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的一天,周恩來親自設宴邀請越南外賓長征同志吃飯。懷仁堂宴會廳是接待外國賓客最多的地方,這次的宴席也同樣設在這個地方。作為國家的總理,周恩來主要負責的就是外事工作, 所以他出現在餐桌旁的時候比其他中央領導要多得多。
吃飯前,國宴女服務員敲開了門,捧著盤子,遞上熱毛巾之後,一向從來都不主動發脾氣的周恩來,這次卻罕見地大動肝火了,甚至還是當著外賓們的面,生平第一次向服務員發了火,說道:“你簡直豈有此理!”
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在飯桌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溫潤如玉,謙恭和善的周總理能如此生氣?
待外賓的禮儀
這位名叫長征的越南外賓,原名叫鄧春區,早年曾參加過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後因參加反對法國的示威遊行被捕入獄。在此期間,他堅守革命的初心不變,在革命年代數次大起大落,更加磨礪並堅定了他的革命信念。
後來鄧春區擔任了越南勞動黨書記,成為了國內的親華派領袖。因為嚮往毛主席在1934年領導紅軍主力進行了2萬5千里長征,一舉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壯舉,因此在會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長征。
面對他這次的訪華,周恩來也早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越南外賓訪問中國,大部分時間都是來要東西的。此前在一系列的戰役中,我方已經無償支援越南高達200億的軍費糧款,還不算吃穿和軍事援助。
但越南方面卻仍舊不滿意,每次來華都認為支援得太少,款項根本不夠用,所以雙方的談判工作都並不順遂,甚至還常常發生爭執和衝突, 很不愉快。
沒想到這次越南再次獅子大開口,讓我國外交人員大感吃不消,就連周恩來在接待時,說話也難免帶上了一絲威嚴和冷峻。但考慮到對方從國外跑來,也不容易,而且又都是社會主義革命同志,信任中國,所以對此周恩來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對策,最後就提議暫時休會。
隨即周恩來就打電話通知廚房,準備國宴,準備陪同越南方的外賓們吃飯,來暫緩一下緊張的商討氛圍。宴會開始前,服務人員捧著托盤,來給首長同志們拿熱毛巾擦手。結果一位服務員最先直奔自己而來,周恩來發現後頓時心頭一緊,對服務員使了個眼色,讓她先給長征同志遞過去。
可是,這名女服務員沒有經驗,還是繼續給周恩來遞毛巾。而周恩來也一直不動盤裡的毛巾,隨後繼續再一次使眼色,女服務員愣了一下,還是沒有明白周總理的意思,又把熱毛巾再次舉到周恩來的臉前。
周恩來依然沒有接,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眼色都沒能理解,場面還變得十分尷尬。本來和越南方之前的談判就有些壓著火氣,這下週恩來徹底發火了,這是絕少發生的事,於是當場就帶著怒氣說了一聲:“你簡直豈有此理!”
雖然只有短短几個字,但從一向和藹可親的周總理的口中說出來,當場氣氛就完全陷入凝固了,女服務員心裡委屈,端著盤子就流淚離場了。退出來後,其他人都立即圍上去問她是怎麼回事。女服務員抽泣著回答說:“我給總理上毛巾,他就給我使眼色。”
老服務員們聽了後都若有所悟,說道:“你肯定是沒給客人先上。”女服務員委屈地說:“我看就總理官最大,才先給總理毛巾……”
招待外賓時,周恩來一向都是用眼神指揮服務員的。比如此前在上菜時,他的目光一滑,服務員便能明白過來,不許從客人身邊上,要從自己身邊上。若不方便,周恩來便會直接起身讓開,待上完菜之後才再次坐回座位。因此周總理的眼神,對老服務員來說都很熟悉了。
周恩來送走了越南的外賓客人們之後,面色陰沉的又特地返回來,跟進了這次的失誤,他問向所有人:“你們這裡歸誰負責,誰是負責人?”總理的一連串追問,讓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誰也不敢貿然答應,準備迎接總理的訓斥。
