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反安祿山、冤殺封常清高仙芝,逼哥舒翰出戰戰死,逼反史思明、逼反李懷光,甘露寺之變……唐朝不講武德,不守規矩,逼將軍造反。
為防禦外敵,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唐玄宗時期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十節擁兵四十九萬(范陽一鎮編制九萬多),而中央禁軍不過十二萬人,典型的外重內輕。
一、逼反安祿山
外重內輕本身沒問題,只要中央保持對單一節度使的絕對優勢,同時不得罪所有節度使就行。但唐玄宗乃至後世唐朝做不到。
節度使權力過大,立功可回朝為相。出將入相乃是人臣殊榮。節度使做皇帝沒希望,倒還有個入朝為相的出路。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鞏固權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而安祿山也因浸淫范陽十四年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但沒有做丞相的可能!
安祿山成了尾大不掉的一顆不定時炸彈。不在於他忠不忠,而是他有造反的本錢讓人無法容忍。李林甫在世時按得住他,靠遠房妹子楊貴妃上臺的楊國忠按不住他。
所以為相十九年的李林甫對安祿山保持的絕對威權。楊國忠沒有,於公於私,楊國忠都要幹掉安祿山,安祿山只能造反。
二、殺封常清高仙芝,逼哥舒翰,打爛好牌。
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安祿山指揮叛軍主力進攻洛陽、潼關,意圖突破這兩個重鎮而直取長安!後來洛陽淪陷,但天險潼關卻因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軍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敵軍有了回撤的打算。
潼關天險為長安屏障,也是政治制度的一環。安祿山比天子強大,己經破壞了節度使制度第一條規則。但安祿山不比其他節度使加起來大。不等唐朝全力反攻,幹掉唐朝才有一線希望一一不幹則一點希望沒有。
唐軍外重內輕,但潼關天險在,等其它節度使勤王,叛軍必敗。可是唐玄宗楊國忠等人組成的朝廷急於平叛,說高仙芝和封長清與安史叛軍相勾結,所以遲遲沒有與叛軍正面交戰,將二人斬首示眾。
之後李隆基又派上了年紀的哥舒翰統領潼關的軍隊拒敵,當時鎮守潼關的軍隊有二十萬!哥舒翰正確的判斷了雙方的形勢,也認為堅守不出才是禦敵之策,隨著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唐玄宗對他們也失去了耐心,而且奸相楊國忠又在鼓動玄宗下聖旨強迫哥舒翰出戰,哥舒翰在接到聖旨後知道此戰必敗,但懾於皇權的威嚴,不得已帶兵出戰,最後果然大敗,自己也被手下綁赴敵營。
三、唐玄宗成為不安定因素,不能持久戰消滅叛軍,為速勝求和,埋下藩鎮割據伏筆。
在安史之亂前,大唐北境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
其一,以范陽為中心的東北軍事集團,安祿山史思明賴以發動了持續長達八年的叛亂;
其二,以河西、朔方為中心的西北軍事集團,郭子儀和李光弼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便曾先後任朔方節度使。
潼關失守,唐玄宗拋下平叛責任,想逃到蜀地避難。行到馬嵬坡,六軍將士終於忍無可忍,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等人,高力士縊殺楊貴妃,旋即太子李亨獲得朔方軍支援,在靈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大唐也獲得了後發者出手權,肅宗稱帝、靈武壯大,大唐重建中央。而這個中央朝廷手中還捏著四張王牌:河南沒有全丟,江淮有財源,佔據山西高地,擁有西北邊軍。
