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所培養遠洋船員的專門學校,今年,是江蘇海院建校70週年。為迎接校慶,近日,江蘇海院校史館暨新中國航海職業教育史館開館。
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下令徵用所有船隻。1949年9月19日,香港招商局下班後,偽裝好的“海遼號”未拉氣笛悄悄返航,歷經8天9夜的航程,抵達大連港,成為新中國第一艘掛起五星紅旗的海輪。在“海遼”號起義的帶動下,“海廈”“林森”等13艘海輪也相繼起義北歸。楊士雄的父親楊惟誠,就是當年起義的“林森”號海輪的船長。
原“林森”輪船長之子楊士雄說,“像我父親這樣的船長,帶領船員在香港進行了‘護產’工作,當時出生入死,有的海員甚至摔到海里遇害了,還有個別船長的家眷被劫持到了臺灣,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起義成功了。”
1950年底,起義船員與從全國抽調的一大批海員抵達南京,參加海員訓練班的學習。“海員訓練班一共四期,培養了2700多名學員,是我們學校最早的畢業生,他們成為了新中國航運事業的中堅力量。”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部長劉桂香介紹。
1953年,海員訓練班改建為中國海員幹部學校,後與培養內河船員的南京河運工人技術學校合併。70年裡,學校幾經更名、轉隸、並校,升格為現在的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為中國航運事業培養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
江蘇海院校史館暨新中國航海職業教育史館,透過整理出的2000多張珍貴照片,起義後的評功會議記錄冊、起義船員返滬觀光團路條等歷史物品,向參觀者展示了新中國航運事業和海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史。“學校的辦校史,就是一部新中國航海職業教育發展史,校史館不僅是宣傳學校、展示成就的重要視窗,也是對廣大師生進行愛國、愛校教育的有效載體,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塊陣地。”劉桂香說。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徐華峰 編輯/梁瑄)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