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抖音影片上,“脆皮五花肉”又火了。
脆皮五花肉截圖。來源/抖音@大白飯
脆皮五花肉。來源/抖音@御見廚師-孟憲斌
兩年前它就火過一陣,這次捲土重來,陣勢更大,與之相關的點贊數動輒超過百萬。點贊數忠誠地表達了吃貨們對美食的喜愛。
不過,對五花肉來說,這只是它眾多吃法中的一種。
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從東北到南國,再到西南邊陲,五花肉化身不同的形態,滿足著各地食客挑剔的味蕾。下面,就來說說,哪裡的五花肉最好吃。
1回鍋肉
川菜雖然名品頗多,但回鍋肉算得上數一數二。
四川當地媒體曾組織過一次最能代表川菜的“巴蜀十二品”評選活動,結果回鍋肉以絕對優勢稱雄。
正宗的回鍋肉,取材於四川本地的“成華豬”身上的“二刀肉”,再配上郫縣豆瓣、甜醬、德陽醬油和香蒜苗,吃起來軟糯滑嫩。所謂“二刀肉”,就是屠戶旋掉豬尾巴那圈肉後,靠近後腿的那塊肉,因為是第二刀,顧名思義二刀肉。
香氣逼人的回鍋肉。來源/網路
講究的好處自然是好吃,缺點則是難以大範圍推廣,像四川連山回鍋肉,一頭豬隻能炒四盤,雖然凸顯選料之精,但對全國的食客來說,則有點殘忍,而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與二刀肉“肥四瘦六”的特徵最為接近,於是被用來取代了“二刀肉”,回鍋肉由此得以流行全國、走向世界。
要做好回鍋肉,首先肉片不能太厚,控制在0.3釐米左右;其次,煸炒火候也要掌握好,時間長了瘦肉纖維老化,肉會比較柴;第三,放調料的時機,肉片捲曲時放入豆瓣,辣椒的紅色融入油中時再放甜麵醬和豆豉,之後加料酒和白糖,最後加蒜苗等,這樣炒出來的回鍋肉氣味鮮香,油汁紅亮,顏色鮮豔。
在其他地方人看來,回鍋肉不過是川菜眾多美食中的一種而已,但對川人而言,回鍋肉甚至上升到精神圖騰的地步。當地人說,回鍋肉是川人的九轉仙丹,哪怕一天辛勞後餓得偏偏倒倒來撒不起,只要來上一盤迴鍋肉加兩鬥碗白米乾飯,肉片和油湯湯一併洗白,頓時神清氣爽,元氣恢復。著名川籍作家車輻先生,在困難時期把郭沫若寄給他的三封信賣給了成都市文化局,所得費用就是為能吃上幾頓回鍋肉。
回鍋肉配白米飯。來源/網路
不光民間如此,朱德、鄧小平、陳毅這些四川人,最喜歡吃的菜也是回鍋肉。朱德雖然患了糖尿病,還是擋不住誘惑,會偷偷吃上一兩片。鄧小平過生日,回鍋肉是必備菜。2009年除夕,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映秀鎮看望臨時板房內的受災群眾,還親自為鄉親們炒了碗回鍋肉,可見回鍋肉在川人心頭的分量有多重。
2臘肉
臘肉的“臘”,在古代讀作“xi”,是一種肉類加工方法,即將鮮肉以鹽或醬醃漬後再行風乾,是為“臘肉”。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說的“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就這個意思來說,“臘”與東北燒烤裡的“烤”相似,囊括世間萬物。但大多數人基本上預設是臘豬肉。
臘肉切片。來源/網路
與回鍋肉相比,臘肉有兩個特點比較突出,其一:地域上更廣泛,在川、雲、貴、湘、陝以及重慶等地均可見到,很難說哪一個更正宗;其二,選材上更寬鬆,沒有回鍋肉要求那麼嚴格,只要是肉即可。但要真正做到色香味俱全,還得是用豬五花肉做原材料。
用五花肉做出來的臘肉,表面顏色金黃泛光,內裡紅白層次分明,僅僅看著就令人很有食慾。做熟後切成薄薄一片,肥肉部分亮晶晶地微黃,香而不膩,瘦肉部分,咬勁十足,越嚼越香。
每年冬至前後,是製作臘肉最好的日子。以四川臘肉為例,將醃製好的豬肉掛在燒柴火的灶口,利用柴火燃燒產生的青煙熏製。有條件的人家,還建有專門的燻房,使用木炭、木屑等。燻好後的臘肉,通常還要再經過3-4個月的保藏方能達到食用的最佳風味。這類製作方法,在中華大地已經沿襲了數千年。
