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亂頻繁,百姓苦不堪言,直到秦王掃六合,才結束了幾百年的亂世紛爭。作為我國曆史上首先完成大一統的帝王,秦始皇對關於自己的每一件事都十分講究,比如稱號,認為自己功和德都大於“三皇五帝”,理應稱為“皇帝”。還有對於自己的皇陵也尤為重視,甚至讓世人對他的皇陵一直都不敢挖,看了衛星雲圖之後也才解答了疑惑。
秦始皇不僅是第一個統一中原的帝王,還給我們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遺產,他的陵墓包括兵馬俑,都屬於重點保護的文物。據說在秦始皇成為秦王的第二年就開始修建陵墓,用時39年才修建完成,可想而知期間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有多少。秦國的都城位於咸陽,但是秦始皇陵卻選擇了在驪山修建,兩地的距離相隔甚遠。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陵墓選擇在驪山,可能是因為秦始皇認為該地的地理位置好,具有很好的寓意,也可能是因為受到禮制的影響,或者是因古人有“依山造陵”的說法,所以才選在了驪山。陵墓由李斯設計,前後共使用了將近80萬人力來修建,該帝王陵墓的工程、時間和修陵人數都是史無前例的。
自古以來,帝王陵墓都備受關注,吸引著一些不安分的人去盜墓,秦始皇陵在秦始皇死後也遭到了多次的破壞。秦子嬰元年時,遭到了項羽的破壞,並且這一次也是最嚴重的。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後,對秦始皇陵加以保護,並在附近安排了守陵人,這個做法也被後來的朝代延續。然而秦始皇陵卻也沒有萬無一失,據《漢書》記載秦始皇的棺槨被一牧童不小心燒燬了,此事不知真假。
之後又有唐末時的黃巢、五代時的溫韜、民國時的軍閥等人對秦始皇陵進行破壞或挖掘,有的人甚至找了一個恰當的理由在皇陵上“辦事”,事實上就是在盜陵。所以說,秦始皇陵一直被人所關注。它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建國後,考古學家也想要對其進行挖掘,但是沒有得到允許,直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秦始皇陵的真容,這是為何呢?
我們可以透過衛星雲圖來看,皇陵所處的位置十分險峻,南靠山,北臨水,挖掘陵墓會對環境有所影響。而且皇陵中存在大量的水銀,據記載約有上百噸,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或者汙染土地,裡面還設計有各種機關。對此,網友們都紛紛感嘆:不愧是秦始皇,皇陵不僅規模大,還讓世人都無法挖掘。誰也不知道里面是什麼樣子的,為了安全考慮,都不敢輕易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