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本書,曾國藩讀了之後很受觸動,把自己的號改為“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這本書被他列為家族子弟必讀的修養之書。
它,就是袁了凡給兒子袁天啟寫的《了凡四訓》,也是此後幾百年最流行的家訓之一,有人稱它“東方勵志寶典”。
《了凡四訓》為何備受大咖曾國藩的推崇?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袁了凡像
從袁黃到袁了凡的翻轉人生
人一輩子,夠短暫也夠漫長,一般都會有那麼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對自己影響至深的,也許就那麼一兩個人。
袁了凡,在他六十九歲回首過往時,最最不能忘懷的,一定有孔先生和雲谷禪師。因為孔先生,他二十年鬱鬱寡歡、萎靡不振;之後,因為雲谷禪師,他三十多年活力滿滿、積極進取,直到臨終。
了凡十七歲時,那時還叫袁黃,一次偶遇雲南孔先生,孔先生得到邵雍《皇極經世書》的嫡傳,算出他們家之前的大小事全部應驗,甚至後來哪次考試考多少名,都完全相符,不由得一家人對其深信不疑。孔先生還算到,袁黃將來只能考中貢生,活到五十三歲就會去世,直到臨死都沒有兒子。
這可不是什麼值得期待的人生!此時的袁黃堅信命運已定,從此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作為一個讀書人,他甚至連書都懶得讀了。
一直到三十七歲,袁黃偶遇了生命中最最重要的那個貴人——雲谷禪師。
了凡問道圖
雲谷禪師是一代高僧,因為喜愛南京棲霞寺的清幽,幾十年間住山修行。他安詳穩重,一旦開口說話,便如空谷足音,攝人心魄。
袁黃聽君一席話,如醍醐灌頂,當時就領會了“立命之學”的要義,他馬上把自己的號“學海”改為“了凡”,一天也不想繼續做凡夫,“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一個煥然一新的袁了凡誕生了。
弘一法師特別喜歡寫這兩句話送人
袁了凡後來的人生,簡直就像開了掛,好事一件件接連發生,不僅活到七十四歲高壽,而且考中了進士,生了個兒子袁天啟(袁儼),後來也考中進士,完全顛覆了孔先生的預測。
《了凡四訓》寫了些什麼?
《了凡四訓》由四篇組成:《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在《立命之學》篇,雲谷禪師告訴袁黃,只有凡夫俗子才有註定的命運,極善良和極兇惡的人,吉凶禍福則是變動不居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每個人的命運都把握在自己手中,所有的福祉全靠自己追求,這就是“立命之學”的精義,也是《了凡四訓》的核心人生觀。
命怎樣作、福怎麼求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改過行善,自求多福。了凡在《改過之法》篇,詳細闡述了改過需要的三心——羞恥心、敬畏心、勇敢心,改過的三條途徑——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他在《積善之方》篇,講述了十個因積善或改過而改變命運的故事;為了避免出現偏差,他還不厭其煩地辨析了行善的真與假、端與曲等八個問題;為了指導人們行善,又列舉了成人之美、救人危急等十類具體的行善內容。
另外,他還專列《謙德之效》一篇,特別強調謙虛的益處,用五個故事證明“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沒有方法指導的理論,只會止於空洞的說教。怎麼才能做到覺悟之後真正不斷地改過積善呢?雲谷禪師當時就贈與了凡兩個修行的工具——“功過格”和《準提咒》。藉助這兩大法寶,一心向善不分心,才有望改善命運,逃脫命運的魔咒。
作為法寶之一的功過格,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天還可以使用嗎?
好好記錄“功過格”,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十六七世紀的中國,功過格特別流行,開始是理學家使用的簿格,每天登記行為善惡,用以自勉自省,後來由僧道推行到民間,才廣泛流傳開來。現在可以見到的有幾個版本,據傳雲谷禪師贈與了凡先生的功過格是這樣的:
功格
過格
使用時,每天把自己的“功”(善行)和“過”(惡行)記入日曆,過一段時間進行加減計算,功過相抵,功多就會得到福報,過多就會遭受災殃。了凡行善動輒以千計、以萬計,得到的福報自然就很大了。
後來了凡當上寶坻知縣,生活環境變了,行善的內容也變了,他又在另一個版本的“功過格”基礎上,“取其有切於官守者,增損數條,用以自警”,制定了新的“當官功過格”。
時過境遷,了凡用過的“功過格”今天已經不大適用了,聰明的現代人便開發了各種形式的現代“功過格”:公眾號、App、自己設計表格列印使用……其中的善行與惡行也有了新的內涵。
中華書局新近出版了一種紙面精裝小開本《了凡四訓》,前文的“功格”“過格”表,就出自這個版本:
中華書局新出單行本紙面精裝《了凡四訓》
它的正文是流暢親切的白話文,讀來就像是親耳聆聽老爺子了凡正在對兒子娓娓講談,特別懇切地要把一輩子的感悟告訴兒子,期望幸福代代相傳;書前附“主要人物”,書後附原文、功過格表格。
這個版本附錄的 “功過格”的表格,以左右對開面精心編排,不僅可以閱讀,還可以方便有心的讀者或影印,或參照製作更適合自己的功過格,實實在在地助益個人的修養、命運的自我把握。
也許,《了凡四訓》並不能立刻改變我們個人和家庭的命運,但讀一讀它,讓善的種子在心底自然而然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天長日久,說不定和曾國藩一樣,也會“滌生”出一個全新的自己呢。
(統籌:陸藜;編輯:白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