但沒想到周恩來下一秒卻突然自我批評了起來,他說:“發脾氣也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剛才我態度不好,請你們原諒,但我也要批評你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先賓後主,先女後男的外交接待禮儀我講了好幾遍,今天還是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你們對這件事要提高一下認識,吸取教訓,以後類似的事情絕不允許再出現。”
不僅是服務人員,有時其他國家領導人和周恩來一起接待外賓,碰到沒有在意外交禮儀的情況時,也會遭到總理的批評。
20世紀50年代的一天,周恩來前去機場送別柬埔寨領導人西哈努克親王離京,一起送行的還有羅瑞卿、劉亞樓等幾位高階幹部們。這一天恰好有場足球比賽,是中國隊對印尼隊,機場送行的很多領導幹部們也都是超級球迷,因此在送客的過程中,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擔心會耽誤了看球,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機場上,賓主雙方都笑容可掬,親切握手、擁抱、告別之後,大家目送著西哈努克一行人走進了飛機艙門。但機艙門還沒關上,羅瑞卿和劉亞樓就互相遞了一個眼色,便迫不及待地往機場大門口走去。早已心不在焉的將軍們一看有領導們帶頭,便三三兩兩開始陸續往大門口走了。
周恩來本來是滿面春風地站立著,靜等飛機升空,結果回頭一看,臉色瞬間勃然大變。但他也馬上鎮定了自己的情緒,對身邊的秘書說:“你跑步去,告訴機場門口,一個也不許放走,誰也不準離開,都給我叫回來。”
秘書遵命趕緊跑到門口,吩咐警衛不許放走一個人,然後又招呼那些幹部們,說:“總理有事,請你們都回去。”心思早已飛奔到足球賽場的這些領導和高階將領們,此時也沒有領會到周恩來的意思,只顧著惋惜球賽,說道:“這下開場是徹底看不上了。”
後面還有的在安慰道:“沒關係,精彩的還在後面。”有的在發表議論:“有時候越往後越精彩,有時候越往後越沒意思,要看比分咬得緊不緊……”一行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說笑笑地原路返回,重新齊刷刷地站在了周恩來身後。
周恩來始終都站在原地,並且目視著飛機,看著飛機飛走,逐漸消失之後,才重新轉過身來,先是自顧自地和前來送行的外交使節們告別, 直到外交使節們最後也全都離開了,周恩來才開始面對那些將軍,站好後對他們說:“你們都過來。”
大家此時還不知道此時發生了什麼,當他們走近總理面前後,就猛聽耳邊一聲喝問:“你們學過步兵條例沒有?”大家輕鬆的表情和狀態立即戛然而止。將軍們發現周恩來面色冷峻,也都屏聲靜氣,馬上立正站好。
“步兵條例裡哪一條規定總理還沒有走,你們就可以走了?你們當將軍能這樣?在部隊裡,首長沒有走,下邊全走了,這樣行嗎?”機場上一時間變得靜悄悄的,將軍們也都再不敢去想看球的事了。
“客人還沒走,機場已經沒人了,人家會怎麼想?你們是不是不懂外交禮節?那好,我來給你們上課。”周恩來的聲音不高不低,講話也不緊不慢,從最基本的外交禮節開始說起,“按外交禮儀,主人不但要送外賓登機,還要靜候飛機起飛,飛機起飛後也不能離開,因為飛機還要在機場上空繞圈,要擺動機翼……”
周恩來一字一句地講了15分鐘,講完後抬腕看一眼表,緩緩地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著急是想回去足球賽,我叫住你們,講15分鐘你們早都知道的道理,是為什麼?就是要讓你們少看點球賽才能印象深一些。好吧,現在咱們一起去吧,還能看半場球。”
最終,周恩來就用少看15分鐘足球賽的“懲罰”,讓將軍幹部們都對這次的外交禮儀有了一次很深刻的印象,從此之後大家都再也不敢提前離開送別場合的畫面了。
外交事務中的幾次發火
周恩來在工作當中的發火,都源於對工作的嚴格、認真、負責,特別是在外交工作時,往往對本國外交事務的方方面面都是出奇的嚴格,甚至向這樣發火的事情曾多次發生。
1953年的一天,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做報告,當他談到一部故事片,《翠崗紅旗》的時候,平時不輕易發火的他,竟嚴厲地批評了這部影片的領導人。原來,不久前這部影片被中國代表團拿去參加了東歐一個國家的國際電影節。
