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如何迅速消除國家的戰爭創傷,努力搞好建設,以儘快改變其貧窮落後的面貌,將其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社會主國家的問題,擺到了黨中央的重要議事日程上。
作為共和國的掌舵人,開國領袖毛主席立足國家的實際情況,根據紛繁多變的國內外形勢,適時地主持制定、調整變化著新中國初創時期的建設方針、路線。
工作中的毛主席(影象)
1950年6月6日至9日,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毛主席在大會上作了《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報告,確立了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行動綱領。
這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完成土地改革、調整工商業、大量節減國家機構的費用,實現國家財經狀況的基本好轉,然後轉入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的時期。
可是不久,我們的近鄰朝鮮爆發了戰爭。而且,美帝國主義很快參與到了戰爭之中。在國家主權和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黨中央、毛主席思之再三,最終決定,派出志願軍,入朝作戰。
如此一來,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和平建設的行動綱領還能不能落實?如何落實?
在對當時的世界局勢進行了鞭辟入裡地分析後,毛主席認為,作為境外戰爭的朝鮮戰爭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不一樣。
抗美援朝場景(影象)
因而,國家的社會生活及其經濟執行是不會完全受其影響的,也不必轉入戰時經濟體制。
鑑於此,毛主席在研判多方因素,整合各種情況後,提出了“邊打邊穩邊建”的國家建設之戰略方針。
“打”、“穩”、“建”三者之間是密切聯絡不可分割的整體。“打”——抗美援朝是第一位的。沒有戰爭的勝利,其他就無從談起。
“穩”——市場的穩定擺在第二位。我國當時的社會經濟基礎本就很薄弱,一旦出現物價波動,財政、金融、貿易的運轉就會紊亂失序。
如果那樣,廣大人民群眾及工商界就會對政府不滿,容易引起政局的不穩,進而影響到抗美援朝戰爭的順利進行。
因此,穩定市場物價,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毛主席提出“邊打邊穩邊建”戰略(圖)
與此同時,毛主席還鄭重地強調指出,在“打”與“穩”的基礎上,經濟、文化建設也要佔據一定的地位,也要積極努力地發展,此之謂“建”。
在那樣一個特殊時期,新生的中國能把這三項重大任務一起承擔起來嗎?對此,不僅當時的一些民主人士,就連黨內的許多高階幹部都心存疑慮。
那麼,在內部薄弱,外部戰火擾亂的特定條件下,國家的經濟、文化該如何發展呢?
1951年2月,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客觀、明確地提出了“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戰略思想。
“三年準備”,是指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準備。其中,相對重要的則是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三大任務。一旦完成“準備”,就相機轉入有計劃的經濟建設軌道。
毛主席在作報告(影象)
這一戰略思想的提出,是對七屆三中全會初步設想的進一步深化;對於我黨當時的各項工作的開展,及以後一個時期工作重點的循序轉移,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會上,毛主席提請黨的高階幹部注意:不要因為當前正在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就忽視或者忘記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實現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的目標任務。
同時,他強調指出:在“三年準備”之後,我們要將黨的工作重心不失時機地由革命轉入建設,不能延宕實現中國工業化的程序。
這樣一來,黨的高階幹部有了比較明確的努力方向和比較切近的工作目標,從而更自覺地把所擔負的各方面工作,與即將到來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聯絡在一起。
與會的黨的高階幹部們(影象)
截止1952年底,儘管朝鮮戰爭還在繼續,但已經勝利在望。
此時,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土地改革已經完成,社會秩序日益穩定。同時,國民經濟不但得到了恢復,並且有了較大的發展。
就經費投入來說,1950年到1952年,軍費開支雖然由28億元增加到了57億元,但是,經濟建設費用由17億元增至76億元;文教費用也由7億元增至22億元。
就經濟建設成果來說,農業方面:1952年的總產值為461億元,比1949年增加41.4%。1952的糧食產量年為3278.3億斤,比1949年增加1014.7億斤。
農業大豐收(影象)
工業方面:電力、煤炭和鋼鐵等重工業建設擺到了重要地位。1952年的工業總產值為349億元,比1949年增長149.3%。
隨著工農業的恢復與發展,國家的財政狀況明顯好轉。
1951年起,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結餘。1950年至1952年,財政收入由65.2億元增至183.7億元;財政支出由68.1億元增至176億元。
由此可見,在抗美援朝戰爭最為緊張、關鍵的時期,我國的財政執行狀況良好。
就後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看,毛主席提出的“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戰略思想,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毛澤東智慧》、《中國統計年鑑》