據傳4600年前,蚩尤與黃帝、炎帝的聯軍作戰失敗後,逃回今天的湖南一帶,其軍隊便攜帶著用鹽醃製燻乾的臘肉在大山裡遊走。從此,臘肉的做法便在西南一帶流傳下來。有明確記載的是《易經》,其中提到:“晞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意思是說將肉放在陽光下曬去水分後放入火中烘烤,就叫作臘肉。
曬臘肉、臘腸。來源/網路
真正意義上與今天臘肉接近的,則要到宋代。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寫過一首《吳春卿郎中餉臘豬肉戲作古句》,其中寫到:“霜刀削下黃水精,月斧斫出紅松明”,說的是臘肉的色與形。
比他時代稍晚的陳元靚在所編《歲時廣記·煮臘肉》中寫到:“去歲臘月糟豚肉掛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講的則是做法。明清時期,臘肉更為普及。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一回寫元代才子王冕時提到:“或遇秦家煮些醃魚、臘肉給他吃。”
臘味煲仔飯。來源/網路
時至今日,臘肉本身已經超出了美食的範疇。就像《舌尖上的中國》評價臘肉時所說的那樣:“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漂泊在外的遊子,每次返鄉後再出發,總要帶上一點臘肉,想家的時候或蒸或炒上一塊,就能慰藉心中那難解的鄉愁了。
3酸菜白肉
酸菜和五花肉,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但把這兩樣合在一起做成菜、還成為地域特色的,則是東北人。
酸菜白肉。來源/網路
酸菜的原料,是當地很普通的大白菜。秋末冬初,加水和鹽,放入缸裡慢慢發酵,二十多天即可。酸菜之所以在東北流行,一定程度上是當地冬天太冷的緣故。過去沒有蔬菜大棚,入冬後的幾個月裡,酸菜是大多數東北人貓冬的主要蔬菜來源。
經過醃製的大白菜,與五花肉形成絕配。本來寡淡的酸菜,藉由豬肉的油水滋潤起來;而白肉則藉著酸菜去油解膩。做法上有點類似回鍋肉,五花肉在與酸菜會合之前,先要用白水煮透,撈出來切片,加上酸菜一起燉。有條件的話,還會在上面加上豬血灌製的血腸。
在東北飯桌上,這是一道響噹噹的硬菜。
酸菜白肉燉血腸。來源/網路
這道菜同樣是老百姓智慧的結晶。當年,東北是滿族人的天下。滿族的頭頭祭祀喜歡用白肉。祭祀結束後就把這些肉賞賜給大臣們,不過,滿族傳統的白肉是清水原味,不加鹽,吃起來沒啥味道。後來人們給它配上酸菜,一下子找到了白肉食用的正確方法。
不妨想象一下,數九寒冬,外面大雪紛飛,一群人坐在桌前,吃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酸菜白肉鍋,整個人一下子就暖和起來。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東北人為什麼那麼熱愛這道菜了。
圍坐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酸菜白肉。來源/網路
4紅燒肉
如果說,上面三道菜都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那麼紅燒肉可算是流行範圍最廣的了。肥瘦相間、紅白相映的五花肉,似乎天生是為紅燒肉準備的。經過製作的五花肉,肥而不膩,瘦肉筋道,色澤紅亮誘人,入口酥軟,圓滿解決了人們吃肉方面肥與瘦的糾結問題。
紅燒肉。來源/網路