期間放映的時候,意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人都覺得我國這部故事片形象地涵蓋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如此內容豐富、格調高尚的影片當時很受大家的喜愛,最後由多國組成的評委們幾乎一致推選這部影片獲獎。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我國代表團的領導們卻堅持不接受這個獎項,並再三自甘居後地說明影片不配獲得大獎的一些原因。
這樣的舉止瞬間讓各國的評委們一下子被中國代表團的思維感到疑惑了,甚至是目瞪口呆,因為每個國家代表都在想方設法地讓自己的影片獲獎,如今居然有像中國這樣如此謙虛,不想獲獎的電影代表團。
當週恩來聽說了這件事的整個過程之後,就在這次會議上提了出來。他這次是真的少有的生氣,非常嚴厲地批評說:“這是一種民族自卑感在作怪!”隨後逐漸越發激動起來,將濃黑的兩道劍眉一挑,高聲斥責道:“這簡直不像解放了的新中國人民的代表!” 面對周恩來如此突然的聲色俱厲,一時全場給嚇住了,受到了很大的震動。
當時參加會議並坐在前排左角上的一個工作人員,對這個場面一直記憶深刻,他回憶說:“在我的記憶中,只見過他(周恩來)一次真生了氣,發起火來……我似乎聽到他那一向可以撐船的胸懷中怒濤翻滾,生動可親的面孔變得無比嚴峻。”
但是涵養很深的周恩來並沒有在會議上就此一發不可收拾,點到為止地發火之後,隨即努力平復了自己的心情之後,便重新恢復到以往的溫和狀態,同時開始向大家道歉:“請原諒我發這麼大的火,我周恩來也是有人的感情,有七情六慾嘛!”
周恩來發火之後,能快速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重新迴歸平靜來講話,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這也是十分讓人敬佩的一個優點, 也是值得每個人都學習的地方。
1972年9月開始了日中的破冰之旅,在談判期間的幾天幾夜裡,周恩來廢寢忘食,對每個細節都兢兢業業、細緻周到地打理好,生怕出半點差錯,造成什麼不可預想的影響。
一天,一份提及到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榮的材料,送到了周恩來的手裡,一看內容,他的臉就迅速沉了下來,於是便對參加這次談判的翻譯等幾位工作人員沒好氣地說:“你管這個幹什麼?你還來干擾我的時間,如果我不看,我送到毛主席那兒去,老人家這麼大歲數了,還看這種材料嗎?你們到底明白不明白我們在做什麼事情?”
被訓斥之後,大家都很理解總理當時的心情,也馬上意識到了工作上的疏忽和不妥。他們明白,總理是希望集中力量來完成這個重大的突破,希望自己的部下能懂得他、瞭解他。為此,大家重新立刻對工作流程進行了認真地糾正與完善。
待賓心如細絲
一次,越南代表團訪蘇歸來,一見面便向周總理訴苦:“我們這次去蘇聯,真是一頓飽飯也沒吃過啊。”“十幾天,一個盤子裡只有兩小片馬肉,兩片西紅柿,真是一天也不想多呆……”周恩來明白這些朋友的意思,當天餐宴前特意交代服務人員:“搞得豐盛一些。”
這次的越南代表團規模很大,由胡志明帶隊,宴會開兩桌,分別上了十幾道大菜。當時,國家是定有接待標準的,本國工作人員的伙食標準是一天4角錢,外賓標準高一些,國家領導人11元,工作人員6元。
那時的一級大對蝦也不過幾角錢一斤,市場上花一元能買回好幾只活雞。最後,桌上的十幾道大菜以及主食,全都被賓客們吃光了,湯也喝過了,大部分人都已經放下了筷子,整個餐桌上就只剩下一個盤子裡的兩隻鴨翅。
一位分管的同志看宴席吃得差不多了,便附耳請示:“總理,我調車送客吧?”周恩來沒有回答他,而是把手輕輕朝後擺一下。這時,一位越南客人的筷子伸向鴨翅膀:“我打掃一隻吧?”胡志明聽到後便開口說:“打掃乾淨。”
緊接著,另一位客人的筷子也伸向了另一隻翅膀,說道:“我也來一隻。” 等到兩位客人都把鴨翅吃完之後,周恩來才笑著問:“大家都吃好了吧?”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才讓服務人員去安排車輛送客。
還有一次,柬埔寨的領導人英薩利和他的夫人一起來中國訪問,在一行人都住下之後,周恩來前來看望和會談。當時正是隆冬期間,談話結束之後,周恩來叫住了中聯部有關負責的同志,問道:“知道我為什麼留下你嗎?”大家都看著總理搖了搖頭。
