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對《伊索寓言》中農夫和蛇的故事,一定都不陌生吧?
寒冷的冬天,一位農夫發現路邊有一條凍僵的蛇,本該拂袖而去,可他卻心生憐憫,把蛇放到懷裡,用身上的熱氣溫暖它、拯救它。
按照“救命之恩大於天”的古理,蛇甦醒後應該感恩於農夫,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蛇不僅沒有感恩,反而恩將仇報,還咬了農夫一口。
看到這,大部分人都認為蛇過於冷血,對自己的救命恩人沒有一絲憐憫,因此斷定蛇類擁有著最惡毒的“蛇蠍心腸”,但這麼想有科學依據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事實上,蛇類本身就是一種冷血的爬行動物,而這決定了它的大腦中壓根就不存在產生情感的那一部分腦細胞。
因此,它們不會知道感恩為何物,在遇到危險時,會本能地作出兩種反應:要麼進攻,要麼逃跑。
當剛剛甦醒的它,在看到自己躺在農夫的懷裡時,本能地選擇進攻,這才導致了農夫的死。
當然,要想搞清楚蛇身上這種不懂感恩的“蛇蠍心腸”,我們還要從大腦的結構層面來一探究竟。
大約3.6億年前,彼時的地球,屬於爬行動物的時代。
為了適應陸地生活,當時的爬行動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腦”,也稱“爬行腦”。
這種本能腦,從結構上來說,只有一個原始的反射模組,是非常簡單的。
可是,簡單不意味著無用。
最初的本能腦,有一種特性與如今的大腦無異,那便是可以讓爬行動物對環境快速做出反應,比如遇到危險就攻擊或者逃跑,遇到獵物就捕食,遇到心儀的異性就追求……
如果把這種特性反應到人身上,就好像我們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熱水壺,會做出迅速縮回來的保護性反應一樣。按照這個保護反應的機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蛇會在甦醒後迅速咬了農夫一口了。
這麼想來,《農夫和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蛇類冷血的同時,更告訴了我們大腦的結構層面是非常複雜的,為了瞭解這種複雜程度,我們還要回到大約2億年前。
在爬行動物之後,屬於哺乳動物的時代,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來了。
為了適應環境,哺乳動物要保持恆定的體溫,而且進化出了情緒。
有了情緒,就有了更多的生活動作,不同的情緒會引導著它們做出不同的生活動作。
恐懼情緒可以讓他們遠離危險,愉快情緒可以增強同伴的親密度,傷心情緒可以引來同伴的同情和關愛。相應的,哺乳動物的大腦中也發展出了一個獨特的情感區域,腦科學家們稱之為“情緒腦”。
情緒腦操控著人類的情緒,使得我們往往會根據情緒作出不同的反應。
生活中別人不小心打碎了你最心愛的茶杯,你往往會出現傷心和憤怒的情緒,為失去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傷心,為別人的行為感到憤怒,導致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工作時總是分心,對別人怨恨在心。
這種怨恨的情緒,以及悶悶不樂的行為就是情緒腦驅動的。情緒腦使我們不能控制情緒,以至於讓我們無法作出理智的判斷。
面對這種情況,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我們對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斷呢?這就需要從250萬年前說起。
彼時,人類才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在大腦的前額區域進化出了“新皮層”,這個人類獨有的新的腦區被稱為“理智腦”。
有了理智腦,人類產生了語言,創造、藝術、科技,隨即建立了文明,這使得我們富有遠見、善於權衡,能立足未來獲得延時滿足。
西漢時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可以很好地佐證這一點,。
勾踐是個有遠見、理智腦強大的人,戰敗期間在吳國卑躬屈膝,一直隱藏自己復仇的情緒。
用三年時間臥薪嚐膽,贏得吳王的信任,最終實現復仇偉業。
如果沒有富有遠見、善於權衡的能力,他的復仇之路不可能實現,而這一切得益於人類獨有的理智腦。
看到這,很多人可能會因為獨有的理智腦而沾沾自喜,但我想給大家潑一盆冷水,因為比起本能腦和情緒腦,理智腦實在是太弱小了。
大腦的近860億個活躍細胞中,理智腦只佔了近兩成,它對大腦的掌控能力遠遠低於本能腦和情緒腦。
最主要的是,理智腦距離心臟最遠,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會出現供血不足的現象,繼而導致大腦一片空白。
種種跡象表明,理智腦對大腦的控制能力很弱,也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做出的大部分決策往往源於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腦。
在本能腦和情緒腦的控制下,我們即時滿足、目光短淺、我行我素。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比如很多人不喜歡閱讀文字書籍而沉迷於短影片帶來的即時快感;比如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失控和別人發生衝突,做出事後讓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本能腦和情緒腦就這樣控制著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屢屢做出本能但並非正確的判斷。
最令人無奈的是,弱小的理智腦每一次和本能腦、情緒腦對抗的時候,總是敗下來,甚至有時它還沒有來得及啟動就已經被本能和慾望滅殺了。
說到這,你或許會為理智腦的弱小而沮喪。
在這種與生俱來的大腦結構下,一般人確實只能透過天性和感覺野蠻成長,能不能踏上主動覺醒和科學成長的道路全靠運氣。
但是,現在沮喪還為時過早,因為我們的理智腦後天是可以變強的。
只要遵循科學方法和持續的練習,就能讓理智腦加速變強。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理智腦來驅動本能和情緒,三位一體,分工合作,最終讓我們的大腦能夠更好地運轉起來。
想知道怎麼做嗎?下一次我們再來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