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一生崇真樸實,早年以文學為武器,奮不顧身地投身於革命的事業當中,建國後歷任中央政府教育、文化、出版部門高官,仍堅持筆耕不輟,在文學創作、文學出版以及文學教育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這位著名的文化大家,在20世紀的中國文化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其道德文章人格風範為世人所共仰。
這樣一位集文學家、教育家、編輯出版家於一身的“大家”,對教育和人生有哪些不同的理解與領悟?今日,我們一起回顧他的思想精華。
談教育: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
我想“教育”這個詞兒,往精深的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方面說,“養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生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遊戲;都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
養成小朋友的好習慣,我將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養成,決不馬虎了事。譬如門窗的開關,我要教他們輕輕的,“砰”的一聲固然要不得,足以擾動人家心思的“咿呀”聲也不宜發出;直到他們隨時隨地開關門窗總是輕輕的,才認為一種好習慣養成了。
我當然要教小朋友識字讀書,可是我不把教識字教讀書認作終極的目的。我要從這方面養成小朋友語言的好習慣。有一派心理學者說,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所以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教識字教讀書只是手段,養成他們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才是終極的目的。
——節選自《如果我當老師》
談做事:要趁早把一切該做的事情做了
把人生的路程算作一天,那麼現在太陽正高高地照著我,離開黃昏時分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我終究會望見那盡頭。一會兒,太陽西移了,影子轉了向,漸漸地伸長;而當一切影子變得很長很淡的時候,太陽將突然消失在山谷裡,一切的影子也就消失了,只剩下蒼茫的暮色。這時候黑夜已大踏步向我走來,它將佔有我的生命直到永遠。
要是能趁早把一切該做的事情做了,搶在時間前先行一步,那麼,事後的焦急和惶恐就可以避免了。事後的焦急和惶恐會刺傷你的心,使你的心沒有一刻安寧,直到生命的止境。
有誰願意夜間不得安眠?更有誰願意惡夢相擾?恬靜的安眠是夜間的幸福。努力了一天,身體疲勞了,心靈卻很寧靜,倒在床上,雙眼自然地闔上了。要是白天沒有把該做的事做了,倒在床上自責與悔恨湧上心頭,使你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幸而睡著了,夢中還是在自責與悔恨,忍受這樣的折磨原是應該的。
浪費那永不停留的時間不能不付代價,努力或者忍受煩惱,隨我們自己選擇。
——節選自《默想》
談讀書:讀書要有選擇性
書是什麼?這好像是個愚問,其實應當問。
書是人類經驗的倉庫。這樣回答好像太簡單了,其實也夠了。
……
有了叫作“書”的倉庫,誰的經驗都可以收納進去,誰要經驗都可以自由檢取,就沒有什麼可惜又可憐了。雖說不能夠百分之百地儲存人類所有的經驗,到底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人類文明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可以說,沒有叫作“書”的倉庫是辦不到的。
倉庫裡藏著各色各樣東西,一個人不能完全取來使用。各色各樣東西太繁富了,一個人太渺小了,沒法完全取來使用,而且實際上沒有這個必要。只能把自己需用的一部分取出來,其餘的任他藏在倉庫裡。同樣的情形,一個人不能盡讀所有的書。只能把自己需用的一部分讀了,其餘的不去過問。
倉庫裡藏著的東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黴的,爛的,不合用的。你如果隨便取一部分,說不定恰正取了黴的,爛的,不合用的,那就於你毫無益處。所以跑進倉庫就得注意揀選,非取那最合用的東西不可。
同樣的情形,一個人不能隨便讀書。古人說“開卷有益”,好像不問什麼書,你能讀它總有好處,這個話應當修正。不錯,書中包容的是人類的經驗,但是,那經驗如果是錯誤的、過時的,你也接受它嗎?接受了錯誤的經驗,你就上了它的當。接受了過時的經驗,你就不能應付當前的生活。所以書非揀選不可。揀選那正確的,當前合用的書來讀,那才“開卷有益”。
——節選自《開明少年》12期
談人生:出走半生,歸來少年
大概人到中年,就意識地或非意識地抱著“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大志。雖是尋常的一舉一動,也要在舉動之先反省說:“這是不是可以給後輩示範的?”於是步履從容安詳了,態度中正和平了,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差不多可以入聖廟的樣子。
但是,一個堪為“士則”“世範”的中年人的完成,就是一個天真活潑爽直矯健的青年人的毀滅。一般中年人“悔其少作”,說“那時候真是胡鬧”,彷彿當初曾經做過青年人是他們的絕大不幸;其實,所有的中年人如果都這樣悔恨起來,那才是人間的絕大不幸呢。
已經是中年人了,只希望不要走上那些中年人的路。
——節選自葉聖陶《中年人》
對於子女,希望他們勝似我
▲葉聖陶和他的三個子女合影(左起:葉至美、葉至善、葉聖陶、葉志誠。)真、善、美是葉聖陶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對孩子們的美好期望。
對於兒女也有我的希望。一句話而已,希望他們勝似我。
所謂人間所謂社會雖然很廣漠,總直覺地希望它有進步。而人是構成人間社會的。如果後代無異前代,那就是站在老地方沒有前進,徒然送去了一代的時光,已屬不妙。或者更甚一點,竟然“一代不如一代”,試問人間社會經得起幾回這樣的七折八扣呢!憑這麼想,我希望兒女必須勝似我。
爬上西湖葛嶺那樣的山就會氣喘,提十斤左右重的東西走一兩里路胳膊就會酸好幾天,我這種身體是完全不行的。我希望他們有強壯的身體。
人家問一句話一時會答不上來,事務當前會十分茫然,不知怎樣處置或判斷,我這種心靈是完全不行的。我希望他們有明澈的心靈。
說到職業,現在乾的是筆墨的事,要說那干係之大,當然可以戴上文化或教育的高帽子,於是彷彿覺得並非無聊,但是能夠像工人農人一樣,拿出一件供人家切實應用的東西來麼?沒有!自家卻使用了人家生產的切實應用的東西,豈非也成了可羞的剝削階級?文化或教育的高帽子只能掩飾醜臉,聊自解嘲而已,別無意義。
這樣想時,更菲薄自己,達於極點。我希望他們與我不一樣:至少要能夠站在人前宣告道:“憑我們的勞力,產生了切實應用的東西,這裡就是!”其時手裡拿的是布匹米麥之類;即使他們中間有一個成為玄學家,也希望他同時鑄成一些齒輪或螺絲釘。
——節選自葉聖陶《做了父親》
來源:人民出版社讀書會 (原標題:享讀 | 葉聖陶:要趁早把一切該做的事情做了)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