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出現得很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朝時是少府的屬官。少府的職責是管理皇帝的財務和私人生活,其屬下有六尚,分別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書,尚書可以看做是管理君主文書收發的私人秘書,職權地位都很輕。
到了東漢時期,尚書機構叫做尚書檯,因為光武帝劉秀將三公吉祥物化,詔書不必像西漢時期那樣經過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討論,而是可以由尚書檯直接發出,於是這個機構一下子就牛逼起來了,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也被稱為“三獨坐”之一。因為成了起草詔書,出臺政策的地方,大臣要執掌朝政就必須錄尚書事,也就是掌管尚書檯。
由於尚書檯變得日益重要,其工作變得更加龐雜,機構也慢慢擴充。尚書檯發出的號令需要由九卿等政務官員進行實施,因而尚書要經常作為皇帝的代理人對政務官員進行命令傳達、工作指導。漸漸地,尚書檯開始向著政務機構的方向發展,其管轄的各個部曹也有了正式的名字。
到曹魏時期設立了中書機構,分走了尚書機構掌握機要和參奏的職權,尚書檯便轉型成了政務機構。轉型後的尚書令和尚書僕射更像是主持政事的宰相,而負責具體事務的各部尚書則在職權方面和九卿產生了很大的重疊。關於尚書和九卿的職權重疊在西晉時期引發了大臣們的諸多討論,最後在東晉時期對九卿進行了大規模的裁併,從此尚書處理政務成為了正規模式,尚書令也不再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是朝臣領袖了。
中書從誕生到發展都和尚書密不可分。中書產生於漢武帝時期,全稱是中尚書,從名字就知道這個職位和尚書有很大的關係。漢武帝為了方便在後宮處理政務,用可以出入後宮的宦官擔任中書,負責傳遞尚書的奏章。
西漢時期中書時置時廢,東漢時沒有設定中書。到了東漢末年,曹操設定秘書令,主管尚書奏事,十分類似西漢時期的中書令,但秘書令由士人而非宦官擔任。曹丕代漢後,改秘書為中書,長官叫中書監,次官叫中書令,仍由士人擔任。
曹魏的中書監機構取代了尚書檯典掌機要以及出納奏章的職權,成為了皇帝個人新的辦公廳。並且由於中書監長期陪伴皇帝,其不但可以釋出政令,還可以參與政務決策。因而雖然尚書令的地位高於中書監,但官員們更加樂意呆在中書省。東晉時期的權臣通常都要一邊錄尚書事,一邊擔任中書監,以掌控全域性。
到了南朝時期,由於皇權力量相比東晉有了大的進步,皇帝們開始削弱士族權臣,提拔重用寒人,於是中書監、令等的職權漸漸被轉移,地位輕微的中書舍人往往行使重要職責。到了南齊和南梁,中書舍人對中書省的控制正式形成制度化,機構也逐步完善,在中書舍人之下形成各個局,在政務方面指導尚書各曹,十分類似當年尚書和九卿的關係,這種機構也被人稱為中書舍人省。但由於南陳被隋朝所滅,最終歷史沒有沿著這道軌跡發展下來。
和上述兩個機構相比,門下省的情況說麻煩也麻煩,說簡單也簡單。麻煩是指其組織機構的變化非常複雜,不好理清楚,簡單則是指其職能比較穩定,沒有大的變動。
門下最初不是一個特定的官署機構,而是對皇帝身邊的侍從、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常侍、給事中等人員的統稱。這些人員裡最重要的是是侍中,侍中最初是加官,其職能包括服侍天子和充當顧問。到了東漢後期,侍中組織開始健全,設立了侍中寺的機構,成為後來門下省的雛形。侍中寺的另一重要官職是黃門侍郎,也稱門下侍郎。
到了西晉時期,侍中寺進一步擴充,並改名門下省,散騎常侍和散騎侍郎也被歸入其中。魏晉時期的散騎常侍和散騎侍郎陪伴皇帝身邊,經常參與國事討論,屬於皇帝的顧問團隊,是由貴族子弟擔任的顯職。東晉時期撤銷了散騎常侍等,到了劉宋時期又重新設定,併成立了散騎省,又叫集書省,常被稱呼為小門下,而南齊時期則乾脆把集書省交由門下省統領。但此時的集書省基本成了閒散機構,其職位一般都是作為榮譽性官職授予年老官員。到了南梁時期,集書省又從門下省中被分離出,地位和職權也得到了提升,散騎常侍和侍中相當。門下省的部分職責也被劃給了集書省,例如省閱奏文、提出意見等,兩者成為了並立的機構。
和尚書以及中書一直在改變職責不同,門下省長期都是皇帝的私人顧問,因而其地位也隨皇權的強弱而變化。在曹魏和西晉這種皇帝掌權的時期,侍中自然是重要職位,可以對政策制定起到關鍵作用。但到了東晉時期,侍中的重要性便隨之衰減。而到了南朝,侍中又再次重要起來,在皇帝授權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直接行使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