問題和國共兩黨關係問題的報告。
會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確定了黨的任務,通過了《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以及毛主席提出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毛主席在會上說:“紅軍的作戰地區在晉察冀之交,受閻錫山節制,紅軍的基本任務是:1.創造根據地;2.牽制與消滅敵人;3.配合友軍作戰;4.儲存和擴大紅軍;5.爭取民族革命的領導權。
關於紅軍作戰方針,毛主席提出:“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包括有利條件下消滅敵人兵團與在平原發展游擊戰爭—但著重於山地。”
毛主席關於紅軍的任務和作戰方針的意見,引起了大家的討論。任弼時在發言中提出紅軍應當採用獨立自主的山地運動戰、游擊戰。林彪不同意打游擊,他認為,要以打運動戰為主,搞大兵團作戰。
彭德懷發言說:“紅軍出擊,基本的是打勝仗,樹立聲威,開展統一戰線。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黨與紅軍的地位,也可使資產階級增加抗戰的關心。”
關於紅軍的戰略任務,他說“我基本上同意毛主席同志的報告”,對任弼時提出的運動游擊戰的問題,他說:“一般說,運動戰的可能減少了一些,便發動群眾,麻痺敵人,調動敵人是可能的,游擊戰運動戰是密不可分的。”
彭德懷後來回憶說:“我當時對於‘運動戰’和‘游擊戰’這兩個概念主次是模糊的。如時而提“運動游擊戰”又時而提‘遊擊運動戰’。”
經過會上激烈而嚴肅的討論,毛主席考慮到不同的意見,把關於作戰方針的提法作了一些更改,使之更全面,更科學,這就是:基本的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主席又改為:“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由於紅軍出師在即,來不及更仔細地討論,所以對游擊戰的戰略起初還不能準確地把握,實行中也有差異。
二、洛川會議的最後一天,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依據與南京政府談判的結果,宣佈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同時,將前敵總指揮部改為八路軍指揮部,以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總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總政治部改為第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
八路軍下轄:一一五師,以林彪為師長,聶榮臻為副師長;一二0師,以賀龍為師長,肖克為副師長;一二九師。以劉伯承為師長,徐向前為副師長。
同一天,朱德、彭德懷宣誓就職,並發表就職通電:“德等願竭至誠,擁護蔣委員長,追隨全國友軍之後,效命疆場,誓驅日寇,收復失地,為中國獨立自由幸福而奮鬥到底。”
8月底至9月初,彭德懷率八路軍一一五師、一二0師先後渡河東進抗日。
八路軍出師,準備開赴大同前線。彭德懷陪同周恩來先行觀察晉北大同,會見了傅作義。
當時,日軍正在進攻,傅軍向後撤退。隨後,周恩來、彭德懷又應閻錫山之緊急請求,到太原與閻會談。
閻提出他的作戰方案:以晉緩軍6個軍的兵力在平型關一、沙河、繁峙一線佈置一個口袋,要求八路軍和高桂滋軍共同防守平型關。
周恩來同意閻錫山的計劃,並指出:“八路軍將領發揮特長,運用運動戰與游擊戰的結合,配合友軍圍殲日軍。
彭德懷具體指出,以友軍堅守平型關正面,八路軍一一五師隱蔽集結於敵前進道路的側面,從敵側後夾擊進攻平型關之敵;
八路軍一二O師則位於晉北地區,待機側擊進攻雁門關之敵。閻亦表示同意。
9月19日,一一五師奉總部命令越五臺,出長城,於平型西之大營鎮集結待命。
21日,朱德、任弼時、左權率總部抵達太原。
中共中央軍委前方軍分會立即舉行會議,大家一致同意彭德懷關於配合友軍側擊進攻平型關之敵,爭取打勝仗,以鼓舞士氣民心的意見。
23日,總部進抵五臺之南茹村。朱德、彭德懷下令一一五師選擇地形,進入伏擊狀態,相機出擊。當天,一一五師插到平型關東南的上寨。
24日,林彪、聶榮臻指揮所部三四三旅之六八五團和六八六團擔任設伏主攻,三四四旅一個團到北面斷敵退路,一個團為師預備隊。
25日晨,部隊向正在開進的日軍坂垣師團二十一旅團的輜重和後衛部隊發起突襲,以勇敢頑強的近戰肉搏,殲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大批軍械物資。平型關戰鬥勝利,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抗戰計程車氣。
各地各界紛紛來電、來信,甚至蔣介石也來電錶示祝賀。國民黨同盟會老會員,當時任第二戰區戰地動員委員會主任的範續亭撰文說:“平型關戰役,八路軍的大捷,其估價不僅在於雙方死亡的慘重,面在於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我們計程車氣。在敵人方面,從南口戰役以來,日寇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在平型關忽然受到慘重打擊與包圍被殲,使日寇知道中國大有人在,銳氣挫折,不敢如以前那樣的長驅直進。敵人未敢貿然深入,我軍士氣高漲,未嘗不是平型關殲滅戰的影響。”
三、此次出師前,毛主席與彭德懷在八路軍作戰方針上曾有不同看法
彭德懷主張運動戰與游擊戰不可分割,而毛主席的基點是游擊戰。這對打運動戰打慣了,特別是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運動戰逐漸上升為主要的作戰形式,適應了以劣勢裝備能整團、整旅地消滅國民黨軍的將領來說,要改變為游擊戰,不但是戰略的大轉變,也是思想的大轉變,這需要有個過程。
9月12日,毛主席電示彭德懷:在與國民黨談判中,“在晉在冀在京均著重解釋我軍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這個基本原則。取得他們的徹底瞭解與同意”;
八路軍要“堅持依傍山地與不打硬仗的原則”。9月16日毛電示林彪並告朱德、任弼時、賀龍、關嚮應、聶榮臻彭雪楓:“我軍應堅持既定方針,用游擊戰配合友軍作戰”,“基本不應動搖此方針”。
9月21日毛又電示彭德懷:今日紅軍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決定作用,而有一種自己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拿手好戲中,一定能起決定作用,這就是真正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不是運動戰)。毛主席提醒前方將領,目前情況與過去國內戰爭根本不同。不能回想過去的味道,還要在目前照樣再做。
9月25日,也正是平型關戰鬥的那一天,毛致電周恩來、劉少奇、楊尚昆、朱瑞並告朱德、彭德懷、任弼時,指示:“整個華北工作,就以游擊戰爭為唯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民運、統一戰線等等,應環繞於游擊戰爭。華北正規戰如失敗,我們不負責任。但游擊戰爭如失敗,我們“應負嚴重責任。”
毛主席一再電示,就是要將全軍統一於游擊戰爭指導思想之下。但是,八路軍剛出師華北,而且正當日軍猖狂進攻的情況下,給日軍迎頭一擊,打一個平型關這樣的仗,對振奮人心,廣泛發動群眾,為今後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來說,也是極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