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自我時,我們便覺醒了。”
這是《家庭的覺醒》前言的第一句話。
《家庭的覺醒》的作者沙法麗.薩巴瑞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暢銷書作家。
在這本書的第一章就告訴我們,需要覺醒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01
“覺醒意味著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自己或他人認為我們應該成為的人,覺醒的家庭意味著每個人都表現出真實的自我。”
因為孩子本來就是覺醒的,父母的任務是鞏固孩子天生的覺醒意識。如果我們不覺醒,就會用錯誤的方式壓制了孩子天生的覺醒意識。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要從真實的自我說起。
作者認為,我們內心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希望與孩子親近的真實感受,另一種卻在用無理的方式對待孩子,讓孩子和我們疏遠。
這種非理性的一面就是“自我”。
“自我”是一種習慣性的反應,是一種求生存的狀態,是我們腦海裡常常出現帶有控制慾的、苛刻的、憤怒的聲音,由情緒所掌控。
02
“自我”是從哪裡來的呢?
它來自於我們小時候被灌輸的“應該”和教條式的要求。
我們常常被父母或大人要求:
“你應該優秀”、“你應該孝敬父母”、“你應該好好學習”、“你應該勇敢”、”“你應該保持環境衛生”、“你應該寬容”“節儉是好的”“你要每天刷牙”“吃飯要快”、“要細嚼慢嚥”“不能大聲喊叫”“說髒話是壞孩子”......
我們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免於因為不遵守要求受到懲罰或者教養的衝擊,就會錯誤的以為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自我”。
這也就是作者為什麼說“覺醒的家庭意味著每個人都表現出真實的自我”,那是因為我們平時表現出來的“自我”並不是我們內在真正的聲音,而是受過去的影響,他人的聲音在我們身上的複製。
有人可能疑惑:“這些‘應該’都是對的呀!”
不是這些“應該”不對,這些“應該”如果是人內在的需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那我們為之努力的方向,我們的內在是自由的、鬆動的、有力量的,是被允許的。
但是當我們內在充滿了“應該”的聲音和教條的話,這些聲音就變成了規條束縛了我們,甚至有些人將規條變成了繩子綁住了自己的手腳。
當我們做得不夠好的時候,當我們很累不想打掃的時候,當我們不想付出的時候、當我們很難投入學習的時候、當我們害怕不敢面對的時候、當我們做不到那些要求的時候......
我們不允許自己與這些內在的聲音不同,也無法接納孩子與之不同,控制就變成了必然。
03
要想覺醒,首先要對“自我”有所覺察。
“自我”大多起源於恐懼。
當我們感受到“擔心”、“失望”的時候,就是“自我”出現的時候。
“你這麼拖拉(懶、粗心、不自律等等),以後學習不好怎麼辦?”
“房間這麼髒也不知道收拾,以後怎麼能規劃好自己的生活?”
“我不給他買玩具,他會不會不開心了?會不會認為我不愛他了?”
“我說他,他不聽怎麼辦?”
“玩沙太髒了怎麼辦?遇到壞人怎麼辦?找不到路怎麼辦?”
......
這樣的聲音背後都是恐懼,有對這個世界的恐懼,有對自己的恐懼,這些恐懼都會變成對孩子的擔心表現出來。
“自我”也會以對孩子過分誇張的願景表現出來。
他以後要上名校。
他要成為行業的領軍人物。
他要會很多種才藝。
他學就要學最好。
孩子的成功為什麼對我們很重要呢,重要到我們都來不及分辨他們本來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喜好和追求,就是因為我們擔心孩子的未來。
自我總是表現出高高在上的樣子,以指責、說理的形式存在。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你怎麼又在玩遊戲?”
“快走,快走,別打擾我,沒看到媽媽在忙嗎?”
“你看看你寫得這是什麼,狗爬似的。”
“你今天必須把作業寫完再睡覺。”
我們無法掌握和其他人的關係,只能透過掌控孩子讓“自我”獲得滿足,所以,“自我”是脆弱的。
04
要想覺醒,需要以孩子為鏡,檢視自我。
當孩子喜歡遲到的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沒有條理、喜歡拖延?
當孩子軟弱膽小的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害怕權威、習慣討好?
當孩子說得多、做得少的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光說不練?
當孩子邋遢懶惰的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不喜歡打掃?
看到孩子焦慮的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很焦慮?
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看看我們是不是也在大喊大叫?
書中作者借孩子的嘴說:“醒醒吧,看看你自己,是時候改變了。為自己而改變,好讓我也可以擺脫你的負擔獲得自由。”
孩子的這些不被我們所認可的行為就是一面鏡子,在提醒我們需要改變,提醒我們把“孩子要改變什麼”變成“我可能需要改變什麼”。
當我們的內在沒有那麼多恐懼,變得安全;沒有那麼多規條,變得自由的時候,我們的孩子也會做自己,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樣子。
要想覺醒,需要回到自己身上。
當我們拼命想改變孩子的時候,感覺到孩子的行為非常讓我們憤怒和苦惱的時候,先回到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看看自己的內在是什麼樣的狀態?是一個受傷的孩子,還是堅定的大人?
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是恐懼羞恥,還是愉快平和?
自己的內在有什麼樣的聲音?是“你必須”還是“你可以”?
自己的渴望什麼?是渴望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可,還是渴望被愛、被關心?
當我們把意識回到自己身上時,才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有覺醒的力量和勇氣。
所以,當父母被孩子的行為所困擾,內心想到的不是孩子為什麼這樣,而是我可以怎樣時,就是覺醒的開始。
當我們和孩子在一起是享受,而不是“應該”這樣時,就是覺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