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釋出了一份關於未來全球電動汽車佔有量的預測報告,根據報告,他們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電動汽車將佔總數的31%,達到6.72億輛。不過,相對於全球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和管理部門在全球範圍內做出的努力和期望,這個數字明顯低於預期。
在報告中,EIA估計,到2020年電動汽車和燃油動力汽車在全球的註冊數量為13.1億輛,基於全球經濟的發展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汽車註冊數量將達到22.1億輛。在這個預測資料中,包含了柴油發動機車型,他們預測其銷量在2023年將達到頂峰,之後其銷量將開始下降,而電動汽車的銷售佔比將提高。
此次釋出的報告中,EIA將全球的國家分為了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和非OECD國家。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立於1961年,目前有38個國家參與了該組織,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不過相對而言,《巴黎協定》在推動全球電動汽車發展和減排方面的作用更大。
對於這兩個國家群體,EIA預計到2050年屬於OECD國家的電動汽車佔比將達到34%,而屬於非OECD的國家將達到28%。
目前,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每千人擁有電動汽車的數量為530輛,到2050年,這個數量將基本保持不變;而在非經合組織成員國裡面,目前每千人擁有的電動汽車僅為92輛,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173輛。
此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20年實現了全球最高的電動汽車銷量,並且電動汽車的佔比達到6.2%。不過從電動汽車普及度來看,挪威仍然是全球電動汽車佔比最高的國家,2020年已經達到了75%。
不過,有相關人士表示,這份報告做出的預測顯得有些“匆忙”,它的出現背景是基於當今國際社會的政治和技術前提下做出的,而從現在到2050年這29年的時間,世界的格局和發展或將出現很大的變化,技術也將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屆時也許全球電動汽車行業會與預測有很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