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9日清晨,天剛矇矇亮,太陽緩緩從地平線升起,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和往常一樣,湖南韶山的農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他們也因自己是韶山人民而感到自豪。
湖南韶山是毛澤東同志的家鄉,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每天都有人來這裡參觀,遊客絡繹不絕。最受歡迎的參觀地就是毛澤東故居,也就是韶山沖上屋場東邊的幾間茅草屋,雖然很簡陋,但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這天早上,劉少奇同志來到韶山沖參觀毛澤東故居,妻子走在他身旁,另外他們身後還有幾個隨行人員。剛到毛澤東故居,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大大的門匾,門匾上寫著“毛澤東同志故居”幾個大字。
劉少奇同志把手背到了身後,盯著這塊門匾看了好一會兒,不禁皺起了眉頭,然後又搖了搖頭。隨後他問旁邊的工作人員:“你們知道這塊門匾是誰讓這麼寫的嗎?”
工作人員面面相覷,紛紛搖了搖頭。
劉少奇也沒再追問下去,他思前想後,覺得這塊門匾的題字的確有不妥當的地方,便指著門匾的其中一個字,建議工作人員把這個字改了,這樣一來就不會產生歧義。
那麼,劉少奇究竟讓改的是哪個字?他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呢?後來這塊門匾改成什麼樣了呢?
毛澤東故居的第一塊門匾
毛澤東故居是韶山沖上屋場東邊的五間茅草屋,這是1878年毛澤東的曾祖父買下的。後來曾祖父去世後,祖父帶著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母親文氏來到五間茅草屋定居。從此以後,毛澤東一家人就一直居住在這裡。直到1919-1920年間,毛澤東的父母相繼離世,這個家才逐漸離散。
20世紀20年代以來,全國掀起了革命的浪潮,毛澤東帶領弟弟毛澤民、弟媳王淑蘭參加革命,將自己居住多年的家留給當地農民居住。後來,國民黨佔領了毛澤東故居,並將毛澤東故居出租給當地居民居住。
經過多年戰亂,毛澤東故居早已經被破壞,還好在戰爭平定之後,黨中央派人去毛澤東故居修補。為了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他們還讓當地的老人回憶毛澤東故居的具體樣貌。就這樣,毛澤東故居被複原成功了。
1949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解放,其中就包括長沙。同年10月,長沙專區代表團在當地領導的帶領下來到毛澤東故居參觀。當他們到達上屋場,走到毛澤東故居時,映入眼簾的是幾間破舊的房屋,看著十分簡陋,走進屋裡後發現並沒有什麼文物,也沒有毛澤東一家人的照片。如果單看這些,恐怕都不能判斷這是毛澤東故居。
第一塊門匾“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家”
湘潭縣委委員毛華初參觀完毛澤東故居後,深有感觸,毛澤東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黨、獻給了革命事業,但就是沒有給自己和家人一些時間,以至於毛澤東與父親母親的合照甚少。他覺得毛澤東故居門口缺少一塊門匾,如果有一塊醒目的門匾,參觀者也就會更容易找到這裡了。
於是,在10月18日上午,毛華初對毛月秋提議說:“老書記,現在新中國已經成立了,以後會有陸陸續續的人來參觀毛澤東故居,您看屋子前面是不是應該立塊門匾?”
毛月秋是毛澤東的族叔,他已經跟隨毛澤東鬧革命30多年。聽了毛華初的建議後,深以為然。他也覺得一塊門匾就相當於一個標誌,以後大家也便於尋找。
兩人已經決定要為毛澤東故居寫一塊門匾了,可是門匾上該寫什麼字呢?毛月秋詢問毛華初有沒有什麼想法,毛華初思考了一會,憨笑著說:“我也沒什麼文化,想不出一些別出心裁的文字。不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看大家都舉著毛澤東的像到處遊行,上面寫著“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不如我們就把門匾寫成‘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家’,這樣可以嗎?”
大家聽了毛華初的想法都十分贊同,於是毛澤東故居前面就掛起了一塊大大的門匾,由毛澤東的族兄毛宇居為其題字。這是毛澤東故居的第一塊門匾,但這個門匾僅儲存了幾年,就更換了門匾,這是為什麼呢?後來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毛澤東故居的第二塊門匾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來參觀毛澤東故居的人就越來越多,也有一些國際友人。1950年1月12日,蘇聯電影代表團來毛澤東故居參觀,他們是共和國成立以來接待的第一批外國友人。同年,毛岸英來到毛澤東故居參觀,這是他以長子的身份代表父親返回家鄉,對他來講意義重大。
1952年,為了更好地接待外來參觀人員,韶山鄉政府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對毛澤東故居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他們接下來還有修路的打算。一向崇尚節儉的毛澤東知道這件事後,堅決叫停了這項工程。
1953年,毛澤東在北京會見親友。毛澤東與親友正在聊天時,毛月秋提及了一名蘇聯攝影師參觀毛澤東故居的故事。3年前,這位蘇聯攝影師來毛澤東故居參觀,參觀結束後,不禁感慨:“毛澤東像列寧一樣偉大。”
毛澤東聽後沉默了一會,不緊不慢地說:
“列寧是偉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他在資本主義橫行的時代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可是毛澤東還算不上偉大,我們跟在蘇聯身後,社會主義才剛剛邁出第一步。”