唐軍不取兩京,就是把長安和洛陽這兩個看似光鮮的超級大城市留給叛軍。這個佈局的目的,是把叛軍困在北自范陽、南至兩京的“風箱”之中,使叛軍成為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
郭子儀威逼長安,則范陽騎兵烽火馳援;李光弼兵鋒范陽,則兩京叛軍烽火馳援。在一條几千里的“風箱”中來回奔波,不出一年時間,即便叛軍甲士還堪能戰,叛軍的戰馬也會被跑死。
再把握時機,包抄范陽,叛軍則如喪家之犬,一舉而定。
這麼簡單高效的方法,唐肅宗李亨信了卻不肯採納。因為入蜀避難的太上皇李隆基成了不穩定因素。
西北邊軍和朔方可以擁立新君,江淮為什麼不可以?於是有了永王之亂(李白也被捲了進去,失敗後差點死於此亂)。
同時,唐玄宗不死,可以合法廢掉皇帝另立新君或者分權。李亨必須把唐玄宗控制在自己手上。唯一能把逃離長安的唐玄宗接出蜀地的理由就是光復長安,迎太上皇回宮。
為了光復兩京,唐肅宗與叛軍妥協了。招降納叛。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張忠志據成德、李懷仙據幽州,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李正已,宣武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
四、逼反史思明。
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了老爸還想殺史思明。史思明帶著十三郡以及八萬兵士,又聯絡河東節度使高秀巖投降唐朝。
唐肅宗起初很高興,封史思明為歸義郡王、范陽長史、御史大夫、河北節度使,其餘人等也挨個晉封。可他這人想法多,反覆無常,過一段時間又覺得人多必反。策劃除去史思。
一來二去被史思明發現了,他一聽唐肅宗竟然要下黑手,乾脆一不二不休翻臉復叛。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被郭子儀的二十餘萬人所困,後增至六十萬。然而因為肅宗的猜忌,諸軍不設元帥,無統一節度。久圍城部下,軍心不穩,最終安慶緒在史思明的出手幫助下大敗唐軍九節度使大軍。官宦魚朝恩趁此機會詆譭郭子儀,導致他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
那頭安史聯手贏了,但說到底一山不容二虎,史思明殺害安慶緒後接收了他的部隊。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史思明自稱大燕應天皇帝,改元順天。作到這種程度還不夠,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正跟史思明打得熱鬧,肅宗與魚朝恩又開始折騰。這一次折騰的結果是李光弼不得不棄守河陽三城,叛軍復奪懷州,朝廷震怖。
史思明幾乎要傾覆大唐江山,但唐肅宗雖然不是個有能力的皇帝,雖然反覆無常。可他擁有兩樣東西,運氣與民心,尤其是運氣。因為沒等史思明亡了唐朝,他就被他親兒子給殺了。繼位後的史朝義遠沒有他父親的能力,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史朝義在平州溫泉柵的樹林裡自殺。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以這種離奇的方式結束,不過這場失敗的叛亂還是將盛唐推向了不歸路。
五、逼反清算朔方軍。
而安史之亂的平定,仰賴的正是出身西北軍事集團的李光弼和郭子儀,二人並稱“李郭”。當東北的安史集團被平定之後,西北軍事集團會不會步安史二人的後塵而造反呢?這個問題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便一直困擾著大唐天子。
李光弼、郭子儀,還有功勞僅次於二人的僕固懷恩,三人的不同結局,昭示了經歷安史之亂後的大唐皇帝再也無法信任邊將。
僕固懷恩滿門忠烈,安史亂中有46人為國殉難,但最終遭到宦官駱奉先陷害,被逼反。
