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改變的願望和不改變的動力之間,存在著嚴重的衝突。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打過一個經典的比喻:我們想要讓車執行,卻一隻腳踩著油門,一隻腳踩著剎車,能量和動力就在這樣的空轉中痛苦地消耗著。
——《了不起的我》陳海賢
週二 | 視野
全文共3526字,閱讀時間9分鐘
焦慮是個好東西
曾看過李子勳老師的一個節目,有一個姑娘因為戀愛不順,開始暴飲暴食,瘋狂地吃,吃了之後再吐出來。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是找到了。不過李子勳老師觀察的結果是,這姑娘暫時不會改變,因為她現在看起來很適應,心理沒有衝突。只是她的家長焦慮了。
是呀,沒有心理衝突,也就不會有動力去變。就好比假如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那麼些育兒知識,也就不會焦慮。
但可惜,我們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無處不在的育兒知識在打破著我們的舊有經驗,讓我們的認知失去了平衡,這種新舊觀念的不一致就讓我們產生了焦慮。
我們焦慮了,認知不平衡了,改變也就可以發生了。這就是心理學上很基礎,又運用很廣泛的理論——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的經歷是令人不快的,所以人們有動力去減少失調;這類似於減少飢餓或口渴等內驅力因素的過程——只不過在這裡,內驅力來自認知上的不適,而不是生理需要。”(《社會性動物》)
有了焦慮,改變還是很難
我們焦慮了,就會想要改變。有意思的是,有時候我們只會改變自己的認知,讓自己達到心理平衡。
比如說我眼紅別人賺錢多的時候,就會安慰自己,怎麼活都是活。再比如說,看到雙十一的東西便宜了,自己買早了買貴了,會安慰自己說,我是買貴了,可我用得早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認知上改變了,雖說吃不到葡萄,但是心理也平衡了呀。
這種方法小孩都會用。我娃最近喜歡嚼口香糖,他說口香糖就是他的癮,跟大人的煙癮一樣。(我家娃爸不抽菸,我們會在影片聊天的時候勸爺爺別抽。)有一次,我向他要一塊口香糖。他說,我還不是給你了,口香糖太甜了,你吃了會胖。
你看,他不想給我,又怕我傷心,就換了種思路,他一下子就認知平衡了,也想要讓我認知平衡。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看到了好的方法,心動了,等到想用的時候,又會想還是算了吧,太麻煩了。明明有好方法,因為嫌麻煩而不用,我們心裡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是一位好家長,焦慮就產生了。
為了讓自己不焦慮,我們會這樣安慰自己,“現在的方法是好,可是我媽以前就是那樣教育我的,我不一樣生活得挺好。”於是,我們又開始重複老路,按照舊經驗來教育孩子。
焦慮是緩解了,不過就是容易陷入惡性迴圈。
改變很難,為什麼?
我生完孩子之後,每年都會有一個目標——減掉小肚子。結果7年過去了,沒生二胎,小肚子依舊在腰間鬆垮地待著,甚至還出現了越來越膨脹的態勢。只因為我安慰自己,我除了寫稿,還得照顧孩子,哪有工夫運動呀。
為什麼我們那麼不想改變,即使知道改變了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好處?
最近看了本書,叫做《了不起的我——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作者是陳海賢。
1
他提到了我們在設定目標、想要改變時,會受到兩種影響,一個是期待的好處,一個是經驗的好處。
目標會帶來期待的好處。期待的好處是想象中的好處,比如改變了對話的方式,就會收穫一個好脾氣的孩子;堅持鍛鍊就會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但是我們更容易被經驗的好處牽著鼻子走。相比於期待的抽象好處,經驗的好處是具體的,比如說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再比如說孩子發脾氣時,我們以暴制暴,快而有效。
內心的小人選擇經驗的好處顯得極為自然,這是本能。況且期待的好處遠在未來,而經驗的好處是近在眼前。
經驗是什麼?經驗就是我們以前面對焦慮,或者是處理問題時的方法。處於經驗之中,也就是處在心理的舒適區。
“什麼是心理舒適區,是周圍熟悉的環境嗎?並不是,而是熟悉的應對環境的固有方式。走出熟悉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走出了心理舒適區。只有改變了應對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適區。”——陳海賢
心理舒適區到底有什麼好處,會讓人沉在經驗之中,無法自拔呢?
