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夷派
鴉片戰爭發生之前有一人力主和談,他給出的理由是英國船堅炮利遠勝於中國之上。他說:英人之船順逆之流皆可飛渡,大炮所向披靡,回想我國之器,盡是前明之物,尚還笨重,雖有大海與長江、黃河之險,皆為死物。任軍事者,皆文臣,筆鋒雖佳,武備未諳。所以,他決計撫夷,他就是琦善。
正好英國外相致中國書,其書前半段是批林的,後半段是英國提的要求。琦善將計就計,首先責林辦事不妥當,其次給英國人道歉,最後他個人同意英國提的條件,所以,懿律和義律同意退兵,道光皇帝很高興,於是委派琦善到廣東與英人交涉,當琦善與英國人交涉時,他才發現事情並非如他所願那麼簡單,首先是英國人堅持賠款與割香港或加通商口岸,琦善決定不了割地與加通商口岸,又怕朝廷責罪於他,所以,他陷入兩難之地,最後他用拖延之法慢慢與英國人交涉,英國人不耐煩了,於是想我國開戰。
我們要知道鴉片戰爭之失敗是我們簽訂不平等條約之開始。
理由如下:如果說鴉片戰爭之失敗是落後,那麼,我們戰後不維新就無可原諒了,不僅如此,士大夫不總結軍事失敗之理由,還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長臉,人民仍然麻木不仁,如若在道光、咸豐年間維新,我想我們的近代史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大家請看,我們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籤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中美俄法英《天津條約》,1860年中俄法英《北京條約》,1885年中法《中法條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中日《辛丑條約》。
中英簽約後,諸多帝國紛紛到來分中國這塊蛋糕,所以,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撫夷派得勢,他們又獻計曰:以夷制夷,與其讓英人獨利,不如讓利與諸多帝國,以此挾制其約,這有利於在期間獲得生存空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