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孩子慢慢長大#萬物都有其自然生長的法則,包括人類自己,記得小時候聽故事書上講:食肉動物幼崽的捕獵本領是媽媽教會的,食草動物幼崽躲避危險的本領也是媽媽教會的。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本領都是所有生物的自然屬性,這就像是老鼠天生會打洞,麻雀生兒鑽瓦縫一樣理所應當。很多人講為什麼動物園裡的獅子老虎不會捕獵呢?那是因人為餵養破壞掉了其生物屬性,成為了人類的寄生蟲。
反觀看人類自己,孩子天生具備自然成長的基因,並不依賴於父母的強制灌輸,這是大自然賦予的是億萬來進化的結果,人雖是萬物之靈,但也是自然之子,終究逃不過自然法則,人類就像被自己設定好了的遊戲裡面的人物一樣也被大自然提前設定好了,我們被侷限在這個空間內生存,並不能自己去改變自己的規則,這是萬物遵循的一種法則,並不為人類自己獨有。所謂的要對大自然有種敬畏之心,原因就在這裡,人類太渺小了。
如果否定大自然的力量,無限拔高人類自己的功勞,那無異於白痴,未免太自傲了,現實社會中太多父母往往認為自己有多麼多麼的偉大,管教子女是多麼的理所應當,實際上,權威本身會造就不平等,管教在一定意義上否定了個人獨立存在的事實以及在其之上的自然法則,阻斷了生命成長的規律,這就像馴化動物一樣,你讓它什麼都聽你的,當然省心又省事,但是孩子並不能當做動物來養,他是具有思考能力的獨立的個體,並不是誰的附屬品,不聽話具有反叛個性才是孩子們應具備的本質,是其創造自我的必備條件,反而過於聽話違背了個人成長的自然意志。
當然,父母的焦慮無非是擔心孩子走向歧途,想讓孩子有出息,這無可厚非,但問題是成人之間的規則是人為設定好的有真有假的物質世界,而孩子的內在成長卻無比需求匹配真實的環境,這種不一致性造就了孩子被過早的背離掉生命成長法則,而走向真假參半的外部世界。
要認清一個事實:很多孩子長大後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甚至走向歧途,其實並不是因為孩子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他被所在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等複雜因素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稱之為家庭環境,而周邊氛圍中的腐朽觀念,扭曲價值觀稱之為社會環境)
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給孩子提供一個愛與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真實的內外環境,而不是一味的去管教,去設定障礙,父母的問題在於以成人世界物質規則的評判標準去衡量孩子的價值,只重視強調其規則與平等,而忽視掉愛與自由,以此來規避現實風險。
規則必須得有,這是保障孩子內外環境自由的前提條件,平等也必須得有,這是保障自尊自愛的有效手段。但是愛與自由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風景的原動力,缺失掉這兩樣東西就如同無本之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越是懂事的孩子越不獨立,越沒有主見,實際上這是內在缺乏愛的表現,他們的內心是極其孤獨的。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也將永遠不是一個絕對真實的環境,更不會存在絕對的完美,我們父母並不是聖人,身在物質世界卻又要面對如此單純的需要真實環境的幼小生命是極其不容易的,但是至少我們應該有此覺悟,不要當一個無知者。
實際上,孩子需要的成長環境並不一定遍地都是陽光,因為生命是極其向上且富有能量的,只要有生命成長必備的環境,有時候甚至哪怕只有一條縫隙,他也會頑強的找到這個出口,所以,大自然雖然給了我們創造外部世界的機會,但是也沒有將創造自己內部世界的機會全部關閉掉,我們沒有必要那樣焦慮。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越小的孩子越依賴於真實,他們必須在真實的環境中建立自我,只要父母言行一致且都是內心真實所想,習慣於從人性本質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到自己觀念的侷限性,不要強迫孩子必須順應自己,這樣就提供給了孩子一個走向自我的機會,從而將來更為立體的應對這個複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