周恩來望著中聯部的同志繼續說道:“英薩利同志來的時間不短了,你們難道沒看到嗎?他們還穿著單衣,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此時工作人員才反應過來,連忙道歉:“我們疏忽了……”
“僅僅是疏忽嗎?”周恩來語氣變得嚴厲起來,“他們來自抗美鬥爭的前線,是我們的同志和兄弟。不要忘了我們在井岡山和延安的生活。”隨後,周恩來要求他們立刻去準備一些過冬的衣物,送到英薩利夫婦的房間。
周恩來能在整個世界贏得廣泛的尊重,不僅在於他從政的大智慧,也在其於細微之處的真誠待人。除此之外,在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們面前,周恩來也毫不掩飾會向他們展示一些中國艱苦樸素,努力奮鬥的一面。
20世紀60年代,阿爾巴尼亞和蘇聯關係惡化,蘇聯中斷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於是便向中國求助,還提出了龐大的援助清單。當時中國剛剛度過三年困難時期,面對阿方的“獅子大開口”,周恩來非常委婉地拒絕了這一難以承受的援助。
這一決定讓對方很不理解,他們覺得中國是個大國,這一點援助算不了什麼。於是會議便陷入了僵局,周恩來決定暫時休會,並且準備邀請阿國代表團去到農村參觀。
1965年5月21日,在周恩來等陪同下,由阿爾巴尼亞代表團來到了大寨。為招待好這些外國貴賓們,山西相關的部門還特意提前從太原請來廚師、服務員,提前帶上原料、飲料、餐具等裝備來到大寨做準備。
沒想到周恩來一下飛機就向山西省省長等人交代,他陪阿方的同志們前來是來接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教育的,不要不切實際地用山珍海味來款待客人,而是要給客人們都準備可口實惠的“大寨飯”,如果上肉菜的話,也只有一兩個就夠了,決不許鋪張浪費。
一行人在接待室稍事休息了之後,就開始進行參觀。在大寨書記陳永貴等人的陪同下,首先參觀了大寨展覽館,講解員向來賓們詳細介紹了大寨堅持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把貧困的舊大寨建設成為新大寨的過程。
從展覽館出來,周恩來和外賓一行又興高采烈地登上虎頭山,1963年自然災害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土地,現在已經修整得煥然一新。看到了當地人種下的一片片茂密的樹林,以及大寨人大搞農田建設情況,不僅周恩來大肆稱讚,就連外賓們都感受到了當地人不辭辛苦和艱苦創業的氣氛和精神。
期間周恩來還對外賓說:“這些土地都是大寨人一擔土一擔土從遠處挑來的,很不容易,是用汗水換來的。可以說是‘千里萬擔一畝田’。”
周恩來陪同貴賓參觀走的路線,轉一圈就是4公里。中午吃飯的時候, 按照周恩來的吩咐,餐桌上為阿爾巴尼亞客人準備的是大寨的家常飯:玉米麵窩窩頭、小米稀飯等當地的主食,還有四菜一湯,喝的是大寨的高粱白酒。
周恩來香甜地吃著窩窩頭,喝著小米稀飯,滿意地對外賓們說道:“這個飯很好吃。”之後,他在席間還以大寨精神為話題,介紹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歷程,以啟發他們“以自力更生為主,依靠外援為輔”的道路。
參觀結束後,在幹部座談會上,陳永貴又向貴賓們和周恩來介紹了當前生產情況,他說:“1965年要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賓主們之間最後還互贈了禮品。阿爾巴尼亞貴賓們當下也立即表示:“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一定要學習中國共產黨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建設自己國家的寶貴經驗。”
返京後,雙方繼續會談,對方表示,他們理解周恩來拒絕他們的理由,當即也表示願意收回最初的請求。周恩來以帶外賓們一起感同身受中國一些地區的生活環境,感受當地百姓們一起打拼,自己來創造幸福生活的狀態,讓他們明白了就算沒有外援的支援,自己也能發展的很好的道理。
周恩來溫文爾雅、謙和忍讓,是大眾們普遍對他的共同認知,但透過他“金剛怒目”的一面,我們才能夠看到性格更為豐富、形象更為立體的周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