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當地時間10月29日,58歲的史蒂夫·愛德華以3小時42分完成了自己的第918場馬拉松,距離他實現1000場全馬的世界紀錄目標又近了一步。
在918場馬拉松中,史蒂夫以sub330的成績完成了800場,他的平均成績是3小時19分,平均配速4:42/公里,跑馬的數十年裡,史蒂夫的腳步早已遍佈了世界各地。
1963年,史蒂夫出生在英國坎普登,他本職是一位IT行業的工作者。1981年,18歲的史蒂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場馬拉松,和多數英國人一樣,他參加馬拉松的契機是為了慈善募捐。但十分討厭越野運動的史蒂夫沒有想到,自己卻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這項距離42.195公里的運動。
史蒂夫最初設立的目標是完成100場馬拉松:“我20多歲的時候注意到,跑馬拉松的人都很年輕,但沒有人完成過100場馬拉松,所以我給自己設立了第一個目標。”
目標明確後,史蒂夫開始了更加嚴格且認真的訓練,並按部就班地朝著100場的目標前進。當他完成第71場後,他遇到了一位同樣愛跑馬的朋友理查德,並加入了當地的100場馬拉松俱樂部。1990年,28歲的史蒂夫完成了第100場,收穫了自己的第一項世界紀錄。“感覺很酷很爽,但在那之後我就在思考,然後呢?”
“我在馬拉松的路上究竟可以走多遠?”有了這個疑問,史蒂夫決定去追逐一項聽起來很遙遠的目標——1000場馬拉松。
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如今兒孫滿堂的史蒂夫坦言,家人們都為了自己做出許多犧牲。“我的太太每場比賽都會陪著我,她給予了我很大的支援,沒有她,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同時,我也很慚愧,因為我需要大量的時間訓練,因此減少了陪伴父母的時間。”
2008年,他連續10天跑了10場馬拉松,用時35小時20分打破世界紀錄。
2012年11月,他以330的成績完成了第500場馬拉松。
2014年,他以3小時24分完成第600場。
2015年10月,第700場,平均成績達到了3小時17分55秒。
2017年10月,在英國伯明翰,他將這一數字累積到了第800場。
2020年2月,第899場,平均成績3小時19分19秒。
今年10月17日,他以3小時35分完成了第917場。而他的目標,是以平均成績330的成績完成1000場馬拉松。
跑馬拉松不僅需要一腔熱血和激情,更需要一副健康的體魄和科學的訓練。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史蒂夫必須平衡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和跑步三者之間的關係,為了節省時間,工作繁忙的他只能利用午飯時間抽空進行訓練。
2016年,史蒂夫將自己的個人經歷寫進了個人自傳《The man incide the machine》一書中,他也在書中敘述了幾十年堅持背後的推動力,以及自己如何保持平均每兩週一次的參賽頻率。曾不間斷跑步53年的英國馬拉松傳奇人物羅恩·希爾還為這本書寫了推薦語。自傳出版後,史蒂夫將所得收入捐贈給了一家位於斯托的護理機構,跑馬的幾十年間,他也和妻子特蕾莎一起為慈善機構捐贈了超過2萬5千英鎊的善款。
史蒂夫被英國的媒體稱為“馬拉松人”,大家都知道了他要完成1000場馬拉松的目標,但很少有人瞭解,如果完賽時間沒有達到史蒂夫的目標,即便順利完賽,他也不會將那次比賽算做1000次目標之內。
“我的人生目標很明確:成為全球第一位以平均330的成績跑滿1000場馬拉松的人,但是隨著自己年紀漸長,我也在擔心是否能完成這個目標,擔心自己會在哪一天因為傷病而不得不終止,但我感到很幸運,自己保持著平均每兩週一次的參賽頻率,目前看來,身體狀況依然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