紅燒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5世紀。北魏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紅燒肉的具體做法,這是目前傳世文獻中的最早記錄。明清時期,紅燒肉這道千年美食依然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而且烹飪技法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清代學者、美食家袁牧在《隨園食單》一書中介紹了三種紅燒肉的做法:“或用甜醬,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醬。每肉一斤,用鹽三錢,純酒偎之;亦有用水者,但須熬幹水氣。三種治法皆紅如琉泊,不可加糖炒色。”
到了今天,紅燒肉在做法上更加豐富。湖南紅燒肉喜歡搭配幹豆角;江西的喜歡加入當地盛產的竹筍,同時還會加些紅辣椒和高度白酒;江浙一帶喜歡放梅乾菜;無錫的搭配麵筋;上海的搭配百葉結。這些配料的加入,往往使得肉的味道更加豐富。
在紅燒肉這道菜上,有兩個人貢獻很大。
一個是蘇東坡。作為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曾專門寫過一首《燒肉歌》:“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歌中內容是蘇東坡的經驗總結。1077年,他任徐州知州。當年夏天,黃河決口,徐州城被洪水圍困,蘇東坡帶領全城百姓築堤保城。老百姓感其行,殺豬宰羊送到他府上。蘇東坡推辭不掉,就將送來的豬肉做成紅燒肉,回贈給參加抗洪的老百姓。百姓吃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稱之為“回贈肉”。而他在杭州任知州時,再次燒肉款待民工。如今,“回贈肉”成為徐州的傳統名菜,而他在杭州做的紅燒肉,則被後人親切稱之為“東坡肉”,成為一道江南名菜。
蘇東坡畫像。來源/網路
第二個是毛澤東。湖南紅燒肉又被稱作毛氏紅燒肉。據毛澤東的同班同學周世釗回憶,當年他們在湖南第一師範上學時,該校每週六都做紅燒肉,用的是湘潭醬油加冰糖、料酒、大茴慢火煨成,肉用帶皮的五花三層,八人一桌,足有4斤肉,從這時起就愛上了這個菜。
毛式紅燒肉。來源/網路
所以,紅燒肉已經不僅僅是一道菜,其本身還承載了珍貴的歷史文化!
5爛肉面、風醬肉
相比於前面幾種做法,爛肉面和風醬肉就比較小眾了。
爛肉面是老北京名吃。老舍在《茶館》裡這樣描寫“爛肉面”:那年月,時常有打群架的,但是總會有朋友出頭給雙方調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經調人東說西說,便都喝碗茶,吃碗爛肉面(大茶館特殊的食品,價錢便宜,做起來快當),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了。
老北京名吃爛肉面。來源/網路
這是個廉價的飲食。所謂“爛”,一是說肉爛;二是說肉本身的不講究,都是趁肉鋪收攤時買人家的碎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爛肉面一度銷聲匿跡,但很快重出江湖,並出現在不少高階酒店的選單上,只是碎肉換成了五花肉。
風醬肉是四川羌族的一種特產,選用的原料是豬五花,製作辦法是不用煙燻,透過自然風乾。制好的風醬肉,少則存放一年,多則三五年,放的時間越長,色、香、味越佳。20世紀初,英國旅行家亨利·威爾遜到瓦屋山採集標本時,品嚐了風醬肉後讚不絕口,專門寫文章在西方報紙上介紹這款美食。
羌族風醬肉。來源/網路
民以食為天,五花肉能夠跨越地域和時空的障礙,持久地受到吃貨們的青睞,自然與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不無關係。
至於說五花肉哪裡最好吃,只能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