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有沒有必要?
讀過《水知道答案》的人都知道。水聽了好聽的話。就會凝結成好看的冰晶。何況胎兒是有血有肉的。科學也證明,草莓聽了好聽的音樂,都會長成個大的漂亮的樣子。由此可見,正面積極的影響和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什麼時候開始?
在你想要一個胎兒的時候就開始積極的心理導向。前幾天有一個朋友跟我講,大夫說她的胎寶寶心跳過快,她也沒跑步,沒緊張沒咋,怎麼就心跳過快了呢?聽她講話的語速,我就發現了,是因為她日常說話語速太快的原因。也比如你本身如果比較消極或者抱怨等等,那你就要有意識的去改變,還是那句話,你希望它成長成什麼樣子,那你就一定要示範給他感受。
當然,這首先要基於你對他的渴望和愛。愛夠用才有動力付諸行動。記得《完美孕40周》扉文有句話,嬰兒是那個可以讓你端著碗研究他臭臭性狀的人。事先可以讀一讀此類書籍,約莫建立聯絡。
第三,什麼時候開始外因干預?16周開始聽覺神經發育。意思就是說,人類幼崽的五官是從耳朵能聽話開始發育的。並不是說你這個時候給他聽他就能學到多少,而是說你透過外界聲音的刺激可以促使他聽覺神經的發育。聽覺神經發達的好處是什麼呢?比如有些人唱歌音把握的很準,而五音不全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聽覺不夠靈敏,輸入不對所以才會輸出不對。這就叫聰明,耳聰才會目明。
第四,聽什麼內容呢?
經典的,經久不變的。反正聽什麼都是聽。觀察過小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善於挑戰。還不會坐的時候樂於練習坐,還不會站的時候樂於練習站,不會走的時候樂於練習走。而並沒有人告訴他,嗨,你該學坐了,學站了,學走了……並沒有。可見,人之初,善於挑戰。我們日常說的白話文,對他挑戰不大。所以你給他的越複雜,當然這個複雜一定首先建立在積極健康經典的基礎上。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證明,腦神經樹突越多,腦容量越大。有超長記憶力和超長思考力的人,腦重量大於普通人。所以和影響聽覺神經是同樣的道理。並不是讓他記住多少,而是要刺激他的腦神經樹突增多。切記,他比成年人善於挑戰,正因為夠不到,才會一次一次的去嘗試,越善於嘗試,越能促進神經發育,直至夠到。
寫到最後,無論信還是不信,做了總比不做好。希望對你有幫助。願意分享胎教經歷的人,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