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逸(1892—1974),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生肖:龍。海南省文昌縣人。
早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堂和廣東陸軍速成學校,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並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
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
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第73團參謀長(團長周士第)、第11軍第25師第73團參謀長(團長黃浩聲,黨代表陳毅)。
1929年12月參與領導“百色起義”,並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歷任中共右江前敵委員會委員兼紅7軍軍長(書記兼政委鄧小平,總指揮李明瑞),中共湘贛邊河西臨時總前委總指揮(書記滕代遠)兼紅7軍軍長(政委許卓),紅3軍團第7軍參謀長(軍長李明瑞,政委葛耀山)、軍長(政委張文彬),中革軍委總參謀部作戰局局長(部長葉劍英)、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葉劍英、劉伯承)兼作戰局局長,紅軍副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劉伯承、葉劍英、劉伯承)和作戰局局長;參加了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中央蘇區反“圍剿”的作戰指揮。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相繼任中革軍委副總參謀長兼紅8軍團參謀長(軍團長周昆,政委黃甦),紅軍陝甘支隊副參謀長(參謀長葉劍英),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葉劍英)兼紅一方面軍副參謀長(參謀長葉劍英),軍委後方辦事處參謀長(辦事處主任周恩來),中革軍委委員(主席毛澤東),紅軍總部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劉伯承)。
1937年春前往廣州、香港、南京、武漢、福州和桂林等地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全國抗戰爆發後,參與領導新四軍的組建和整編工作。先後任新四軍參謀長(軍長葉挺,政委缺編)兼第3支隊司令員(政委缺編,副司令員譚震林),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政委缺編,副指揮徐海東)兼第4支隊司令員(政委鄭位三),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新四軍副軍長(代軍長陳毅,政委劉少奇,代政委饒漱石)兼第2師師長和淮南軍區司令員(政委鄭位三)、抗日軍政大學第8分校校長。
抗戰勝利後,相繼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書記饒漱石),新四軍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軍長兼司令員陳毅,政委饒漱石),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陳毅,政委饒漱石)兼華東軍政大學校長、山東軍區司令員(政委康生),第三野戰軍暨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第一副司令員粟裕)兼山東軍區司令員。
1949年8月起,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二書記(至1955年,書記葉劍英),中共廣西省委書記(1949—1952)、省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5),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廣西軍區司令員(1949—1951)兼政治委員(1949—1952),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1953),中央軍委人民武裝力量委員會副主任(1962),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1962—1969)。
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是中共第七、八、九、十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