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功高蓋世,但安史亂平之後便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陷害,不敢入朝,最終在安史之亂平定後的第二年鬱鬱而終。
郭子儀,史稱其“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但這不過是史家恭維之詞罷了。事實上,大唐皇帝們對郭子儀的猜忌從未停止,郭子儀令大唐天子畏懼的並非本人,而是他背後強大的朔方軍。
1、不斷更換主帥的朔方軍
2、神策軍的成立
神策軍本是防範吐蕃的八軍之一,安史之亂平定的同一年,吐蕃入犯涇州 ,唐代宗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西)。危難之際,宦官魚朝恩率神策軍護駕有功,被封為天下觀軍宣慰處置使。從此魚朝恩透過掌控神策軍控制了長安的局勢。從這一年開始,神策軍開始轉變為大唐帝國最重要的禁軍。
3、神策軍取代朔方軍
經過唐代宗年間的發展壯大,神策軍至唐德宗初年已經成為大唐應對內外危機的首要支柱,併成功取代了朔方軍成為大唐新的嫡系部隊。
唐德宗李適是唐代宗李豫的長子,其即位之後便開始了削藩的歷程,強大的朔方軍理所當然成為了第一個被打壓的物件。
唐德宗對郭子儀最終的處置是明升暗降,這一年是公元779年。郭子儀罷職後,朔方軍一分為三,李懷光、常謙光、渾瑊這三位朔方軍的高階將領分割了朔方軍的防區。
4、狡兔死走狗烹
平定安史之亂和抗擊吐蕃,朔方軍曾經都是第一功臣。但由於其本身的強大和不屬於皇帝嫡系部隊,所以始終得不到唐室的真正信任,而朔方軍的悲劇命運其實從一開始便註定了。
唐德宗在穩定了關中之後,便開始了對河北河南四鎮的平叛,史稱“四鎮之亂”。
而在唐德宗抽調關中大軍對四鎮進行平叛的同時,受詔赴河北平叛的涇原兵發生譁變,唐德宗出奔奉天。隨後,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兵勤王,這便是“奉天之難”。
奉天之難的解圍,依賴的是李懷光的及時勤王,但李懷光卻始終得不到德宗的信任,隨即也發生了叛亂,於是德宗再次出逃梁州。
李懷光叛亂後,關中的勤王部隊全部由神策軍的李晟節制,最終李晟和神策軍成了奉天之難的第一功臣。
李懷光在叛與不叛之間無可適從,反映的正是當年威名赫赫的朔方軍的尷尬地位。李懷光死後,朔方軍從一個掌控一方的大藩鎮,變成了一個普通節鎮。
不過,對於大唐本身來說,朔方軍身影的遠去才能使其穩定後方,從而抽身去平定河北、河南諸藩鎮。換句話來說,正是對郭子儀和朔方軍的清算,才有了大唐關中的穩定和後來唐憲宗的“元和中興”。
對於大唐皇帝來說,朔方軍本身的強大就是罪過。
六、改革操之過急或者太任性?
安史之亂以後,舊的租傭調稅收制度基礎不再,唐德宗時期,根據宰相楊炎的建議於建中元年(780年)頒佈兩稅法。結果極大地充實了國家的財政,國家又以這些金錢來負擔士兵和官僚的開銷,使國家步入良性迴圈。
在改善中央財政的同時,兩稅法也有抑藩的作用。中央繞過藩鎮收稅,再拔款給藩鎮養兵,抓住了財權,藩鎮士兵吃國家的餉,自然效忠國家而非節度使。節度使有野心養兵過多就得自己掏腰包,時間站在皇帝身邊。這是陽謀妙計,畢竟有野心的節度使不多。
但藩鎮制有一條,不能同時得罪所有藩鎮。唐朝皇帝再次犯了。
德宗想趁此勢削減藩鎮勢力,於是便開始了一系列行動。首先要求魏博節度使消減兵力,接著又拒絕了成德節度使希望世襲的要求。這兩個行為傷了全體藩鎮將土的心!結果導致這兩股勢力聯絡周圍的盧龍、平盧、淮西節度使等群起而攻之。在這一期間,還發生了涇原節度使計程車兵與一個名叫朱泚叛亂頭目聯手佔領長安,德宗無奈流浪的事件。
要救駕?可以呀!但不讓我多收點稅截留養兵,皇帝你不能差餓肚子的兵。
唐朝擺平藩鎮割據最後一次機會,消失了。
節度使不能一家獨大,皇帝要保持對任一節度使的絕對優勢,皇權合法性不能受質疑,不能同時得罪所有節度使。可惜,唐朝皇帝全犯了。
唐朝能活三百年,後期全靠藩鎮平衡。因其強因其亡,不能說這個制度不好,只能說唐朝皇帝犯了太多的錯,不遵守藩鎮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