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向南100公里的羅瓦河谷中部,有一座小橋流水、鮮花點綴的城鎮。四條河從這裡流過,穿街越巷,追隨塞納河和羅瓦河而去。縱橫交錯的河流對映著天光,河上有131座小橋。慕名而來的人們,衝著其“小威尼斯”的美譽而來。人們不曾想到,100多年前,這個人口不過幾萬的法國小鎮,烙印了與新中國革命息息相關的偉大足跡。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踏上了蒙達爾紀這片土地。
夏日的蒙達爾紀,綠草茵茵,樹影婆娑。平日的熙熙攘攘不見了,靜謐的河流、古老的石板路,彷彿透出一股歷史氣息。市政廳門前沒有了聚集的人群,那塊紀念牌便格外醒目:那是一座建於16世紀的古建築,在20世紀初是一所男子公學,幾百名中國學生曾經在這裡學習,其中有蔡和森、陳毅等。就是在這裡,蔡和森給毛澤東寄出了一封信,闡述關於建立新社會、成立無產階級政黨的設想……
這座小小的法國城鎮,當時從中國遠涉而來要經過近兩個月的遠航,居然成為中國革命先驅的棲息地。這要歸功於蒙達爾紀接待的第一個中國人,他就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起人李石曾。他住過的房子在甘貝塔街31號,鬧中取靜,一如當年。藍色門窗上記錄著:李石曾,父親為清末重臣。1902年,李石曾隨欽察大臣孫寶琦來到法國求學,對蒙達爾紀一見鍾情,經常來往於小鎮與巴黎之間。在這裡,他醞釀了讓中國留學生邊讀書邊做工的設想,建立了豆腐工廠,使留法學生有了落腳點,也有了打工的去處和生活來源。也是在這裡,他接待過正在為中國同盟會奔走的孫中山和教育家蔡元培。
今天的蒙達爾紀,或許沒有多少人記得李石曾。但是穿過幾條街,跨過兩座橋,洛茵河西岸那座莊嚴的吉羅岱博物館,已將他的貢獻載入了史冊。當年這裡是蒙達爾紀市政廳,李石曾曾應邀列席這裡的市政會議,他介紹了組織赴法留學的計劃,得到了市政府有關人士的支援。從此,新的留法之路開啟。1913年,第一批來蒙達爾紀勤工儉學的中國留學生到來。此後幾年中,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幾百人。
流連於蒙達爾紀街道、小橋和花園,我彷彿看到當年的留學生蔡和森、向警予、蔡暢等先輩的身影。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勤以做工,儉以學習,時而激昂,時而深沉。他們汲取西方經驗,探尋和思考著中國的前途。
就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前一年,1920年7月一個夏日,蔡和森等法國的新民學會會友們跨過洛茵河小橋,來到河畔的杜吉公園,召開新民學會赴法會員的全體會議。一群熱血青年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討論建立中國共產黨、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蒙達爾紀的藍天白雲和綠草鮮花見證了這個時刻,經過一個世紀的變遷,公園依然如故,亭亭如蓋的傘松,彷彿隨著清風淡淡訴說著百年前的歷史。
隔著運河向城內眺望,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昔日的城牆早已成斷壁殘垣,一座高大官邸引人注目。它依殘牆而建,將城牆上僅剩的兩座圓堡作了官邸的角樓,顯出不凡氣勢。這座德紹莫府邸建於18世紀,第一位主人西蒙·德紹莫是奧爾良公爵的財務官。到20世紀,這裡住進了一位與中國頗有淵源的學者勒內·杜蒙。他是法國著名農學家和生態學家,曾是法國總統候選人。早在中學時代,杜蒙教授就與許多中國青年成為好友,其中就有蔡暢。幾十年後,當兩位老友在北京重逢的時候,蔡暢已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杜蒙教授曾7次考察中國農村,寫出了4部關於中國農村的著作。
順著街道走下去,來到古丹街,街的盡頭是個丁字路口。正對街口的房子就是如今的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門牌號是雷蒙特列街15號。這是一幢有許多單間的公寓,不少中國留學生曾租住在此。這座由湖南省出資建立的紀念館,還重現了鄧小平當年在此的勤工儉學生活和編輯革命刊物《赤光》的場景,講述了蔡和森與向警予“向蔡同盟”等經典故事,以及勤工儉學青年們的生活點滴。那些珍貴的歷史照片裡,中國革命先驅的勃發英姿、青春光華,令人感慨、崇敬和遐想。
蒙達爾紀法中友好協會會長、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館長王培文準備開啟紀念館大門。
走進紀念館之前,我還無意間瞥見街邊的一家印刷作坊。作坊很小,木質的門窗有些低矮陰暗。不太明亮的玻璃窗後面,一對老年夫婦正忙碌著,他們手腳遲緩,彷彿舊電影中的老鏡頭慢慢滑過,帶著沙沙的膠片聲,帶著與現代格格不入的黑白色彩。忽然想到,鄧小平也曾在一家印刷廠體驗過。那個時候的畫面,不知與我眼前的有多少不同。
從紀念館出來,繞到小城的北邊。兩條並行的河流在這裡分道揚鑣。緊挨河岸的,是那條又寬又長的美人魚大街。據說,當年鄧小平每天從這裡騎腳踏車去上班,一路順坡而下,滑行到底,沒有紅綠燈。
蒙達爾紀火車站前的“鄧小平廣場”
洛茵河也在城外拐了個彎,靜靜的流水把人們引向火車站。鄧小平在蒙達爾紀期間,周恩來也多次來訪,他像李石曾一樣,頻頻來往於巴黎與小城之間。蒙達爾紀的火車是1860年開通的。在此之前,乘坐馬車去巴黎要花十幾個小時。而現在從巴黎登上火車,一個多小時就能到達蒙達爾紀。作為中國留學生勤工儉學的必經之地,火車站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如今,車站廣場被命名為鄧小平廣場,廣場上一座雄偉的人物群雕,永遠銘記了歷史上那難忘的篇章。
本文圖片均來自新華社
來源:作者:黃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