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我們的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在我國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十二生肖之說,只是根據當地的各種習俗,每個國家的十二生肖所代表的的動物有所區別。
中國的十二生肖分別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歷史悠遠,從文獻記載來看,十二生肖最先源自上古時代的十二地支。最早的十二地支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並結合天干,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十二生肖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東漢時期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其中提到了十二種生肖動物的名稱。關於為何用這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又或者是遠古部落的標誌。
關於十二生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叫做“十羊九不全”的說法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屬羊的人十個有九個都不好,什麼時候生不是他自己決定的,這對屬羊的人來說確實很不公平。
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其實最早關於“十羊九不全”的說法是從周朝周文王開始,但是當時說的並不是“十羊九不全”而是“十羊九福全”。
因為周文王擅長研究易經八卦,他覺得屬羊的人十個有九個是有福氣的、是幸福的,出發點是非常美好的。
可是古代封建社會文盲較多,當時文字的普及率極低,大部分老百姓並不識字,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這也造成今天有很多事情沒有文獻記載屬於傳說範疇的原因。
傳著傳著這句“十羊九不全”就變成了“十羊九弗全”,弗與福同音,意思卻有很大區別,弗是不得意思,結合整句話,後來漸漸的就演變成“十羊九不全”了。
古人比較忙,這種說法在當時也只是傳播傳播範圍有限,也沒有對屬羊的人有太多的不良影響,對民風民俗影響也不大。
直到清朝末年,出現了一個屬羊的女人,她叫慈禧。慈禧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真正的最後一位掌權者,她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
相傳因為慈禧是屬羊的,因此,對於羊,她有一種別樣的情感,並且將“羊”列為宮廷忌諱,所以她很忌諱有關羊的一切。
但是在清朝的皇宮之中,羊這個字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倘若御膳房要烹飪羊肉的時候,也不能說“羊”,而是要用“福肉”或者是“壽肉”替代。這麼忌諱羊還要掩耳盜鈴,吃羊肉,也是比較奇怪的一件事情。
古人的娛樂活動有限,男人可以喝酒吟詩,作為女人慈禧最大的愛好就是聽戲,但是卻不喜歡帶“羊”的曲目。
有一次,名伶侯俊山被邀請到宮裡唱《玉堂春》之時,因為唱出了“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無還”這句話,惹怒慈禧,不僅失去了原本說好的封賞,還被賞了板子,徹底失去了入宮唱戲的機會。
從此這就話也就改成了“我好比入網的魚兒有去無還”,人有了權力,很多規則都可以為你而改變。
因為自己是屬羊的,她認為虎是羊的天敵,有羊入虎口一說,倘若將這樣的人放在身邊的話,自己一定會有禍端。
於是乎,宮中的太監和宮女都是不能屬“虎”的,如有發現輕則都打罵驅逐,重則人頭落地。
這些只是慈禧個人對羊的忌諱,為何“十羊九不全”會演變成現在這種廣泛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慈禧的種種行為對清朝對老百姓造成巨大的傷害。
老百姓為了詆譭諷刺她,漸漸的將“十羊九不全”這種說法傳的上綱上線,搞得現在人人皆知。
對現在屬羊的人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甚至很多人都避開羊年來生孩子,據統計羊年的生育率相比其他屬相確實不高,看來這個鍋還得慈禧老佛爺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