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重耳在春秋五霸當中還算是比較有作為的君主,只是早年命運多舛,一直在外流亡和逃命。後來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即位,成就了一代霸主。
但是在晉文公重耳的人生裡卻做了一件讓他悔恨終身的事。
當年,在晉獻公年邁的時候,由於過於寵信一個妃子驪姬,為了想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把原來的太子申殺了。於是重耳與兄弟夷吾一起跑到其他國家避難去了。
好不容易與他同病相憐的公子夷吾奪回了王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夷吾也嫉妒重耳的才華,也想把重耳除掉。無奈重耳再次進去逃命的生涯。
在重耳的追隨者中,有個叫介之推的人,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隨著重耳。
有一次重耳他們逃到了衛國,一路的逃亡早已讓他們飢腸轆轆。身邊也早已沒有食物,這時看到幾個農夫在田邊吃飯。就向他們乞討一點吃的。農夫們不但沒有給他們食物,而且還戲弄了一番重耳。
沿路都有追殺重耳的人,各諸侯小國因懼怕得罪晉國也不敢收留他們。重耳他們只好往深山裡逃命。深山裡能吃的都已經被他們吃完,此時的重耳早已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沒有多久重耳餓得暈了過去。
在這危難關頭,只見介之推手起刀落,活生生地從自己的臀部割下一塊肉來。這一場景把其他的幾個隨從都震呆了。
不一會兒,介之推將一碗野草混著肉糜的熱湯捧到重耳的嘴邊。重耳因此活了下來。
多年以後,重耳在秦國的護送下,回到晉國榮登大寶,結束了自己19年的流亡生涯。
正所謂人在落難的時候陪伴的人寥寥無幾,在風光的時候定是前呼後擁。此時的重耳也不例外,封賞的、討好的、賀喜的、溜鬚的蜂擁而至,唯一介之推卻悄悄地回到了老家。
此時的重耳已經是晉國大王——晉文公。功成名就後論功行賞也是正常的事,曾經跟隨他的人都一一得到了封賞,可晉文公卻偏偏把介之推給忘了。
這時一位舊時的隨從作揖而道:“大王您不應該忘記一個人,他就是介之推。”晉文公頓時恍然大悟,急忙命人去尋找介之推。
在家的介之推聽說大王在找他,要給他封賞。便 說道:“做臣下的為主上盡忠是本分,怎麼能因此要封賞呢?”就急忙揹著老母親逃到山裡去了。
等晉文公的人趕到的時候,介之推家早已大門緊鎖。來人聽說是逃到山裡去了後,急忙回去向晉文公稟報。晉文公又命人找了好幾天,結果仍然沒有找到。
此時,一位謀士出了一個餿主意:“大王可命人放火燒山,只留一個活地,定能將他逼出來。”晉文公覺得有理,便讓人照辦。
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然沒有見到介之推的身影。火勢熄滅後,有人在一棵老柳樹下發現了兩具燒焦的屍體正是介之推和他老母親。晉文公悲痛萬分,在老柳樹下哭拜了很久。
此事成了晉文公終身的遺憾。
多年之後,晉文公帶領群臣再次來到這棵老柳樹下祭拜,燒焦的老柳樹也已再次復活。望著滿目翠柳,晉文公不僅仰天長嘆:“枯木又逢春,我卿無再來,忠心侍君王,典範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