毛月秋又對毛澤東說:“來自蘇聯和民主德國的客人都注意到了上屋場上掛的那塊門匾,嘴裡念著‘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家’,他們對這個門匾讚不絕口。”
毛澤東聽到後,連忙說:
“這個不妥,不妥。‘偉大’兩個字不是封的,我不敢當,哪裡會一寫偉大就偉大呢?我建議換個門匾。”
毛月秋他們回鄉後,將毛澤東的建議帶了回去,時任湘潭縣委書記的華國鋒趕忙召集縣裡幹部開會。他們廣泛徵集了各方面的建議,經過了幾次開會討論,最終決定將第一塊門匾撤掉,再替換一塊門匾。
就這樣,湘潭縣委將這件事報告給了湖南省委,經湖南省委批准後,1955年3月,工作人員撤掉了上屋場的第一塊門匾,將寫有“毛澤東同志故居”的第二塊門匾掛了上去。第二塊門匾掛上後,毛月秋始終覺得這塊匾內容不夠豐富,沒有第一塊匾的內容好。後來徐特立來韶山的一番講話改變了他的看法。
1955年5月,徐特立來到湖南韶山參觀毛澤東故居。後來他聽說了門匾被撤換的事,心裡對毛澤東充滿了讚美,他對毛月秋說:
“偉大不是整天說出來、也不是貼在牆上的,它靠的不是宣傳,而是靠人民的擁護與愛戴。人民早已把毛主席看作偉大領袖,但在毛主席眼裡,他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員。第二塊門匾不僅滿足了毛主席的意願,也符合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毛月秋點了點頭,徐特立又接著說:“更換後的門匾既典雅又樸實,在平凡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偉大。毛主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用到淋漓盡致,實現了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
毛月秋聽了徐特立的一番話後豁然開朗,一改他往日的想法。如今的他覺得第二塊門匾寫的字剛剛好,內容簡潔明瞭,表達準確。
與第一塊門匾一樣,因為種種原因,毛澤東故居的第二塊門匾也是儲存了幾年之後就被更換了,那麼,接下來關於這塊門匾還有什麼故事發生呢?
毛澤東故居的第三塊門匾
1961年4月2日,剛在廣州參加完中央會議的劉少奇,風塵僕僕地回到了寧鄉縣王家灣生產隊,他在這裡住了六天,在這六天的時間裡,他參與調研了農村的各種問題,與農民深入交流,並提出了各種解決方法。
毛澤東和劉少奇
1961年4月9日,這天早上,劉少奇同志來到韶山沖參觀毛澤東故居,妻子走在他身旁,另外他們身後還有幾個隨行人員。剛到毛澤東故居,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大大的門匾,門匾上寫著“毛澤東同志故居”幾個大字。
劉少奇同志把手背到了身後,盯著這塊門匾看了好一會兒,不禁皺起了眉頭,然後又搖了搖頭。隨後他問旁邊的工作人員:“你們知道這塊門匾是誰讓這麼寫的嗎?”
工作人員面面相覷,紛紛搖了搖頭。劉少奇也沒再追問下去。
但劉少奇思前想後,覺得這塊門匾的題字的確有不妥當的地方,便指著門匾上的故居二字,說:
“‘故’有‘過去’和‘去世’兩種意思,現在毛主席的身體康健,這個“故”字用得不妥,應該考慮把‘故’字改為‘舊’字。”
聽完劉少奇的話,在旁的工作人員十分驚訝,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個字的差別居然有截然不同的後果。在驚訝之餘,他們也為劉少奇主席嚴謹求真的態度感到十分敬佩。就這樣,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劉少奇說的這番話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不久之後,湘潭縣委將這件事報告給了湖南省委,經湖南省委批准,很快便將“毛澤東同志故居”改為“毛澤東同志舊居”,並請著名詩人郭沫若為舊居題寫了門匾。後來,這塊門匾一直沿用到1983年。
毛澤東故居的第四塊門匾
第四塊門匾與鄧小平有關。
1973年,鄧小平陪同加拿大總理訪問鄭州、桂林,訪問結束之後,特意去了一趟湖南長沙,來到了毛澤東的老家韶山。10月19日,在湖南省委領導的陪同下,鄧小平來到了毛澤東舊居。鄧小平前些年就想過來參觀,可惜一直太忙沒有時間,如今無論如何也要來一趟。
鄧小平一進門就被這裡吸引了,毛澤東舊居沒有什麼名貴的文物,只有簡簡單單的農具,跟普通農民的家庭並無太大區別。參觀完毛澤東舊居後,工作人員想邀請鄧小平照相留念,於是便鼓起勇氣問他:“小平同志,您這次來韶山要不要照一張相片啊?”
鄧小平毫不猶豫地回答:“照,當然要照了!”
只見鄧小平趕快整理好自己的著裝,抬頭挺胸,和周圍的其他人一起在毛澤東舊居前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如今這張照片被擺放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雖然他們都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始終會記得這些人。
1983年是毛澤東90週年誕辰,韶山管理局特意派人到北京,請鄧小平給毛澤東故居和紀念館題字。同年4月2日,鄧小平題寫了好幾稿,最終選出了最滿意的一稿,上面寫著“毛澤東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直到現在,毛澤東故居和毛澤東紀念館用的都是鄧小平的題字。
小結
毛澤東故居的門匾共經歷了四次更替,每一次更替都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發展現狀,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以後我們在參觀毛澤東故居的時候,不僅只看到毛澤東故居的表面,也會看到更深層次的意義。我們要領會毛澤東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學會劉少奇嚴謹科學的態度,學習鄧小平精益求精的品質。正是國家有了這些優秀的國家領導人,才能帶領中國共產黨走向正確的方向,帶領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們紀念這些偉人曾經居住的地方,也是為了學習他們身上特有的品質,讓年輕一代的我們始終受偉人的薰陶,讓國家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