因為心理舒適區可以帶來控制感,這是安全感的來源。它曾經保護了我們,比如前文提到的那個暴食的姑娘,她用暴食來保護自己,因為她曾被男朋友拋棄了,她從偶然一次的暴食找到了控制感。
這種方式不健康,可這是她作為一個青少年保護自尊,進行自我防禦的手段。用這種方式,她會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
如果我們深入地挖掘一下自己的內心,也會發現一些極為不合理的行為。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心結,在限制著我們做出改變。
說起改變,得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蘇敏。近兩年來,57歲的蘇敏在網上爆紅,因為她敢於逃離家庭,為自己而活,一個人,一輛車,自由瀟灑,浪跡天涯。
x
不少人羨慕她的改變,佩服她的勇氣。不過,她的這個勇氣,是在心理舒適區已經保護不了她的情況下,被逼出來的。
在出走之前的30年,甚至更長時間裡,面對父母,面對兩個弟弟,面對丈夫,甚至是面對女兒,她所有的應對方式就是剋扣自己。
剋扣自己,也是她能掌控環境的方式,是她的心理舒適區,雖然極不舒適。
還在上學的時候,她得利用課間20分鐘的時間,回家給弟弟做飯;
上了班,她得剋扣自己的工資,讓父母可以在城裡安上家。
只有剋扣自己,作為長女,她才覺得自己有用,她才覺得這個家還離不開她,這個家還是她的家。
婚後,她用同樣的方式剋扣自己,即使丈夫和她對賬、AA,36歲和丈夫分床睡,為了保持住這個家,她做出的努力依然是剋扣自己,緊著丈夫的口味做飯,等丈夫睡覺了,她才能享有客廳、電視的使用權。她迎合著丈夫的一切,喜好、口味甚至是說話。
即使這樣剋扣自己,卻也得不到任何好處。母親讓她趕緊還錢,不然就斷絕關係;丈夫則在她開車外出的時候,討要ETC的過路費。
“裡外都不是家人,我圖個啥。”
陳海賢這樣說:“我們不能一味責怪那些阻礙改變的行為,更不能責怪心理免疫系統,因為它曾經保護了,也許現在還在保護著弱小的我們。”
“我們的舒適區就像是一個盡職的老奶奶,為了保證安全,百般阻攔我們到新的地方去。但終有一天,我們要掙脫她的懷抱,開始新的旅程。”
改變的本質是加入新經驗
在認知失調的情況下,除了改變原有的認識,讓自己心理得到平衡之外,還可以透過增加更多的認知和經驗,來彌合原有認知之間的差距。
蘇敏剋扣自己,結果得了抑鬱症。有一次面對丈夫的質疑,她氣不過,拿著刀朝自己的手腕劃了兩下,丈夫絲毫不為所動,直到她拿著刀朝著自己胸口捅,等捅到第三刀,丈夫這才想著打120。
“自殺過了,就不想再去死。”“如果有一天,你也被生活逼到了這個份上,無處可躲,除了死,就只能逃了。”
她想逃離這個家,卻被困於母職,只能沉浸於穿越小說之中,想象著自己能像小說裡的主角那樣,穿越時空,主宰自己的命運。
有一次,蘇敏上網搜穿越小說時,看到一位旅遊博主分享自己自駕遊的經歷。她突然心中一片開朗:原來人還可以這樣過日子。
這就是透過增加更多的認知,來改變自己的狀態。
在經過了兩年的精心籌備之後,她開始了自駕遊,這一出走,就是一年多。
這次出走,她不再是女兒、母親、妻子,她是她自己。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她感受到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她對別人好,別人對她更好,她的付出不再是扔到海里的石頭。
她走出了極不舒適的心理舒適區,找到了新的活法,她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3月,蘇敏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奢侈品廣告。
她受到了迪士尼樂園副總的邀請,免費遊玩上海迪士尼;登上了《紐約時報》;接受了央視的採訪;她還出了書,名為《年過五十,我決定“離家出走”》。
蘇敏自駕遊期間獲得了很多網友們支援,也有不少人表示希望能擁有像她一樣的生活,於是,她決定沿途送出1000朵鮮花給同齡女性,希望自己在旅途中收穫的善意與力量也能感染到他人。
2
我雖不是她的同齡人,也沒有收到她的花,她還是感染到了我。她讓我看到了“改變”的力量。
如今,我已經開始做出了一些改變,比如改變夫妻之間交流的方式,效果不錯;再比如開始跑步,這次我很有信心堅持下去;再比如,我一直抱怨自己工作的時候太孤單,如今也和一位朋友一拍即合,兩人上午在一起工作,孤獨的感覺緩解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至於這些改變能持續多久,只能說努力讓這些改變長久一些。
互動話題
你更傾向於遵從經驗還是做出改變呢?歡迎和我們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拓展閱讀
選父母如拆盲盒?孩子無法選擇父母,如果可以,他們一定不會選
“自由”與“規則”到底該如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